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禁言、正月里行乞?这里有一份“奇葩”年俗试卷 多数人及不了格
旅游
旅游 > 全球趣闻 > 正文

年夜饭禁言、正月里行乞?这里有一份“奇葩”年俗试卷 多数人及不了格

1 月22 日,距离举家团圆的除夕夜只剩13 天时间,中国人即将迎来一年里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回想从前,家中老一辈总会早早就预备着过年的行头,无论是杀年猪、腌腊肉、打糍粑、做年糕,还是贴春联、挂年画,都是新年里浓浓的年味。

同是节日,春节之所以拥有独一无二的意义,除了家人团聚之外,还伴随着充满仪式感的新春年俗。那么,对于传统的春节习俗你究竟知道多少?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独特的乡俗文化?今天,凤凰网旅游特意送上一份年味十足的新春“试卷”,即将过年的你究竟能拿多少分?赶紧测测看!

眼看着新年越来越近,但是你知道过年是什么吗?这么简单的问题,可能全中国没有一个人回答不上来吧。才不是!最近,一群15 后小朋友在被问到一系列中国新年的问题时,纷纷冒出各种神回复……不信?拿着第一套“初级试卷”,问问你(别人)家的宝贝娃。

一、春节年俗小测试(试卷一)

注:仅限4-5 岁小朋友作答

第一题:你知道过年是什么吗? 

过年究竟是什么?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大概每天都和过年一样欢乐,所以还真不清楚新年的意义在哪里。或者说,过年的特别之处,就是能和圣诞节一样快乐吧……不过叫人欣慰的是,在众多童言无忌的答案里,依旧能找到“年兽”的身影。

视频截图

第二题:说到春晚,你会想到什么? 

提起春晚,小朋友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春天的晚上!?这样的解释,在逻辑上似乎可以成立。

视频截图

第三题:你知道春运是什么吗? 

春运?似乎比春晚更难理解。被提问的小姑娘还在苦思冥想,一旁的小哥哥再次运用拆字大法,赶紧“救场”:在过年的时候怀孕!

视频截图

第四题:过年的时候你会收到压岁钱吗? 

压岁钱,印象中是每一个新年最令人期待的元素之一,对于如今的小朋友而言,似乎也有些陌生。

视频截图

看完了小朋友的新春问答,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不得不感慨传统的新年习俗正在逐渐消逝。如今,想要感受浓郁的年味,恐怕只能专程赶去各地乡村,淳朴热情的村民依旧会在辞旧迎新之际,依循着世代流传下来的春节习俗,用各种仪式表达着内心美好的希冀。

新春年味

而若是真要探究起新年的习俗,除了年夜饭、大拜年等常见的年俗,放眼大江南北,同样一个春节,过法却各不相同。人们总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对于各地的年俗你究竟了解多少?在家乡怎么过年你知道吗?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妨继续今日的“新春大挑战”,关于新年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究竟能拿多少分?

二、春节年俗小测试(试卷二)

注:配图与答案无关

第一题

在老北京的传统中,过年必做之事,除了守岁、压岁之外,还要踩岁,以求“岁岁平安”。那么究竟踩的是什么呢?(10 分)

A.玉米穗    B.碎花瓶

C.芝麻秸    D.玉米秆

答案:C

在过去,老北京为了辞旧岁、迎新年,常常会在除夕夜时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再让他们去屋外踩芝麻秸。芝麻秸被踩碎的同时,会发出噼叭的响声,象征着“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压岁的习俗至今依旧盛行

这一习俗历史由来已久,在清朝《燕京岁时记·跴岁》一文中便曾记:“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蔴秸撒之,谓之跴岁。”这“跴岁”便是踩岁了。有些人家为了好彩头,还会用黄纸卷成元宝,在芝麻秆上沾作一捆,是为“聚宝盆”,一并由孩子们踩碎。

第二题

旧时上海,每逢春节就会有乞丐上门乞讨,以下哪一位乞丐不是因为家中贫困出门行乞?(10 分)

A.手持柏树枝,挂上小铃前来行乞

B.手持一碗,敲门讨一口饭吃

C.装扮成财神菩萨,进入宅院狂奔乱跳

D.手持竹竿,挂上红纸包裹的菜头前来行乞

答案:B

在旧上海,乞丐多会在春节期间外出乞讨,但其中有一种乞丐行乞不是为钱,而是为了孝敬老人。在传统习俗中,老人活到81 岁便迎来了鬼门关,需要吃“百家饭”才能度过这一关卡。于是孝男孝女们便会在初一出门,敲开各家各户为自己的父母讨一口饭吃。

2019年新春,上海豫园灯会里的“财神”

