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神奇天台山——大美紫凝山


来源:凤凰旅游

紫凝山,常年紫云缭绕,古往今来凝重大气,故我赞之曰大美。她位于天台县城西南20公里,绵亘数十里,因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在此诵经感紫云之异……

紫凝山常年紫云缭绕,古往今来凝重大气,故我赞之曰大美。她位于天台县城西南20公里,绵亘数十里,因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在此诵经感紫云之异,故名“紫凝”。

紫凝山

我曾无数次到访紫凝山,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我觉得紫凝山有故事,这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一座底蕴深厚的山、一座日新月异的山。可以这么说,神秀天台,胜迹长新,在千百座山峰中,紫凝山和华顶山、赤城山、万年山是最有故事的四大名山。

紫凝山

天下闻名十七水

紫凝山是一片未被尘世污染的绿色天地,那片梯田,那片竹林以及云雾环抱的山村,在明净的天空下仿佛仙人居住的地方,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紫凝山

唐朝茶圣陆羽(733—804)在《茶经.五之煮》中把水分为三类,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紫凝山

紫凝山有好水,它的水就是上类的山泉水,故能吸引茶圣陆羽前来品尝鉴赏也在情理之中。比陆羽晚一点出生、唐朝元和九年(814)有个“三元及第”的温州刺史张又新曾写过一篇《煮茶水记》,这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主要内容是根据陆羽《茶经.五之煮》,略加发挥,而尤重水品。张又新在书中罗列了天下最宜沏茶的二十水,其中天台山西南峰之千丈瀑布水为第十七水。书中说到,这二十水是根据唐代宗时期(唐代宗李豫726-779),湖州刺史李季卿问陆羽天下优劣之水时,陆羽口授后记下来的。

紫凝山

在历史上紫凝瀑布就叫做“千丈瀑布”,紫凝山叫“瀑布山”,对此,宋嘉定《赤城志》《天台全志》和《天台山方外志》等等均有记载。紫凝山重峦叠嶂,幽谷奇洞,云雾缭绕,神奇秀丽,山中有瀑布泉,冬夏不竭,水质清洌,垂流千尺,从山崖上分三折泻下,莹如白练,蔚为壮观。这道瀑布与桐柏山的福圣瀑、石梁雪瀑合称天台山瀑布“三绝”。张又新说紫凝山的瀑布水是天下第十七水,虽非茶圣陆羽直接在《茶经》记载,但间接为陆羽所口授,也是有事实依据的。

紫凝山

自此,紫凝之水—-“天下第十七水”举世闻名。唐光化进士、诗人曹松(828-903)在游天台紫凝山后,作了一首气势滂薄的《瀑布》诗:

“万仞得名云瀑布,

遥看如织挂天台。

休疑宝尺难量度,

直恐金刀易剪裁。

喷向林梢成夏雪,

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

坠落人间合却回。”

明朝人文地理学家、临海人王士性(1547-1598),一生酷爱天台山,曾长期结庐天台山,他在《入天台山志》中写道:“行至紫凝山,瀑布悬流一千丈,陆羽题为天下十七水,又行数里至紫凝峰,为天台九峰之一。”

清朝邑人称为“齐大人”,曾任礼部侍郎的齐召南(1703—1768)更是对家乡的“天下第十七水”赞不绝口,专门写了一首《紫凝试茗》诗:

言探十七泉,山深望不极。

迹看麋鹿游,果学猿猴食。

有瀑洒千寻,悬崖眩五色。

敲火爇竹炉,松风吾旧识。

台山历来有十大景之说,也许齐大人觉得“天下第十七水”应该在台山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他新增了十景,内中就有“紫凝试茗”。

紫凝山

我曾三次游览“天下第十七水”,印象最深的是五年前和一群高中同学一起游览的情景。瀑布所在的地方,当地人叫“猫游坑”。蓝天白云之下,一条白练从一状如铜壶的崖口倾泄而下,疑是银河之水,泠泠作响;又似珠玉万斛,洒洒扬扬,跌入崖下巨石,回腾起阵阵水雾。我们沿坑从上往下走,古道踪迹犹存,山谷两边峻峰秀岩,土色多赤,天门雄立,蔚为壮观。

