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外邂逅失传工艺 复活创新后又走出国门


来源:新华网

人参与 评论

今年51岁的郑铁军,是河北省承德市“非遗”项目“郑氏砂艺”的传承人,目前正申报省级“非遗”。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民间工艺在中国已几乎失传半个多世纪,直到14年前,郑铁军到蒙古国偶然发现了这种砂画,才下决

今年51岁的郑铁军,是河北省承德市“非遗”项目“郑氏砂艺”的传承人,目前正申报省级“非遗”。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民间工艺在中国已几乎失传半个多世纪,直到14年前,郑铁军到蒙古国偶然发现了这种砂画,才下决心回国让其“复活”。

失传半个世纪,异乡偶遇祖先工艺

郑氏砂艺是一种采用天然彩砂、纯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最早可追溯至晚清秀才郑克祥。郑克祥在四处游历,得遇高人传授,学会撒砂制画技艺。新中国成立前,郑氏砂艺已几乎失传。郑克祥是山东人,子辈迁到河北兴隆县,到郑铁军已经是第五代。

“以前也听说过这种技艺,也知道祖先的故事,但是失传好多年了。”郑铁军说,直到2000年在蒙古国打工,在当地的朋友巴特尔家偶然间发现了这种砂画,令他激动不已。

“那是一幅脸谱的砂画,虽然做工比较粗糙,也很古朴陈旧。作品旁特别清楚地可以看到‘郑氏’两个字。”凭着这个印记,郑铁军辨别出这就是祖先留下的工艺。

据巴特尔介绍,这幅砂画是祖先在中国山东买的,因为脸谱可以镇宅辟邪纳财,所以就一直传下来了。

“我当时就觉得,既然是祖传的手艺,我就想把它重新传承发扬下去。”郑铁军说。

寻根攻坚,艰难复活失传技艺

2001年回国后,郑铁军就开始了艰难的传承之旅。他先去了山东老家,却没有找到任何史料记载;又找了父亲、伯父,听他们讲知道的故事。

这年3月,郑铁军找了4个下岗工人搭了个“草台”班子,租了厂房,开始研究创作,从砂子的选择、研磨,到图纸的制版上色,从此就把全部热情都投入到砂画研究中。

“当时街坊邻居都不看好我们,觉得我们是在弄着玩,也有人认为我有毛病,把辛辛苦苦打工赚的钱就这样浪费掉了。但是我想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们一定要做成个样子。”他说。

但是要复活一项工艺,远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在原料选择上本土的砂石并不能满足要求。

“这种天然彩石,在中国最多不超过13种,但创作人物像最多需要126种颜色的砂子,所以其他颜色,我就找到了蒙古国的朋友,让他们帮我从那边开采。”

随着一道道难关被攻破,半年后,郑铁军终于硬生生地把几近失传的技艺给找了回来。

传承创新,砂艺从村里走出国门

在郑氏砂艺的作品展览室里,挂着一幅幅精巧艳丽的砂画,有巍峨的山、清澈的水、争奇斗艳的花朵、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今,郑铁军制作的作品越来越成熟,而且在传承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郑氏砂画逐渐成为以金银丝勾勒轮廓,内填珐琅的独特工艺形式;他的作品种类也更加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砂画,还包括杨柳青的年画、山水画、抽象艺术画,以及不用轮廓的彩砂油画等。

与此同时,郑铁军的工艺水平也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他的《京剧脸谱》与《十二生肖》系列作品被首都博物馆收藏;“郑氏砂艺”被列为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氏砂艺产品已远销美国、韩国、蒙古、新加坡等国家。

目前,郑铁军的艺术工厂从村里搬到了县城,他和县里合作创办了砂画自主创业见习基地,培养了600多名农民艺人。“我现在有上班的员工100多人,还有200多人在家做画。”

“只要有人喜欢这种砂画,我都可以免费培训,我就想把传统的手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下一步,我打算成立砂画研究院,做全国最大的砂画生产基地。”说起郑氏砂画的前景,郑铁军充满期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姜千蕊]

标签:河北 承德 非遗 传承 旅游 凤凰旅游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