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寻羌:还原真实的羌族文化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人参与 评论

这是一篇讲述羌族事迹的文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呈现作者十几年的寻羌之旅中所见、所闻,介绍各地羌村民众生活与沟中的文化、传说。这不只为了纪念过去,更为让大家了解羌族的历史、民俗风情、及文化艺术的独特之处

这是一篇讲述羌族事迹的文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呈现作者十几年的寻羌之旅中所见、所闻,介绍各地羌村民众生活与沟中的文化、传说。这不只为了纪念过去,更为让大家了解羌族的历史、民俗风情、及文化艺术的独特之处。

撰文:王明珂

摄影:陈新宇

亿万年前青藏高原抬升并向东挤压,在川西制造出一条“皱折”带,这里是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地方,也是30万羌民的家园。     

羌族的家园主要在岷江上游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以及东边湔江流域的北川、平武,这里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川西平原相接的地方,在地理上呈现一“皱折”带。它的东面是海拔高度约500米的成都平原,西边是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原。而这“皱折”地带本身则是一道道南北向的高山纵谷,岷江、 湔江等江河流经其间。山巅常在4500~5000米,溪河流经的谷底则在1500~2000米之间。我一路跟随文献记载中的历史记忆,追寻羌人来到汶川, 开始了我十余年的寻羌之旅。  

羌族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及湔江流域的北川、平武。台湾学者王明珂于高山纵谷间展开了十余年的寻羌之旅。    

初识羌人:一元钱的命     

汶川是我进入羌族地区的第一站,我独自在街上闲逛。走到威州大桥头,见着许多人围着一个瞎眼的算命者,听他说人的过去未来。我伫足看了一会儿,后来也忍不住坐上瞎子跟前的矮凳。他问了我的生辰八字后,略为掐指算了算,便以浓浊的川西乡音念着:43岁……45岁……50岁……当时我对四川话的领受力还很差,除了几岁几岁外,我隐约只听得“走南走北、走东走西,无往不利”,接着便是作为结束的“十全十美”。     

我从口袋中掏出两块钱递给他。正要起身,他嘴里咕哝着,我依然只听懂最后几个字“……十全十美”。我有点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身边一个身着羌族服装的小姑娘说:“他是要你给十块钱!”围观的人皆乐得大笑。我窘迫得又掏些钱出来递给算命的,急急离开。我起身后,那小姑娘坐上了矮凳子。我在街上逛了一会儿,回头又遇到那小姑娘,站在路边一个花椒麻袋边发呆。我跟她买花椒,随口问她:“你的命怎么样?”她摇头不答。在找零钱给我时她才苦笑着说: “他只收我一块钱!”

羌民以“跳锅庄”来庆祝震后的首个羌历年,这是他们在庆典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这十多年来,我虽然并非无往不利,但也应着那算命的所说“走南走北、走东走西”——我的学术旅程由四川、云南到内蒙古、新疆,由台北到洛杉矶、波士顿。我经常想到那算命的瞎子、那算命只需一块钱的女孩以及我“走南走北、走东走西”的命。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想,那算命的当时是否知道14年后有三万羌族要遭此劫?     

1995年夏,我二度造访羌族地区,当地人的热情也是让我难以忘怀的。

荞麦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族群间的歧视,在本地沿溪河的各村落、城镇人群间形成“一截骂一截”的情况。也就是,每一地方的农村民众都被下游村落及更下游的城镇居民喊作“蛮子”或“山蛮子”,但他们都自称是“汉人”,而骂更上游的村落人群为“蛮子”。  

汶川县龙溪沟的羌民在废墟里杀年猪、还愿,答谢神恩。羌族的来源至少可以追溯至商代,甲骨文提到的“羌”是商人西方的敌人。古代羌人辗转陇西、湟中、湟源等地,越过蜀道,其中一支便是今天的羌族。     

由此传出了这样一个笑话:“以前有汉人来本地买猪,他们走进村落中到处问:这是不是蛮子的村子,我要找蛮子买猪。当地人回道:不是,不是,我们是汉人,蛮子还在上头。这些汉商走到上游村落,当地人仍然说蛮子村落还在上游。于是,来找蛮子买猪的汉人就一直往深山里走,永远找不到蛮子的村落。     

那么,荞麦和这些有什么相关呢?这是因为,愈往上游去,愈是高寒且土地贫瘠,玉米、 大米都长不好,只有种能耐寒耐贫瘠土壤的荞麦、青稞等粮食,因此愈上游的村落民众平日吃荞麦愈多。就是这样,过去荞麦被当做是“蛮子吃的粮食”。还有便是,荞麦磨粉做成的荞麦面或馒头,要比小麦面粉做的颜色暗些。这也符合人们对“上游蛮子”的意象。

茂县永和沟的一户羌族人家围坐在炉火旁取暖。茂县目前是羌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也被认为是最典型的羌族地区,村寨越往东、往南,受汉文化影响越大;往西、往北则包含更多嘉绒藏文化的因素。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山间村落百姓都自称羌族,并以此为荣,城里的羌族知识分子更努力强调本地特殊的羌文化。青片、白草等河川上游村落百姓的一些非汉习俗、记忆,现在都成了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资产。在这气氛下,过去被视为“蛮子粮食”的荞麦,成了本地羌族有代表性的特色食物。  

松潘县小姓沟附近的村寨旁悬挂着嘛尼经幡羌族视荞麦为本民族谷神,对其偏爱有加,渐渐的将荞麦视为“绿色食品”或“养生食品”的人愈来愈多。没有人因恐怕被当作“蛮子”而忌吃荞麦,大部分人都以荞麦为本地羌族特色食品为荣,更有少部分人需担忧自己饮食过度的身子而将荞麦视为“养生绿色食品”。这样的时代社会变化,无需深奥的社会变迁理论,便表现在人们对“吃荞麦”这回事的观感上。  

极致旅行体验,扫描关注凤凰网旅游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羌族 荞麦 族文化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