紫凝山

谷底有陆羽殿、龙王洞、白龙三步跳、龙潭等众多景点,一直通到祥明的水孔岙村,全长五、六里,真是一条休闲健步的好驴道,我把它称为“紫凝幽谷”。

紫凝山

自古紫凝出好茶

茶圣陆羽《茶经》的第一句话就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明代《茶疏》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茶即是灵草的一种。中国多山,名山也多。这些名山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天台山是天下名山,自东汉高道葛玄来华顶山种下第一棵茶树起,至今已有1800年种茶历史,是江南茶祖,韩日茶源。

紫凝山

而紫凝山又是天台的名山,好茶历史由来已久。在《茶经.七之事》中,陆羽叙述了《神异记》记载的一则内容,讲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浙江余姚人虞洪上瀑布山(即紫凝山)采茶,遇见一位牵着三头青牛的道士。道士自我介绍说他是丹丘子,听说虞洪懂得喝茶,就指引虞洪去瀑布山采大茗,希望虞洪采到茶后,也能送点给他。虞洪果然采到上等好茶,以后就常用茶叶祭祀这位神仙。

紫凝山

天台是名山福地,境内多仙窟灵洞,“丹丘子”成为天台仙人高道的代名字。紫凝山出“仙茗”“大茗”,那是连神仙也知道的事情。《茶经·八之出》还记载各地茶品,其中“台州始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意思是讲天台山的茶叶与安徽歙县的茶叶一样好。另据记载,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5前后),吴越国高僧德韶法师在紫凝山脚建起景福茶院,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大力推广饮茶修身。而宋朝桑庄在《茹芝续谱》中说道:“天台山茶有三品,紫凝为上;魏岭次之;小溪又次之。魏岭,天封也;小溪,国清也。”

紫凝山

由此可知,紫凝山自古出好茶,只不过在后来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紫凝山茶园面积不断减少,出好茶的历史被人渐渐淡忘,而天台其他地方有了名气更大的茶,如天台华顶云雾茶已是中国名茶。但历史也有惊人的巧合之处,前几年,一个与东汉葛玄同姓的人,寻找到紫凝山,广植黄茶,让紫凝山的名茶重新回来了,他就是葛永法与他的“九凝飞黄”茶叶。

紫凝山

2011年5月,葛永法为了种植黄茶,开始找地,但全县找遍也没有令他满意的地方。2012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有人说紫凝山比较好,就到一处荒山过去一看,结果一眼认准,感到非常有缘。懂得茶叶的人都知道,海拔400米至600米最适宜黄茶生长,而紫凝山海拔450米,而且红色沙壤土,土层深厚,适合种茶。此地的水有地下水涌上来,相当干净,没有任何污染;阳光充足,照射均匀,没有南北之分,日夜温差较大,对茶叶生长有利;常年云雾缭绕,除夏季六七八三月少一点,有着出好茶的天然条件。为此,葛永法承包下1200亩荒山,成立了浙江紫凝黄茶有限公司,把荒山变梯田,梯田变茶园,并且全有机种植,不用除草剂,不用尿素、复合肥,施肥来自内蒙古羊粪。几年下来,葛永法的“九凝飞黄”已成为浙江茶叶中的珍品。

紫凝山

天台素有华顶茶、石梁水双美合璧的说法,如今,随着紫凝茶叶的重兴,若用天下第十七水泡“九凝飞黄”茶叶,即“紫凝试茗”这一景重新回来,肯定是天台又一大美事。

紫凝山

中华《易筯经》诞生地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武林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得秘藉者得天下。《易筋经》就是这么一部武林高手必争的秘藉和宝典,这是中华武功第一部专著,对少林、武当两大门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这部宝典就是诞生在天台紫凝山。

