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让艺术赞美生活——大魔都的文艺范儿

2013年04月12日 08:07
来源:游遍天下

沿中山南路笔直开,在黄浦江即将拐一个弯前踩下刹车,右前方外滩临江处,便是大名鼎鼎的十六铺。多少人闯荡上海滩,第一个落脚点就在这里。

上海人有个说法:“先有老码头,有上海城。”十六铺正式形成于清末,码头林立,范围从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到了20世纪初,它俨然已是远东第一大港。当年杜月笙就在十六铺的“鸿元盛”水果批发店当学徒,头脑活络,削得一手好水果,逐渐发迹。

解放后,十六铺仍然发挥老码头、货栈、厂区的功能,但随着公路、铁路以及航空业的兴起,这里日渐衰败。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了老码头重生的机会,一期改造在原上海油脂厂的旧址上规划出广场部分与创意园区,修旧如旧,保留原有建筑和布局。虽然“上海老码头”的体量比新天地要小,但行走其间,反而觉得更宽敞,原因就是码头建筑与建筑之间开距宽阔,窗门巨大。

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景观水池设计巧妙,水可以抽干成为走秀T台。老庙黄金曾斥巨资,用金条铺了一条“财富大道”,引起轰动。有机餐厅、酒吧和会所环绕景观水池,这片广场后则为“前店后工厂”的创意园区,聚集了创意产品工作坊、先锋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室。

二期改造又将附近的石库门弄堂纳入,既有老上海烟火气,又有码头工业质感,灵感十足。至于被王家卫新公司选中举办开业狂欢的“水舍”,外表看起来就像个破旧不堪的仓库,水泥和电线裸露,车子绕着它来回几圈后,还是很难相信这是家被世界时尚媒体争相推荐的酒店,内装全部出自国际设计大师之手,就算一个灯泡也价值上万;其中一间巨贵套房,整面墙玻璃故意对着一片瓦砾废墟,就是要见证上海速度下变化的真实模样。

上海,摩登都市的小资情怀

从上钢十场到国际城雕艺术区

红坊国际艺术文化社区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红坊创意园区内(近虹桥路)

虽然地处大上海心脏部位,这里却完全不同于淮海中路商业街的繁华喧嚣,闹中取静安于一隅,难得在寸土寸金摩天高楼林立处,还有一片起伏草坡,还有舒缓呼吸、躺着晒太阳的免费地方。

50年前,这里热浪灼人火花四溅,创造出年产冷、热轧带钢40万吨的辉煌纪录,上海男青年向往的就业处,如今成了文艺青年的膜拜地。老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一度在都市化进程中无所适从,现在突然焕发了青春。

钢厂高大的空间和框架结构被悉数保留,红砖立面以及水泥平屋顶与现代建筑元素结合,既传承了老建筑的历史肌理,又作了通风、消防、节能和安全的细节处理,使新旧空间互相结合、自然过渡;露天雕塑、大型艺术展厅、画廊、酒吧、咖啡厅、西餐厅以及1000平米的手工作坊。

上海工业文明的荣耀,在这里被记取;上海文化创意的产业,在这里被推动。一个洋妞趁午休,坐在旧钢零件搭起的铁牛下吃三明治;一家老少围着后现代雕塑捉迷藏;红坊沙龙里热热闹闹地将艺术限量品、艺术衍生品和设计师聚在了一起……红坊,正为上海的工业闲置老厂房改造、城市公共文化区域的设立作出成功示范。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1933年 开距 文艺青年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