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吸氧长寿乡 广西巴马自助游全攻略(组图)

2011年03月22日 08:52
来源:远方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静谧 摄影:杜邦

赐福湖

赐福湖是赐福盘阳河段因岩滩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大湖。位于巴马县城东8公里处,广西一座多结构组合型大桥之冠的赐福大桥雄跨西北,把赐福湖分为东南湖和西北湖,桥南维汉山,桥北识立山,两座山拱卫桥头,雄视湖面,气势雄伟。站在湖边高处,俯视湖面,只见许多山岭大半截被水淹没,露出水面的山头便成了数百个岛屿和半岛,成为展现在游人面前碧水常驻的赐福湖。

赐福湖从西北三江口大桥起,东南至波贵村3公里处,绵延数千米,但见水绕峰回,水域幽幽,波涛粼粼,在迷人的湖光山色中,展现一片水乡泽国;站在湖边上,只见群山拥黛,波涛泛金、百鸟轻唱、鱼翔浅底,好一片生机盎然,悠然自得之意。

长寿探秘

长寿乡之后 摄影:猫海

巴马是长寿之乡,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美誉,负氧离子含量高是著名的天然氧吧,也因为此地空气质量好及健康的饮食,巴马的长寿老人特别多。到巴马探访长寿老人,是很多游客来巴马的目的之一,当地也为保护长寿老人建立了有限拜访制度。长寿村的老人都很温和,安详,乐观天成。好多位百岁老人,皮肤很好鲜见老人斑,这或许又与盘阳河的水质有关。虽然盘阳河水是从石灰岩中涌出,富含多种矿物质和重金属,直接饮用倒反对身体不利。但是用来洗浴却有想不到的护肤保健功效。而看寿星野浴河中,是秋游巴马最有趣的事情。裸浴是巴马当地的风俗,在盘阳河谷常可见村民野浴其中,无论男女老少,悠然似神仙。

百鸟岩

探秘百鸟岩呢 摄影:大厨

百鸟岩,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别名龙虎洞。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盘阳河自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1000多米的伏流暗河后,在此洞流出。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40米,窄处10米,从洞口行舟至300米转折处,距水面30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沙滩右侧是一块石台,台面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石台一侧,洞壁雪白,可攀援其中。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螺对面有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侧面洞口外香椿林下野花艳目植被繁衍,把洞口点缀得幽静雅致。洞中歧洞水道不可胜数,密如蜂房,不知所向,整个洞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其奇特的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的美誉。

从洞中透过入口处,三角形的洞口如画家定景框,把远处青山和近处翠峦、绿竹、田畴、水面和垂钓渔人组成绝妙的画面,山如宝石,人若游仙,水光山色,交相衬托,令游客倾倒。

门票:70元

巴根铜鼓楼

依山傍水的巴盘屯 摄影:夜半孤独人

巴马县东山乡的深山中一个瑶塞,距离巴马县城60多公里,这里住户大都是番瑶,生活在高山和密林之中,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九分石头一分土,素有“三日无雨地冒烟,雨下三天被水淹”的说法。住在大石山区的瑶民,现在还使用原始的耕作工具“公婆犁”以及翻锹等耕作。这里还保留着传统的瑶族杆栏式木楼,以及现在极难见到的瑶族传统服饰,还有传统的铜鼓。瑶族传统的杆栏式木楼,因为需要经常维修、易失火而渐渐失宠,现在全村仅剩四座。木楼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坐落的方向不限。木楼分三层:吊楼下为第一层,圈养猪、牛等家畜;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木楼的建造无须一根铁钉,却十分坚固。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番瑶平时的穿着打扮已经完全汉化了,即使在大山深处的巴根屯也不例外。因为传统服装不仅生产生活不方便,而且每次穿戴都特别费事,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村中的妇女才翻箱倒柜找出祖传的瑶族传统服饰,认真地打扮起来。而且在巴根屯也是仅存的几套传统服饰,特别是纯银打制的胸饰和头饰,会打制的民间工匠都已辞世,打制工艺也基本失传了,更示得珍贵。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佳] 标签:广西 长寿乡 旅游 国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