而其他真正意义上的乞丐,也会趁着新春时节,人人都愿意讨一个好彩头的机会上门行乞。手持柏树枝,挂上小铃上门,意为为主人家送上一棵“摇钱树”; 装扮成财神菩萨,进入宅院狂奔乱跳,便是财神菩萨来到家门前“跳财神”; 手持竹竿,挂上红纸包裹的菜头前来行乞,便是“送菜头”,预祝主人生意好。不过随着时间发展,这样的行乞方式早已不见踪迹。

第三题

在河北邯郸过除夕,人们在睡前会将什么扔至大街上?(10 分)

A.戴旧的帽子    B.睡破的棉被

C.换下的牙齿    D.剪下的头发

答案:A

扔旧帽是邯郸独有的春节习俗,也称“扔愁帽”。传说战国时,秦国一统天下,也一并统一了服饰。赵国人为了怀念故国,只能在除夕辞旧迎新之际,借换新之名悄悄将秦式帽子仍在大街上,以解心中对暴秦的怨恨。

帽子?!就是拿来扔的

此后,每年除夕深夜临睡前,家中长辈便会领着孩子们把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再把它们扫到角落里,直到正月十五烤柏灵火时,将旧帽子找来一并烧掉。以此象征着扔掉过去一年的旧愁和灾祸,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第四题

广东人新年吃盆菜,食材里的焖猪肉、卤猪手、鲍鱼和鲮鱼球各自代表什么?(10 分)

A.家肥屋润、一手掌握、招财进宝、年年有余

B.家肥屋润、横财就手、年年有余、财源滚滚

C.东成西就、一手掌握、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D.东成西就、横财就手、元宝丰沛、年年有余

答案:B

爱吃会吃的广东人对美食的追求不仅表现在满足个人的口腹之欲,还会上升至精神层面的享受。尤其在新春佳节,能上得了年夜饭的餐桌,自然少不了好意头。其中,一道荟萃百菜百味的盆菜最是应景。无论是鸡鸭鱼肉,还是海鲜时蔬,皆共冶一炉,讲究的便是一个“和味”。也寓意着一年到头,全家人得以团团圆圆、齐齐整整,赚得盆满钵满,过得美美满满。

广东人的盆菜意味着盆满钵满

食材合在一起是团圆富贵,分开来说也各有其寓意。除了题目中的四道食材,常见如白菜意味“和气生财”,白切鸡意味“金鸡报喜”,西兰花意为“花开富贵”,蚝豉意为“好事”等等,都是广东人餐桌上的智慧。

烹饪盆菜,自有章法

盆菜虽看似粗犷,实际上每一处都有自己的讲究。在码放菜肴时,便会根据食材的珍贵程度以及口感特性分为三层。最底一层会垫上莲藕、冬瓜、萝卜、支竹等耐煮吸味的素菜;中间则是焖猪肉、鲮鱼球等味道较为浓郁、适宜焖煮的食物;顶层则会铺上鲍鱼、海参大虾等名贵食材,按照吉利的数字铺放整齐,看起来十足气派。最后,整个盆菜还要浇上浓郁粘稠的鲍汁,一整道盆菜方算圆满,十几种食材在锅中相互交融,各自成就,一举成了年夜饭里名副其实的霸主。

第五题

在山东蓬莱,家中女主人在大年初一需要做什么?(10 分)

A.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

B.为一家人蒸上一整锅呛面馒头

C.拿着红蜡烛在家里遛弯

D.重新给家里的贴上窗花

答案:C

“照虚耗”是山东特有的年俗之一。在民间传说中,“虚耗”意为恶鬼,在山东黄县、蓬莱一带,女主人在初一早晨便要手持红烛,先照照炕席,再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寓意用光明驱除邪恶,是为“照虚耗”。

山东街头贩卖着喜庆的红烛

而在胶东,新进门的媳妇在第一年的新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扎根”,意在把根扎下,以求幸福美满。还有一些农村地区,新年煮饺子需要用芝麻秸烧火,以盼新的一年“节节高升”。在饭后还要往锅里放上馒头,寓意“年年有余”。

记得在锅里放几个山东大馒头,年年有余

第六题

在湖北农村吃年饭,通常要问“贵姓”,这是为什么?(10 分)

A.要按照姓氏来确定吃年饭的席位

B.不同姓氏的人,吃年饭时各坐一桌

C.要按照姓氏来安排特别的菜肴

D.不同姓氏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席

答案:D

在湖北有一个传说,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早前的楚国因为战争人口锐减,秦始皇下令九江的移民迁徙至楚地居住。不同姓氏的移民抵达时间各不相同,人们为了纪念自己搬迁至楚地,便将春节的年饭时间设在自己抵达新居的时间点。

在湖北想好好吃一口年饭,还得“姓得靠谱”

因此,在湖北一些地区,人们会按照自己的姓氏规定不同的年饭开餐时间。比如王家人会在清早五点开席,高家人在中午十二点举家团圆,余家人则要在傍晚六点钟吃团圆饭,杨家人恐怕只能在午夜十二点之后开宴了……

