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需要格外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凤凰网旅游

是示范区的桂冠产生了极大魔力和诱惑,让很多地方提升起了关注度,以此推动全域旅游,需要格外注意哪些问题呢?

作者:高舜礼

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很是红火,成为社会性的热词和热点。在百度网上搜索,截至2018年9月15日,全域旅游多达1320万余网页,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多达364万余网页。全域旅游之所以热了,不是一夜之间各地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而是因为启动了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批下506个创建示范区,涉及省、市、县三级(省级就有7个)。是示范区的桂冠产生了极大魔力和诱惑,让很多地方提升起了关注度,以此推动全域旅游,需要格外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把握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苗头

从目前各地对全域旅游的认识看,已出现了若干的一些苗头,需要保持清醒与及时警醒,以保证全域旅游的正常发展。

1、把全域打造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或许这是一种比喻或形容,就如同“祖国是座大花园”。若以景区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5A级景区、风景名胜区,还是国家公园、郊野公园,都是与一市一县的总体概貌大相径庭,市县作为一个诸多地貌和景象的混合体,无论如何也不会是景区和花园。各级政府在确定当地发展目标时,可以有诗情画意的表达,但在关乎指标和发展程度的表述上,最好能够有一说一,而不是想象和虚飘,免得让人觉得一是咋咋呼呼,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对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的表达,也应该尽量切实和落地。

2、计划三五年内加快建设多少5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这种表述可以视为推动发展的一种量化,但不宜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主体目标。全域旅游有别于传统旅游的,就是要告别观光游发展模式,克服观光游发展的诸多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产业,由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由行政计划和政府推动去配置资源。因此,把大建5A级景区和五星级酒店,突出放置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规划中,就有点儿《韩非子》那则矛盾的寓言味道,相当于“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3、实施一轮大规划和大开发。不少地方觉得全域旅游迎来了旅游业大投资的机遇,纷纷延请专业机构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堆砌出了系列化的旅游大项目。两个月前,我参加审评河北省某市的全域旅游规划,就有这类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样做既违背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本意,也不合乎重在做好+旅游的文章、重在做好供给侧改革、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在发挥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的一系列精神。

4、村村镇镇都要发动搞旅游,家家户户都要设法搞农家乐、建民宿。这种做法在一些市县已有苗头,用一句带有历史感的词汇来形容,就像大跃进时期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以这种方式领会全域旅游,从表面看似乎是全面发动了,但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就是市场的现实需求到底有多大、有多高,全员性推动旅游开发经营,能够对应旅游市场实际的到底有几分?

5、全域旅游就是重点搞好创建“示范区”。这种思考表面看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放在较大的行政区划内就会看出,示范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市县并不是示范区。示范区与全市县之间,就是点与面、芝麻与西瓜的关系,若把全域旅游发展重点放在抓示范区上,就等于挂一漏万。全域旅游是面向全域范围的一场持久战,创建示范区只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和试验田,可以发挥引领和借鉴作用,但替代不了全域之内的旅游产业发展。

上述苗头在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而且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既需要主管部门切实加强指导,也需要各地自觉认识,避免犯表面化和简单化的毛病。

二、全面准确地领会全域旅游的理念

有必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吗?我认为,作为一种旅游发展理念,它萌芽于10多年前的县域旅游发展中,当前积极推动其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大致可从下列方面来认识:一是旅游业历经40年发展以后,再不拓展思路就面临资源困顿或枯竭;二是50亿人次的客源市场规模,要求必须多样化、全域化的满足旅游消费;三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形势需要,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已从创汇创收、拉动消费,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幸福产业等(山东省就称作“新旧动能转换”)。

如何客观地认识全域旅游?我认为,还是要把它放到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大环境和新形势之下,而不是惯性思维、自我解读、各取所需。

1、全域旅游是对观光游的一种提升。它相对于以前的旅游发展,应该属于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它不应重复和延续以观光游为主的时代,而应针对观光游的局限性,进行一番破解和跨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发展旅游业的较好基础,也很难发展好全域旅游;一穷二白的旅游后发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但耗费时间和力气会更多些,受益也有一个逐步见效的过程。