紫凝山

《易筋经》的作者,据清代学者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的《少林武当考》、康戈武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周明和周稔丰的《易筋洗髓(修订本)》以及《中国大百科书体育卷》等书考证,均认为此书系明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而作。为此,天台山文化学者周琦老师专门去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查得该书跋:紫凝道人名“宗衡”。天台紫凝道人宗衡生平,不仅台州史籍无载,亦不见于其它史籍,但踪迹仍存。紫凝山有一神奇的古洞,当地人称为“金鑫洞”。据说早在唐代,紫霄道院依洞而建,道士众多,道院失火后搬到张家井村西南的地方,改成紫霄书院,一直到民国又遭火灾而荒废。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宗衡在金鑫洞修道并完成了《易筯经》的著述。他提出了“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内壮外强、内坚外勇”统一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术气功体系,奠定了中华武术功法的基础。

紫凝山

“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筯”指筯骨、筯膜,“经”则带指南、路径之意。简而言之,《易筯经》就是练习筯骨的方法。按原有功法比较难练,现在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筯经十二式》,每一式都有图解和口诀,例如第十二式的“掉尾摇头”的口诀是:

膝直膀伸,推手及地。

瞪目摇头,凝神一志。

直起顿足,伸肱直臂。

左右七次,功课完毕。

祛病廷年,无上三昧。

读起来琅琅爽口,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易经

2016年秋天,我、梁立新、余跃华三人来到紫凝山,在我高中同学陈小华的向导下专门前往金鑫洞考察,寻找紫凝道人的踪迹。金鑫洞位于紫凝山张家井村北面的千丈岩中间,山崖壁立,怪石嵯峨,地势十分险要,好在当地村民已辟出一道简易的通道,我们可以安全抵达洞边。“金鑫洞”三个篆体字就镌刻在洞口上方的岩石上,字体古朴,不知何年所刻。其洞坐东朝西,颜色金黄,每当夕阳映照,流金溢彩,瑰丽异常。洞不大,高三米,深也只有四米左右,面积三、四十平方的样子。

金鑫洞

洞内崖壁上,不知谁画有紫凝道人坐而论道的图案,以及“道法自然”“紫凝洞天”的字迹。甚至地上还可看得到留有烧过火的痕迹,据说文革前,金鑫洞还有道士住着。洞周围不远的地方,每隔几米远,还能很清晰的看见崖壁上几个凿痕,显然这是紫霄道院的几道山门。

金鑫洞壁画

更令人叫绝的是,在金鑫洞的正前方,几座山峰相连,酷似一个躺着的睡美人。相传当年紫凝道人出家修道前家里有个老婆,后来年紫凝道人移居金鑫洞清修著述《易筯经》,她老婆就一直站在对面的山崖上观看,陪伴在他身边,最后变成了美人峰。

金鑫洞

传说归传说,一个道士生活在金鑫洞,除了必须克服物质生活贫乏,还要战胜面对美人峰这种情欲上的考验,确实需要一番定力,没有一定意志力的人是不可能能修道成仙的,而紫凝道人宗衡却做到了。如今,紫凝道人早已羽化,紫霄道院也已湮没在岁月的荒土中,但是久已失传的《易筯经》回到了它的诞生地紫凝山。紫凝山提出了打造中国易筯经养生小镇的目标。2016年6月28日我市(台州.天台)还被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授予“中国易筋经传承地”称号,并颁发牌匾。

目前在天台全县,练习易筯经的有上万人之多,极大的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天台

儒释道共处灵山

天台山是中华名山之一,山水神秀,佛宗道源,真应了这句话“天下名山僧占多”。以中国之大,名山之多,一山有单项的儒、佛、道,这并不稀奇,而天台山是儒释道和合圆融的一座圣山,这在中国来说却是独一无二的。在天台山中,紫凝山又是一座儒释道共处的灵山福地,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