第七题

闽南一带的乡村农家,新年期间会在房门两侧放上什么?(10 分)

A.甘蔗    B.竹子

C.柴枝    D.柳条

答案:A

闽南一带的乡村总是房多门多,每逢新春佳节,除了在房门两侧贴上春联之外,还要额外放上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当地人称为“门蔗”。因为在当地方言中,“蔗”与“佳”发音相近,门蔗便寓意“进入佳境”。

闽南一带“过火群”年俗

此外,每家人还会在大门外用柴枝堆成垛,点燃之后让家中的男丁按照辈分跳过火堆,是为“过火群”。象征着烧掉邪气,在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最后,收集少许未熄的余灰添进家中的炭炉,寓意更加兴旺。

第八题

苏州人遵照传统习俗,会在年夜饭里吃到什么?(10 分)

A.包硬币的饺子    B.晒干的鳗鱼鲞

C.煮熟的荸荠       D.大个的粽子

答案:C

过年吃饺子可以说是多数北方人的“信条”,而将硬币包进几个饺子里的习俗,在黑龙江一些地区还在盛行。大家围聚一桌,能吃到这份特别的饺子,便意味着新的一年会交好运。此外,黑龙江人在初五也要吃饺子,将饺子咬破便是“破五”,可以祛灾辟邪。

过年吃到硬币饺子,一整年都会交好运

老一辈的苏州人会在除夕夜的年饭中放入熟荸荠,大家在吃饭时从碗里挖出一颗颗椭球般的荸荠,犹如“掘元宝”一样,喜气十足。若遇上客人登门拜访,还会在待客的茶水里放两枚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

温州一带盛产鳗鱼,每年农历十一月份,温州人便会开始制办年货。从市场上买回新鲜优质的鳗鱼,处理干净之后晒干,制成当地特色的鳗鱼鲞,便是年夜饭桌上下酒的舌尖美物。

温州人钟情的鳗鱼鲞

对于广西的壮族人来说,除了大年三十夜之外,第二天的初一也是十分隆重的节日。在一些传统民俗保存完好的乡间,女人们会在清晨拿着三炷香,去往河边挑水。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用挑回来的水包年粽,当地人相信吃了这份年粽,便能达到消灾去病的功效。

广西壮族人在初一要吃年粽

第九题

吉林人在年夜饭之后,还要吃什么?(10 分)

A.冰糖葫芦    B.冻梨

C.豆粥          D.斋饭

答案:B

在东北,寒冷的冬季造就了当地独有的冻果,冻梨便是其中的代表。人们将新鲜的梨子放在室外自然冰冻,吃之前放在冷水里“拔”出一层冰壳,吃进嘴里酸甜可口。因此在年夜饭的大鱼大肉过后,吉林人通常要吃几口冻梨,既能醒酒,又能解腻。

东北冻梨嘎嘎甜

在南方,浙江宁波人的传统习俗,要在初一吃豆粥。海南人则会在初一凌晨起床吃斋饭,这道斋饭图一个吉祥寓意,其中需有元宝一样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长粉丝则是祈求日子细水长流,茄子则取海南话中“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寓意。

海南人的新春斋饭

第十题

潮汕人在正月期间最忌讳别人做什么?(10 分)

A.吃饭时与人聊天    B.吹灭门前的灯笼

C.将席间的菜切碎    D.掏自己的口袋

答案:D

进入正月,广东潮汕人出门拜年,通常都会捂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旁人掏,否则来年便要被“掏空”。同时,登门拜访都要送上一大袋橘子,且一定是复数。在粤语中,“橘”音同“吉”,收到了别人送来的橘子,还要在别人临走时回送大橘,虽然来回总是这么几只橘子,却将“大吉”在彼此之间传递。

在粤语中,“橘”意味着“吉”

在山西一些地方,至今依旧保留着一些细碎的年俗,比如吃年夜饭时不能说话。春节第一顿必须吃饺子,煮饺子时不仅要放鞭炮,还得多煮一些,新的一年才有余头。

在辽宁的农村,讲究大年三十点起长寿灯或红灯笼,彻夜通明,意为“益寿延年”。

彻夜通明的红灯笼寓意“益寿延年”

台湾人过春节也讲究在除夕夜里吃年饭,一家人围聚一桌,在桌下生起一座烘炉,还要在炉边放置一些铜钱,在当地称“围炉”,寓意财气旺盛。而餐桌上的菜肴通常都不能切成小块,以原形煮食最佳,比如鸡肉会以整鸡的形态上桌,意为全家福。

壮士,恭喜你答完整套试卷,看完各地的奇特年俗(不及格的分数)之后,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春节都白过了……

不过想来这些神奇的风俗即便在各地也已不多见,那么即将返乡回家过年的你,又有哪些保留至今的春节习俗呢?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