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春天,似乎永远是关于江南的。此时的北国,依旧乍暖还寒,南方却已有了春的味道。大片大片灿烂的油菜花田,明媚的阳光下和三五好友出游,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这个春天,我们去乌镇吧!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乌镇春色
以河成街,桥街相连
走在粗糙的青石板路上,快乐像打开了酒的瓶塞,打从脚底缓缓泛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泛舟水上,心中便满是水的影子,柔柔的,润润的,幽幽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小船在河中慢慢地飘荡,看那石硬石硬的桥,也随着船身的摇晃而飘浮了起来,那夹在斑驳老墙之间的石板路象轻柔清亮的丝带飘忽着向悠远的天边逍遥而去,当地的人家在“水阁”吃饭、喝茶、聊天,好不闲情逸致。船上的人也成了两岸游人的风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酒作坊、纺纱织布作坊、竹根雕作坊……一个紧挨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恍若置身于100年前的江南水乡,周遭仿佛都变得不真实起来。走入蓝印花布作坊,一幅幅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蓝色花布自云天直挂而下,这场景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穿梭在花布点缀的空间,闻着那淡淡的清香,现代都市的喧嚣都弃于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