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花4000万打造水幕电影 居民:和广场喷泉差不多
旅游
旅游 > 业界 > 正文

贫困县花4000万打造水幕电影 居民:和广场喷泉差不多

6月24日,文章《穷困县的四千万是怎么花的》在网上刷屏,张家口万全区(原为万全县,系当地一贫困县)“4000万水幕电影被层层转包”被推上风口浪尖。

视频截图来源于新京报“我们”

对于这个因负面新闻而引发广泛关注的“网红”项目,当地居民直言:“晚上看水幕电影效果不好,和广场里的喷泉差不多。”

视频截图来源于新京报“我们”

实际上,贫困县斥资千万乃至上亿元发展旅游并不新鲜,正道直行也不会激起舆论的反感。凤凰网旅游发现,让这篇网文激起舆论强烈反弹的除了巨额的投资,还有电影项目被层层转包,负责电影拍摄的导演被拖欠4.5万元工程款。

随着旅游扶贫成为大势所趋,贫困县斥资、借资发展旅游也出现泥沙俱下的局面。今年年初,“国家级贫困县投资近6亿的旅游项目烂尾”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未批先建、审批不严,为了融资伪造文件等种种原因,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旅游项目烂尾。类似的问题如何避免,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今天凤凰网旅游为你一一揭晓。

水幕电影转包缩水近10倍,3人系“清华”校友

“(欠款)拖了一年,给自己想辙能想什么辙,干脆曝光得了。”

6月24日,一篇题为《穷困县的四千万是怎么花的》在朋友圈热传。文章作者陈熙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自己参与执导该地一部斥资4000万、时长30分钟的水幕电影。项目被层层转包后,其被拖欠项目款。

影棚拍摄现场(图片来自爆料文章截图)

陈熙在文中称,河北“贫困县”万全县(现为万全区),投资4000万元搞一个水幕电影,其中一些预算买了设备,具体到电影拍摄就1280万元预算,然后拿到预算的人以400万元把项目包出去,承包的人以220万元转包出去,之后承包的人再以165万元转包,最后承包的人以135万元转包。

此外,陈熙还在文中就该项目被层层转包的情况进行了实名披露,其中,包括刘金涛、汪海洋、李梁在内的3个被举报人,都有着相同的“清华”背景。

(图片来自爆料文章截图)

对于自己要价10万元拿到的导演工作,陈熙在文中表示主要分为两个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1:商务对接,陪政府,严总,方方开会,吃饭,喝酒。

参与应酬(图片来自爆料文章截图)

工作内容2: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在1个半月的时间里完成这包括了现场实拍,演员棚拍,三维动画的全部内容。

陈熙团队在进行后期制作(图片来自爆料文章截图)

凤凰网旅游注意到,陈熙在文中举报的数额除层层转包的费用有待相关部门核实外,包括4000万元的投资款,以及1998万元的万全区水幕电影及音乐喷泉设备采购项目预算,均可以找到权威的出处。

据了解,陈熙提到的这部水幕电影被官方命名为《佑卫万全·京畿明珠梦幻夜宴》。项目于2018年9月3日在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民政府官网进行了“官宣”,在这篇来源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文章中,明确注明了“项目投资4000多万元”。

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彼时,作为张家口当地贫困县的万全区(原为“万全县”),并未摘掉贫困的帽子。根据河北新闻网报道,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万全区等1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此外,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的一份招标文件显示,万全区水幕电影及音乐喷泉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于2018年5月8日发布,采购单位为张家口市万全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项目的预算金额为1998万元。而在5月30日公布的另一份中标公告显示,设备采购项目的总中标金额未1992.66649万元。

中国政府采购网截图

中国政府采购网截图

尽管陈熙提到的电影拍摄预算(1280万元)未找到官方信源,但是,从陈熙在文中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从中间商与陈熙之间产生的交易环节,双方并未通过正规途径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陈熙发布的文章截图

截至陈熙这篇文章发布前,他在这个项目中的应得报酬,还有4.5万元没有结清。在文章发布后的当晚,陈熙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文章发出后,下午就把钱给我了,我是最底层干活的,上家公司让我把文章给删了。”目前,陈熙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穷困县的四千万是怎么花的》已经删除。

截图来自“张家口发布”微信公众号

今天(6月25日),由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张家口发布”对“万全区水幕电影项目层层转包”一事给出《通报》。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民政府在《通报》中表示,“水幕电影”项目目前尚未完工,对于发帖人所反映的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的层层转包问题,已成立调查组,正在进一步调查,待核实后将依法严肃查处。

借5亿做旅游被骗,贫困县PS政府办文件

“水幕电影项目层层转包”事件发酵至今,暴露出的不仅仅是顶着“贫困”帽子的地方(区、县)政府在旅游投资上的大手笔,还隐藏着有关部门对于项目投资的审批、使用、监管等诸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万全区并非是一个孤例。

