注册

戴斌: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才是支撑旅游经济运行的基础


来源:凤凰旅游

在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中,2014是一个辨识度极高的年份。从市场规模和消费总量来看,36亿的国内旅游人次和1.09亿的出境旅游人次,以及3万多亿元的消费总额,使得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国内市场基础更加稳

在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中,2014是一个辨识度极高的年份。从市场规模和消费总量来看,36亿的国内旅游人次和1.09亿的出境旅游人次,以及3万多亿元的消费总额,使得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国内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大众化阶段特征更加明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随着《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承载国家意志和政府战略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实施,标志着旅游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依法治旅、依法兴旅时代的来临。2014年的历史意义还可以从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等微观层面加以辨识,无论是境内旅游,还是入境和出境旅游,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主选择目的地,借助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完成出行和异地生活的体验过程。当超过96%的境内游客、超过65%的出境游客不是跟着旅游团,而是跟着各种手机上的攻略完成自己的旅游活动;当年轻人开始感觉“旅游”两个字“土土的”,而选用“旅行”来表达一种清新的情绪;当一批写代码出身的年轻人唱着“小苹果”走向创业舞台;当旅游卫视的当家节目从《看今天》、《行者影像节》、《最美中国》进化到《疯狂星旅行》,大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行程我做主”的个性旅游新时代开始了。

回顾过去的三十五年,旅行社和导游在旅游市场组织,甚至旅游经济运行中居于中心地位,扮演了组织者、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多重角色。发源于入境旅游时期的“团队、观光、包价、线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旅游的代名词,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作业则是主流的商业模式。在消费需求及其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指向相对稳定的时代,这一经典模式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也为降低消费门槛,从而推动我国进入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做出了历史贡献。考虑到人口基数,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和老年人市场,标准化作业的团队旅游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观光旅游也会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础产品形态。然而,由于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传统的旅游组织方式开始面临个性旅游需求的巨大挑战。

首先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消费基本面正在从统一走向分散。初级需求容易搞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在短缺时代,更是容易形成生产决定消费的现象,比如早些年不同版本的“三大件”等。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有了相对充分的保障,特别是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消费已经度过了“有没有”的阶段,正在向“好不好”的需求演化。一旦居民消费进入了满足精神需求的高级阶段,可定义、易识别的群体市场就会为变化的、多元的个性需求所取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已经过去”的判断。当旅游成为老百姓常态的消费选项以后,同样不可能脱离社会消费的基本面而独善其身。

其次是移动通讯、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让分散的、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有了现实的可能。应当说个性旅游的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在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作业的时代,如果要满足普遍意义上的个性需求,就旅游者的消费预算和旅行社的生产成本而言都是非理性的。在高速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汽车的普及让老百姓的自由出行更加便利的同进,技术的进步让旅游者获得目的地商业服务信息的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而广义旅行服务和本地人服务的商业创新让供应商满足分散需求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三,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为个性旅游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商业空间。旅游曾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旅行社、旅游大巴、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餐饮、旅游厕所、旅游购物…….总之是居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今天,至少在城市旅游的范围内,自助出行、自主选择的旅游者已经完全进入了目的地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加上过去十年的资本助推的创业浪潮,经济型酒店、中端酒店、民居客栈、在线旅行服务、百度地图、打车软件、专车服务、以及更多的文化创意和商业创新……旅游越来越走向一个开放的体系,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分清谁是游客,谁是市民,谁是旅游企业,谁是一般意义的商业企业。对于短期内分享和体验目的地生活方式的广大游客而言,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的意义在于服务选择的可能性空前地扩大了。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谈论个性旅游,既要看到其现实必然性,也要看到其蕴含的历史意义。

个性旅游让我们看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自由旅行的向往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正是千千万万的父老兄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国稳步进入了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5年,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会有10%的增长,将分别达到39.5亿人次、1.2亿人次。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候,人均出游率将超过4.5次,达到中达收入国家的水平。正是青年一代对“大地上自由行走”的向往,使得个性旅游开始从亚文化圈接近了主流价值观的中心。“有钱就是任性”的网络热词很快成公众的流行语,并引发了网民比附造句的狂欢;草根歌手庞麦郞的《我的滑板鞋》、乡村诗人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新生代组合EXO的《咆哮》则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见证并包容亚文化的生长。个性旅游既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在旅游中的现实反映,也是新的主流价值观的有机塑造者。

个性旅游让我们看到了产业投资、技术应用、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的新希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总理的讲话,都可以看到国家正在提倡,并创造条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和草根创业。过去的一年也是历史上旅游领域创业创新最为活跃的一年,年轻人创业的激情一旦被激发起来,就再也没有力量阻止它的发育与成长。无论是港中旅、中国国旅、中青旅、锦江、首旅、岭南等大型旅游集团,携程、去哪儿、途牛、海昌、众信、如家、汉庭等上市公司,还是蚂蜂窝、在路上、世界邦、海玩、铂涛、布丁、亚朵、途家等创业机构,也包括旅游卫视、榜中榜等旅游传媒,每一个创业团队都是蛮拼的。难能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创业创新者开始意识到,仅有任性的表达和创业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在个性旅游从理念走向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技术、资本和企业家的支撑,更需要扎扎实实的商业理性,否则还会有更多的国人要去飘洋过海去日本买一只马桶盖。为了更好地满足个性旅游的需求,不仅需要平台,还需要内容;不仅需要需要渠道,还需要产品和服务;不仅需要商业,还需要价值观。

个性旅游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发展旅游,特别是目的地营销的新方向。根据两国元首的倡议,今明两年,中韩两国将互办旅游年。我常常在想啊,就传统的旅游资源而言,这个半岛国家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可是为什么会吸引成百上千万的中国游客到访呢?很大程度上与其电影、电视、歌曲、美容、餐饮等时尚文化有关,唯美的画面和吸粉力极强的偶像让我们的青少年对韩国的旅游意愿日增。很大程度上也与其高品质的服务和完善的目的地接待体系有关,便利的签证政策、中文标识、免税店、银联卡、WIFI、中转服务等,都是冲着自助出行的个性旅游者来的。就在上周于首尔举办的开幕式上,演员延正勋正式出任“2015中国旅游年宣传大使”。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们旅游卫视推出的某位艺人或者某个组合能够在韩国民众中有海量的粉丝,让他/她代言中国旅游,不是更好吗?

个性旅游还让我们看到了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管面临的新挑战。在一个封闭的旅游世界里,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是容易控制的,而在分散、自助、个性张扬的开放体系中,要想保持和提升旅游发展的水平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过去,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的资源开发和旅行社组织的接待体系加以保障,现在则面临个性的需求与分散的供给。如何向散客和个性旅游者提供有效的行程安全和品质保障,如何引导离开导游和领队视线的游客也能够文明旅游,如何在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的进程中寻求产业促进和运营监管之间微妙的平衡,都是对各级政府的政治智慧、治理能力以及耐心的考验。

在这个大众旅游与个性旅游交织的年代,希望我们不要忘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旅游需求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不要忘记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才是支撑旅游经济运行的产业基础。无论市场如何演变,都要自觉肩负建设旅游强国的历史使命,永远做阳光下的生意。最后,我想用顾诚的几句诗结束我的演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每一双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本文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2015旅游卫视新年峰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旅游 大众创业 市场主体创新 戴斌 旅游 凤凰旅游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