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15日,由武定县委政府主办,以“盛世牡丹红,罗婺满眼春”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于上午9:00在县城拉开了序幕。
4万株牡丹斗艳武定狮子山
2011年中国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
(记者 张碧玉 曹屹 肖军昆 张威)三月的罗婺,春暖花开,牡丹争艳。三月的武定,宾朋相聚,诗意盎然。3月15日,时值这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美好时节,由武定县委政府主办,以“盛世牡丹红,罗婺满眼春”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于上午9:00在县城西北片区拉开了序幕。节日期间(3月—5月),在武定县城和狮子山景区分别开展狮子山“帝王牡丹”拍卖会、正续禅寺祈福迎祥发会、牡丹花展、芍药花展、旅游商品展销、唱响罗婺激情民歌展演、大石房村樱桃节、武定短途休闲游、《康定情歌》首发仪式、奇石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自1992年以来,武定县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牡丹文化旅游节,文化传说中的牡丹从建文帝在狮子山栽下第一株牡丹起,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狮山牡丹以低纬度、高海拔、开花早、花期长、花冠大而独具特色,1988年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为中国牡丹之最声名远播。洛阳牡丹甲天下,狮山牡丹胜洛阳。狮子山景区有山花265种,胸径30厘米以上的乔木41.1万株,绿茵铺地,鸟语蝉鸣,仰观云雾缭绕,俯视林海茫茫。至今有各色牡丹4万余株,百余个品种,组成牡丹文化园、牡丹观赏园和牡丹山水园。各园各有特色,并有四季花卉陪伴,每年3月至5月牡丹、芍药竞相绽放,游客如潮。
狮山牡丹的独特魅力在乎山水、也在乎人文。因狮子山自然风光秀甲滇中,牡丹花园冠盖西南,建文帝遗迹国内仅有,指空业绩名扬韩国,被称之为“西南第一山”、“中国八小佛教名山”、“滇中绿色明珠”。佛教文化与帝王文化交织,牡丹文化与彝族风情相融,与秀美的自然景观相映争辉。千年的土司文化、帝王遁迹狮山的历史故事、集儒释道为一体的狮山佛教经典、传唱全国的武定酒歌是各方宾客云集狮山、品味牡丹的最佳理由。
武定是一块古老、神奇、美丽、生态的土地。淘淘金沙江孕育了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着大山和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这里曾是红军长征向北挺进的重要通道,魏巍乌蒙山、滔滔金沙水珍藏着岁月的峥嵘;这里是壮鸡之乡,明清时期尊为贡品的武定壮鸡,名扬四方,香飘万里;这里是砂岩之乡,储量丰富的石材与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位的钛、铁、铜等金属矿辉映着武定的富饶;这里是云白药集团种源繁育基地,有中药材800多种,被认定为首批“云药之乡”;这里是“牡丹之乡”,有9大色系120个品种4万多株绽放于狮子山富贵大气的高原牡丹;这里有文化的古老传承性和文化的包容性,与相距仅7公里的禄劝县同是唐宋时期雄冠西南三十七部之首罗婺部发祥地,是散居在各地的10万罗婺人和更多的彝族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古老的太阳历法、彝文碑刻、毕摩文化和彝族服饰一样绚烂的生活习俗印证着这是一个彝族文化原生态的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彝乡”。在这里你可以与神奇的罗婺文化沟通,与“容达和谐、开拓创新”的武定精神交融。
武定山水秀美奇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是楚雄州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县。中国武定2011年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是楚雄州州又一次集民族文化展示、旅游商品展销、旅游资源推介为一体的盛会。同时也是武定响应楚雄州提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号召,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旅游大县的十几步骤;是借助武定独特的区域环境优势,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塑造武定新形象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