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杲故居
王曉梅故居
一座故居:訴說一段塵封歷史
永昌堡洞橋底40號為右司馬第,系王叔杲(1517~1600)故居,坐西朝東。始建於明萬歷四年(1576),建筑為二進兩廂合院式,佔地面積 2168平方米。王叔杲是永昌堡的始建者,熱心公益,造福梓裡。他自小聰穎好學,自經史外,凡山經、地志、星歷、堪輿之書,無不旁窺心領。為官15載,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政績卓著。他在家鄉資助修葺江心嶼、仙岩寺、鎮寧樓、東甌王廟等勝跡。綜其一生,在宦海而為循吏,居山林則為高士,處文壇則為宿將,是有影響值得紀念的歷史人物。
王紹志故居位於永昌堡上倉巷22~23號,其主體建筑部分保存完好,後門直通樓梯巷,由王氏後裔居住和管理。王紹志(1877~1960),字景甫。1904年參加全國百名舉子東瀛深造考試被錄取,進日本早稻田大學預備科,與郭沫若先生乃同窗好友。先生專業博物系,但先生認為學非所用,於是轉攻文學。1913年為溫州師范首位校長,在校七年,夜以繼日,嘔心瀝血,整飭校務,自編教材,補充施教。治學嚴謹,教導有方,可謂桃李芬芳,“一代詞宗”夏承燾先生就出其門下。
城南村廟上路樓底3號為王曉梅故居,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風貌基本保存完整。王曉梅(1896~1968),平民教育家。他創辦民眾教育實驗區,推行民眾教育,學校向工農及其子弟開門,後又創辦“兒童生活園”,又改溫中附小為特約幼稚園,開溫州市幼兒教育的先河。1940年起協助葉氏三兄弟(希禹、希黎、希賢)創辦三希小學並任校長達16年,推行問題教學法、大單元教學法,並重視因材施教,重視發揮兒童的愛好和才能。上述名人紀念性建筑,屬於大型民宅,宅內居民自行維修保護,現整體格局基本完整。近年,雖有零星修理,但由於缺乏資金,沒有得到整體保護。
王鴻年故居
時不我待:為了不再出現“尷尬”
天河鎮西前村環川南路65弄就是王鴻年(1870~1946)、王榮年(1889~1951)故居。三甲環川王家伯仲齊驅,名聞鄉裡。王鴻年是位道德學問蜚聲中外的愛國外交家和法學家,而王榮年是位書法大家,“熔篆隸碑帖於一爐。真書、行、草兼工,臨褚深得神髓,章草尤獨絕一時”。王鴻年為長,比榮年大19歲,為同父異母兄弟。如今故居已幾成空殼:前堂已拆,隻留下一片磚地,依稀可辨當年的古朴和精致。殘垣斷壁上,遺留幾許花窗、木雕以及紋樣精美的瓦當。隻留有一座保存尚好的老屋門台。斯人已去,遺跡難存,讓人慨嘆世事無常。
“保護名人故居已是刻不容緩了!”採訪中,大多數群眾表示名人故居是龍灣的珍貴遺產,如果任其風雨飄搖,無異於損失了一筆寶貴財富。調查顯示,不少有保護價值的名人故居未能列為政府的保護對象,已經被拆毀,或被列入拆遷整治計劃﹔另有許多名人故居因為長期無人居住、管理,日益破敗、倒塌﹔名人故居的周邊環境也隨著經濟發展而急劇變遷,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很多甚至處於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境地。濃郁鄉土歷史氣息的名人故居保護工作面臨很大的威脅。
有關專家認為,名人故居保護工作出現“尷尬”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管理體制沒理順﹔二是文物維護經費匱乏。名人故居,大部分產權仍舊屬於私人。這就造成了一對不可避免的矛盾:一方面私人有權居住,甚至出租給外人居住,有的還想進行改建或擴建﹔另一方面政府對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名人故居又有責任出面保護和干預。
“單個遺址就好比一個個細胞,進行整合之後,細胞形成有機體,對於文化生態的形成無疑是有利的。”有關專家說,針對龍灣名人故居遺址眾多、分布零散、管理力度不均的現狀,“捆綁”式保護也許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有效方式。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技術指導下,發揮民間研究會、宗親會的力量,成立民間文物保護機構,如永昌堡民俗文化研究會、張璁文化研究會等,把故居、家廟和墓葬等名人遺址作為整體資源加以保護。
修舊如舊:留住“歷史記憶”
要充分利用名人故居,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產業和旅游資源,我們期望,有一個專門的機構,挖掘和認定散落在民間的名人故居,並進行挂牌保護,讓人們了解建筑的來歷,便於監督保護。
一個城市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華麗的高樓大廈,更在於有無深厚的文化內涵。沒有文化底蘊,就沒有吸引力。一般而言,名人故居承載著名人生前的經歷,具有深厚的底蘊和永恆的魅力,從任何一種角度來說,都是最值得珍惜的建筑。一旦失去名人故居,包含其中的名人文化和精神也會隨之而去,難免令人痛惜。
因此,保護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年輪的風已漸漸地遠去,歲月曾給予的滄桑也並非蒼老。可喜的是,保護名人故居工作正迎來一絲春風拂面。在永昌堡,大規模的修整工程已經開始全面展開。一些老建筑維修,正按“修舊如舊”的要求進行著。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