2019年年初,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贵州省独山县一个投资近6亿元的旅游项目,才开工5个月就被迫停工。凤凰网旅游发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独山县2018年的财政总收入为9.4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77亿元。由此可见,近6亿元的旅游投资,已经超出独山县一年的公共财政收入。

独山县风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为了发展旅游,当地镇政府专门请了上海一家设计院编制了可行性报告,准备搞一个“古韵布依、水上下司”特色旅游区,总占地面积6800亩,包括基础设施、景区、民宿生活区、养生中心等,总投资5.86亿元,建设周期2年。

近6亿元的投资,多长时间能够回本?这份可行性报告给出的答案是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为当地增收9100万元以上。理想状态下,最快6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并且,游客接待量从现在的每年5到8万,增长到60万人次以上。

截图来源于央视新闻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为了做好这个景区项目,当地镇政府专门成立了贵州独山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喀斯特生态公司”)。公司成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经营和管理,而是举债借钱。于是,经过施工方浙江江凯市政园林有限公司介绍,喀斯特生态公司接触上了上海和瀚公司。

仅仅是上网查了对方有没有营业执照后,喀斯特生态公司就与对方达成融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和瀚公司通过私募基金的方式帮喀斯特融资5亿,期限三年。但是,在实际签订的三百多份合同里,只有放在最上面的那几份是三年的,其余的有一年的,有两年的,当时政府没有发现就盖了章。这意味着原来需要3年后还的债,现在需要1年或者2年后就要还。

截图来源于央视新闻

在项目开工5个月后,2018年2月,项目陷入停工。和瀚给出的说法是,募集有点困难,慢慢地来。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最终融资金额定格在了8407万元,距离5亿的目标金额还差4亿多。对于独山县政府来说,这些钱不仅无法用于旅游项目的投资,并且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债务的偿还。

值得一提的是,在喀斯特生态公司上当受骗的过程中,不仅出现政府办批复的文件造假,并且负责融资以及项目审批的相关责任人并未有效核实,甚至为了尽快与资方达成协议,用PS的手段蒙混过关。

截图来源于央视新闻

独山县下司镇党委书记何可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真正的758号文件,后来政府查了,是批给独山建设局,是另外一个项目。他们说当时报来不及了,资金购买者很积极,所以我们搞了个PS过去。”

当时负责办理融资手续的独山县下司镇党委委员陆天忠表示,在重大(项目)办下来批文后,并没有仔细咨询和求证,之前经办的6到7个项目也同样如此。

截图来源于央视新闻

关于文件造假,和瀚方面向央视记者给出的回复是,这么做是因为急于让融资产品上市,怕错过交易所东金中心的备案窗口期,因此把公文做了一下所谓的技术处理。

事件曝光后,独山县委、县政府回应称已经成立工作组,启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对项目中涉嫌违建造假和干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不斥巨资做大项目,神秘村庄靠旅游脱贫

与那些斥巨资打造生态旅游去的贫困村相比,2018年刚刚摘掉“脱贫”帽子的四川古村是一个异类。

这里没有斥巨资打造生态旅游区,甚至在2017年年底前,没有一条能通机动车的公路。即便如此,当地村民却凭借乡村旅游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古路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也让古路村成为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翘楚。

古路村风光

在四川大渡河大峡谷的绝壁之上,这座彝族古村的隐世之美,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一览绝境风光。在2003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外界的唯一连接,是用木棍结成的梯子,以及像锄把粗的野藤。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修建时,当地村民才结束在树藤上“荡秋千”的历史,2003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之上凿出了一条骡马道,11年后,政府出资200万给骡马道安上护栏、安全网,在骡马道中途修了些观景台。

古路村的骡马道

古路村以及上级政府并非没有钱修路,只是在古路村“70”后女支书骆云莲看来,这个村子最大的资源就是路途艰险。骆云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来政府是打算修公路的,这样要花4000多万。而且修公路第一是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是公路修好了,村里没得其他资源,以后游客就不多了。

于是村里决定修观光索道,造价2340万元的索道,比公路的费用省了一半。2017年底,通过这条索道,古路村运进三辆每辆载重3吨的机动三轮车,结束了村里没有机动车行驶的历史。

古路村风光

骆云莲发现,驴友和游客选择来古路村,钟情的就是体验“骡马道”的古与险。游客来了,在村民家吃生态食品、住传统彝寨、购高山特产,有村民一年增收达4万元。

为了提高古路村的接待能力,古路村也在加强公厕、购物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有接待能力的农户进行培训,让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正宗的高山美食,也能住上卫生干净的床铺。

古路村的村民在晾晒腊肉

有业内人士指出,贫困村在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为了政绩斥巨资做大项目,没有基础的产业导入难以形成持续“造血”的能力,不仅伤及了农业和乡村的特色和根本,还会出现不城不乡的尴尬,在“千村一面”中迷失了方向,在缺乏盈利模式的“围城”中陷入卖不出手,收不回本的窘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