紫凝山

以儒而言,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辑录者曾隐居紫凝山北麓的开岩岙读书,他就是南北朝时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这本总集就是《昭明文选》,也就是说这本《昭明文选》极有可能是昭明太子隐居在紫凝山麓时完成的。昭明太子既是个大儒,又和他的父亲梁武帝一样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公元522年,他为开岩岙附近的曹氏族人向朝廷请得一笔巨资,建造了开岩禅院。

百丈岩

在他去世后,曹氏族人感念他的功绩,在他读书的百丈岩下建有昭明太子庙,春秋祭祀。直到今天,曹氏族人在清明节时,还沿袭着先谒拜昭明太子庙,再祭祖的风俗。除了昭明太子外,还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到访紫凝山,如曹松、杨维桢、王士性、俞应萧、许君征、齐召南、齐周华等,留下许多诗文歌赋。

昭明太子庙

以佛以道而言,“紫凝山”之名本身就来自于智者大师在此诵经念佛感紫气凝聚,而紫气又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紫气东临”从来就是道家的常用名词。紫凝之名佛道来,可谓先天具足,厚重大气。在紫凝山的民间百姓中,一直流传着紫凝山以前是“千僧万道士”的地方。鼎盛时期的紫凝山,梵音阵阵,仙乐飘飘,好一处佛国仙山景象!查阅资料,历史上紫凝山确实佛寺遍布,道院盛名。佛寺有始建于南朝梁普通三年(522)的开岩寺、唐咸通二年(861)的无相寺、建年未详的九里寺、后汉乾佑三年(950)的宝兴寺和普门寺、后周显德中的实相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的水陆寺,以及倒骑龙等六处古庵。

普门寺

我曾到访过普门寺遗址,此地现在有几间低矮的僧房,这是吴越国德韶法师的第六道场,依山面水,颇有气场,看得出原先的普门寺也是规模宏大的一方宝刹。明朝鲁昇有一首《游普门寺》诗,可以想见当年的普门寺松竹掩映,飞壑流泉,景色秀丽而幽静:

上人方外侣,身似白云闲。

坐石依松荫,观泉启竹关。

久来无相寺,长忆普门山。

此日归飞锡,林端一鹤还。

紫阳宫

说到紫凝山的道教文化,除了前文所讲到的紫凝道人、《易筯经》与紫霄道院外,紫凝山麓有一处著名的宫观值得一提,这就是紫阳宫。

紫阳宫

紫阳宫原为“紫阳真人故居纪念馆”,为纪念中国道教南宗始祖、号称紫阳真人的张伯端(983-1082,字平叔)而改为“紫阳宫”,附近的福山上还立有“紫阳真人故居”石碑。

“紫阳真人故居”石碑

天台是道教南宗的创立地,张伯端自称“天台平叔”“吾家本住石桥北”,著有《悟真篇》,力主内丹思想,提出“性命双修”理论,奠定了他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

白鹤大帝

除此之外,天台有二处“白鹤殿”地名,一处是我老家白鹤镇,因镇下市有“白鹤殿”而得名,另一处就是在紫凝山紫凝办事处地方,据说以前供奉着白鹤大帝,香火颇旺,今废,当地村民正在考虑重建。

紫凝煤矿铸精神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末天台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扭转北煤南运”的伟大号召,群策群力,遍访大山河谷,最终在天台紫凝山张家井勘探到产于玄武岩底部沉积中的褐煤,储量75万吨。在省、地各级党政部门大力支持下,1970年11月,天台县委、县革委会倾全县之力,经省夺煤指挥部批准,建立了天台紫凝煤矿,总投资102万元。

天台紫凝煤矿

成立了以解放军为主体的夺煤小分队;为运煤出山,紫凝山人民和全县其他地方民众一起积极参与修路,出工出力,于1971年8月,硬是建成了一条长达16公里的猫张公路;并组织数以千计民工挑煤下山。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举,谱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热血奉献的赞歌,铸成了艰若奋斗、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紫凝山精神”。

