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当全国景区都在忙着降价时 旅游圈里都在谈论些什么? | 凤旅观察


来源:凤凰网旅游

在公共景区门票改革的浪潮裹挟、景区票改方向既定的情况下,相关各方对于景区门票的调价幅度、调价依据、垄断定价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近10多年来我国景区门票如何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相关的报道和各方的观点更是层出不穷。

近一个月来,笔者一方面结合《指导意见》对公共景区门票改革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另一方面,通过对来自公共景区、景区规划以及旅行社的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发现,在公共景区门票改革的浪潮裹挟、景区票改方向既定的情况下,相关各方对于景区门票的调价幅度、调价依据、垄断定价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公共景区票价改革,三种观点各圆其说

目前,关于公共景区门票改革,业内主要存在免门票、降票价、遵循市场规律三种声音。尽管我国公共景区免费经营在行业中并非主流观点,但是有很多业内人士在呼吁免费经营的好处时,总不忘搬出西湖免费模式的案例。观察发现,目前提倡景区免费主要有三种观点:

首先,基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免费可以增加旅游者需求量,并带来更多的消费;

其次,基于权利视角,提出“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景观不应该收费”;

再次,基于政府治理绩效视角,提出政府业绩衡量的关键标准应该是“在多大程度上,对辖区民众提供健康生活、免费服务,而非所谓GDP”,而且提出“门票易滋生腐败”。

如果说很多人士对公共景区免门票持怀疑态度的话,门票降价这一观点则受到更多支持。比如有观点认为“免是不可能的,但降是可以的”或“就该降,的确太贵”等。

景区票改中的三种声音

在这两种声音之外,也不乏对景区免费或降价经营全盘否定的观点涌现出来。目前来看,“全盘否定”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层面:

第一,基于市场发展规律视角,提出门票价格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应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科学。在游客愿意为公共景区提供的高价值服务买单的情况下,政府规制的重点是否也应该从票价转移到如何提升更多景区服务质量上去?

第二,基于公共财政视角。有业内人士担心在门票价格规制下“中国未来3~5年”将会有“越来越多政府无力运营景区”;还有人认为免费只会是“雷声大雨点小”、“治标不治本”;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环卫、安保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如果免费经营,景区“成了垃圾场”,景区经营也容易“瘫痪”等。

破除“垄断”存在分歧,利益模式有待深入剖析

公共景区门票价格不仅与经济属性有关,更绕不开与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定价垄断等问题纠葛。然而,对于公共景区存在的垄断问题,学界和业界也存在一些分歧。

从垄断的合理性及其来源来看,有人认为“垄断是不合理的”。在景区运营中,“圈地收票”、“拦路收费”等做法都是比较初级的方式,要想实现盈利,不仅要接受游客多元的选择,也要从商业模式上实现多元化经营。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旅游门票问题说到底还是个政治问题,是“双轨制带来的遗留问题”。

此外,从垄断规制及其合理性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央促内需和地方保收入的博弈,旅游要实现消费升级,“门票只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已”。对于如何打破垄断的壁垒,业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建立清晰的责权利划分才是王道,也有人认为,应该“践行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彻底、全方位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等。

北京已经试点长城国家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垄断不合理”这一观点占据多数,但舆论并没能完全达成统一。“存在即合理”成为支持垄断的主流声音,基于这种观点,进一步延伸出了“门票是公共资源的市场化特征,应从旅游业的市场属性角度对收取门票给予支持。”以及与之类似的判断。

除景区门票免费与降价以及垄断经营的探讨之外,公共景区门票背后的利益模式、历史资源如何定价以及景区规制与旅游需求的一致性融合等问题理应受到更多关注。有业内人士提出,应该从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游览安全角度着手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观察到门票形成的利益模式。此外,在国有景区门票定价时,也应该考虑到景区资源为全民所有或历史形成等因素。

景区票改方向既定,相关问题有待厘清

综合来说,现有舆论不只聚焦在公共景区是否应该免费或降价这一问题上,而是已经拓展到了对于公共景区垄断定价及其规制应持何种态度;公共景区门票价格背后的价值、利益模式及规制与需求的融合性等问题上。

首先,就公共景区是否应该免费或降价这一问题,现有舆论涵盖市场发展规律、百姓权利、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政府治理绩效以及公共财政等五个视角,笔者以为这些视角都应该作为公共景区门票价格改革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受到重视。

比如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公共景区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定价特点是否应该特别加以分析?此外,不可否认的是,舆论中的具体观点尚待验证,比如免费“带来更多消费”没错,但旅游总利润是否就一定能增长?再比如“自然景观不应收费”似乎也没错,但是否由此就能推出公共景区必须免费?。

神仙居

与此同时,业内观点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比如:游客愿意为景区提供的高价值服务买单时,政府规制的重点是否应该发生调整?免费游览的“西湖模式”是否值得全面推广?对此,学界有必要对“西湖模式”的更多约束条件加以研究。

其次,就公共景区垄断定价及其规制应持何种态度这一问题,现有舆论涉及到了垄断的合理性及其来源以及垄断规制及其合理性等方面,具体包括市场特征、公共景区门票价格发展阶段、公共景区门票规制历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矛盾关系、管理科学性等角度。

笔者以为这些视角都是公共景区垄断定价及其规制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比如:公共景区垄断定价及其门票规制的分批、分类是否有必要根据市场特征、管理体制与地方特点等相结合来做出科学研究与识别?

安徽黄山

再次,就公共景区门票价格背后的价值、利益模式及规制与需求的融合性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现有舆论观点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分别来说:

(1)从公共景区环境管理、游客安全等角度来着手,对门票形成的利益模式及其定价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一思路在国内外的研究领域都非常少见。

(2)在公共景区门票定价研究中,旅游资产价值评估原理很少被系统应用,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景区具有特殊性,其定价不能单纯基于旅游资产价值评估视角来进行定价,但对于平均运营成本高于社会可接受的价格这一类型的公共景区来说,笔者以为旅游资产价值不失为门票价格制定的一个参考方法。

(3)公共景区经营的关键如果集中在“好玩、新奇、有获得感”上面,针对一些优质的公共景区,政策规制是否可以在两部制经营上适当放活?

杭州西湖

总之,《指导意见》提出以“坚持公益导向”等为基本原则,以“补偿合理运营成本、保持收支总体平衡”为改革方向等的价格形成机制,“分批推进”来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确保年底景区门票价格工作取得实效,这为我国公共景区门票价格指明了方向。

但与此同时,公共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及其相关问题依然十分复杂,如何分类分批,分类分批以后如何进行差异性规制,政策规制对不同公共景区及旅游目的地的差异性影响如何,公共景区经营者积极性又如何调动?种种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作者:邹光勇系凤凰网旅游特约评论员、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致宁 PSY116]

责任编辑:张致宁 PSY11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网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