2、全域旅游重在广泛统筹资源。也就是“+旅游”或“旅游+”,通过统筹和融合一二三产资源,把旅游产品丰富起来,让旅游产品结构和供给侧更加理顺。借全域旅游之机,大肆投资建设人造景观,大力拓展原有景区规模,期望提升至4A、5A级的做法,既无视景区管理未来的走向,也不符合统筹各类资源的方向,更为严重的是忽略了客源市场的实际需求,其结果很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冒险投资。

3、全域旅游重点要破除体制发展障碍。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只有通过一系列综合改革,才能破除体制机制上的桎梏,这是设立诸多创建“示范区”的重要出发点。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客观上已将旅游业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试行业。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强调了旅游体制机制的创新。如果是绕着旅游发展的各种障碍走,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惯性发展,将达不到任何“示范”效果和目的。

4、全域旅游发展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旅游业发展是一种慢功和细活,一城一池一景区的旅游开发,不同于农作物改良品种后的大面积种植,也不同于工业技术项目引进后的大规模投产,只有成年累月地打磨才能见效。从这个角度说,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理念,而不是一项具体业务,指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起码要比智慧旅游、厕所革命更花费时间,需要发扬愚公移山和钉钉子的精神,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把全域旅游真正发展好。

三、在实践中把握好全域旅游的精神

准确把握全域旅游的内涵,正本清源,理清思路,不做功利性的贯彻,才能避免方向和做法上的偏差。

1、把全域旅游作为发展理念,而不是阶段性任务。对全域旅游要作全面性理解,而不是片面性领会,更要防止误入发展惯性的循环;要把全域旅游作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长期理念,深入贯彻到旅游业发展实践中,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支撑;既要认真全面地做好“示范区”的创建,争取产生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发展经验,也要认真将全域旅游理念在全行业推广贯彻,做到全面谋划、全面实施、全面贯彻,而不是择要而行、惯性思维、避重就轻。

2、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搞“齐步走”和“一起奔”。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较高阶段,没有相当的基础配套,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没有很强魅力的旅游吸引物,是很难把全域旅游真正搞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的。也不要认为全域旅游不强调搞景区建设了,只要多搞一些“+旅游”、“旅游+”,就可以让旅游业“弯道超车”,实际情形绝不会如此简单,客源市场也不会如此地乖顺。应该切实从当地的发展实际出发,认真谋划全域的旅游发展,切实研究全域范围的点与面的布局、开发与提升的时序、类型与结构的安排、特色与质量的把握,不一哄而上,不四面开花,力求稳妥转型、逐步转型。

3、客观认识发展潜力,不盲目追求过高目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核心是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之充分发挥综合性带动功能,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这个县市对此没有非常充分的认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无论如何发掘,都不足以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就没有必要去申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当然,还是可以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去开展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量工作,如大力统筹存在于一二三产业中的旅游资源,改变传统的以景点为主的思路,而开发一些+旅游的项目。

4、检验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效要看对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习近平同志2016年7月考察宁夏时讲,“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这个话不是孤零零讲的,而是顺着前边讲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应该从在上述方面发挥好作用的角度去理解。因此,检验一个地方全域旅游的发展成绩,既要看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若干成就,也要看“示范区”到底取得了哪些足以对外示范的改革创新成果,还要看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大小。

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走过了“而立之年”,应该加快与国际旅游发展规律相接轨,进入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相协调的状态,不骄不躁地逐步成熟和壮大起来。常言道,旅游是“锦上添花”,这就注定了它很难去“雪中送炭”,即使必须要承担“送炭”的任务,也需要若干的附加或辅助条件,而且这个比重也注定不会是很大。因此,全社会和全行业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应该保持一颗自然、平静和常态化的心为好!

[责任编辑:赵青 PF004]

责任编辑:赵青 PF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泡泡直播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网旅游官方微信

泡泡直播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