天台紫凝煤矿

进入七十年代中期,紫凝煤矿逐步实现机械采煤,小火车运煤。鼎盛时期采煤工人多达四、五百人,年产煤3万吨以上,它是浙东南唯一的一座煤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用煤形势改观,且紫凝煤矿系褐煤,品位较低,连年亏损,经国家煤炭部同意停产转型,封洞保储。

煤矿

站在张家井村煤矿洞口前,我不禁回忆起第一次上紫凝山,就是搭着运煤车,望着连绵不断的山,行走在曲曲弯弯的路上,来到张家井的陈照同学家玩,那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今日,望着里面深邃的矿道,我心潮澎湃,眼前浮现的是当年那种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的热火朝天景象。

煤矿

当年的矿部办公室、工人宿舍,倒塌的倒塌、荒废的荒废,似乎还在诉说着这里的艰苦日子。贫穷的紫凝山人民为了国家的煤矿战略决策,为了全县的大局,作出了很多很多无私的奉献,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历史贡献。

矿部办公室

金山银山在今朝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紫凝山秀丽如昨,然神奇胜昔。

紫凝山

历史上,紫凝山曾是一个乡,有45个自然村,五千多人口,现在属于平桥镇紫凝片,合并为六个行政村。面对脚下这块“聚宝盆”,一代又一代紫凝山人也在苦苦思索:土生金,金生水,如何让家乡更快发展,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美好的日子?机会终于来了!随着近几年各地农村休闲旅游和农家乐的兴起、全域旅游的提出,紫凝山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认真思考紫凝山的发展思路,认为山不穷,水不穷,空气不穷,人也不穷,穷就穷在人的坚定信念和革新的意志上。当年的“紫凝山精神”又回来了,一场改变紫凝山面貌的战斗打响了,一股与自然和合相处下有序开发紫凝山的热流汇聚了! 

张家井村

一直在外工作多年,如今退休的乡贤陈广祥老先生回到了家乡新丰村(张家井村),充分贡献聪明智慧,与党员干部、与广大乡亲们日夜谋划紫凝山的明天。

张家井村

张家井因村有古井,祖上从张家桐村迁来,故村名“张家井”,它是新丰村的一个自然村。

紫凝山

新丰村分析总结了“三个唯一”的发展优势,即中国唯一的《易筋经》诞生地、浙东南唯一的“天台紫凝煤矿”遗迹、天台县唯一能饱览大半个天台的观光点。提出要打造“六大名片”,建成名符其实的天台紫凝易筋经健身养生特色旅游小镇。这六大名片是:1、建设以“易筋经”为主体的气功健身培训基地;2、观光天台县五镇(乡、街道)十八景,体验特色旅游美感;3、开发十万平方米的“云端花园”,展示高山奇花异草,形成碧空散花, 绿地生茵,天人合一之景象;4、开放紫凝煤矿遗迹,展示当年夺煤大会战风采;5、集民宿、度假、氧吧、养老宜居之地;6、建成红心李子、藠头、紫凝古柿、杨梅、桃花、茶园、竹林等绿色生态观光园。

新丰村

走在新丰村的路上,我明显感受到这里的氛围与别的地方不同。村里张贴着巨大的口号标语,非常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穷则思变,攻坚克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勇往直前”“为建设天台紫凝易筯经健身养生特色旅游小镇而努力奋斗”。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也参与扫地,整洁家园;一些村民主动拆除自家有碍观瞻的建筑,美化家园;我同学陈照的父母亲帮助村里清理杂物……

新丰村

一直在县城工作的陈小华同学放弃了手中的生意,回到家乡新丰村,参与建设热潮。陈小华在同学中以孝子闻名,还吹得一手好箫。他协助村里搞规划,三日两头跑市、县、镇汇报,联系项目,争取各方最大支持。

