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百里山路50km 武当山景区山路
我们几经争取,在武当山政府的批准下,得以开车上山。武当山景区管理的严格保证了景区内道路的畅通安全,刚开上景区山路,狭窄得只能将并排通过两部小车的道路,着实让我有些吃惊。
武当山的山体非常独特,按比例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地势平坦,植被丰富;中部陡峭,有很多悬崖峭壁;上部直入云端,是山之精髓所在。开车进入景区,通过山民的橘子林,再经过夹道的桂花树,我们开始了武当山道教之旅,也是一次震撼的古代建筑观赏之行。武当山被誉为皇家道场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武当山于明朝由皇帝亲命修复,故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第二个原因是武当山是道教主神真武大帝修行飞天所在地,他不仅代表了道教最高神灵,他在凡间的时候也是太子身份。武当山的古迹按照真武大帝修道、受道、飞天的顺序,盘旋而上。武当山的古建筑群在唐朝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在元朝时由于兵乱几近毁灭。明朝永乐年间开始重建并达到鼎盛。共建成9 宫、9 观、36 庵堂、72 岩庙、39 桥、12 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 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
眼前的“太子坡”是真武大帝学习的地方,也是武当山古建中第一个与游人见面的。曲折的甬道名为九曲黄河墙,它随山势起伏回转,在很短的距离内营造了层叠错综的视觉感受。甬道可传递声音,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异曲同工。太子殿中的“一柱十二梁”用一根立柱架起十二根房梁,支撑建在峭壁上的建筑,堪称古建筑奇迹,也对现代建筑有很多启发。传说这里求拜学业非常灵验,很多学生家长慕名而来。但这个约有1 平方米见方的小书房并没被修葺得金碧辉煌,依然是素雅的壁画,供奉着眼中略带顽皮的小童雕塑。我喜欢武当山这种对传统的保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让我心中感到异常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