紫南村的村书记郑思源这几天特别忙碌,我见到他时,他正在指挥村道路扩建工程。

要致富,先修路,真是没错!他对接下去紫南村怎么发展,头脑非常清晰。他说,紫南村要立足于村内“天下第十七水”这一天然旅游优势,建设高山湖泊“紫凝湖”,打造露营基地和特色民宿,吸引游客来紫南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

一批驴友走来了,发现了紫凝山是个“小张家界”。他们把紫凝山的风景走了个遍,从传统的开岩、天下第十七水到新开僻的猫人湖――千丈岩一线以及风景独特的仙佛洞。

新丰村

特别是千丈岩,山崖千仞壁立、怪石嵯峨,数十座高逾百米的大石笋凌空屹立,高耸云天;“佛手岩”状如五指直立,粗逾数丈;“双梦笔”尖端天然开花,状如黄山“梦笔生花”。此外,还有观音岩、济公岩、三圣石等奇岩和仙人洞、金鑫洞等幽洞。

风光之美,令驴友们直叹到了“张家界”。

紫凝山

来紫凝山种植黄茶的葛永法,积极发展生态观光茶园,其中一个目的也是能让紫凝山在外打工的人回家搞农家乐,促进紫凝山的更快发展,但美好的愿望在当时不为人十分理解。2014年7月,葛永法创造性地在茶园上引进试种了200亩格桑花,当年国庆时节,格桑花盛开,花海人海一片,蓝天白云衬托下的格桑花五颜六色,美丽非凡,成为紫凝山迄今最有人气的一大风景。

紫凝山

也许从这一刻起,紫凝山的群众看到了希望,真正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此由观望转为支持,现在有430多位55岁至75岁的人在茶园打工,社会效益好。不用下山,就能在自己家门口打工赚钱,这是许多紫凝山群众做梦都想不到的事。除了格桑花,茶园里还种有有上万株银杏、红枫,预计2020年金黄一片,红艳一片。这里的明天,将春有樱花,夏有李子,秋有柿、格桑花、银杏、红枫,冬有冰岛虞美人。“紫凝山以后是花果山,一年四季是花园。”葛永法自信地对我说。

紫凝山

天台原县委书记李志坚、县长杨胜杰、副书记潘军明以及平桥镇镇委书记陈立构等领导多次上紫凝山视察指导。提出要将平桥镇旅游从平原向高山延伸,依托紫凝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深挖潜力,打造高山上的天然氧吧,建设中国易筯经养生小镇,促进山区经济转型升级。宏伟的蓝图深得紫凝山老百姓的欢喜。

紫凝山

大美紫凝山,说不尽故事的紫凝山。行文即将结束,我突然想起,2009年7月27日,我到访了紫凝山九里村,这是我好友陈忠贤的老家。

紫凝山

回来后,我写了一首《紫凝山》的诗寄给他做个纪念。今日翻出来一看,紫凝山这片神奇的土地香果芳草,日新月异,勤劳的人民吟笑迎客,正在抒写着另一种神奇,而望春花不正喻示着紫凝山的春天到了吗?因此,我斗胆一字不改,敢竭鄙诚,作为本文结尾,以期大家洒潘江、倾陆海,赞我大美紫凝山。

紫凝山

智者大师诵经地,

紫云凝聚集九里。

山高物阜民淳厚,

台岳春秋写神奇。

青云盘桓二百旋,

轻首叩问十七泉。

翠竹苍松笑迎客,

香果芳草别有天。

天平寺佑积善家,

称心更有望春花。

当年下山径犹在,

足迹无言伴烟霞。

紫凝山

(图片综合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作者文章原题为《大美紫凝山》。)

——————————————————————————

凤凰网旅游微信公众平台账号:travel_ifeng

生活家私人微信:lifeofwealth2015

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旅游”,获得更及时、更有用、更有趣的旅游信息

欢迎投稿至:all_travel@ifeng.com

我们将为你的作品提供亿万人观看的平台

[责任编辑:陈淑莲 PF036]

责任编辑:陈淑莲 PF03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