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张文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意味十全十美

2011年03月11日 21:18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3月11日2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等11家网站开展主题为“坚持能动司法、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网络访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女)3位全国人大代表,结合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中国广播网】:三位代表晚上好,我是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网的记者,我代表中国广播网的记者向张文显代表提出一个问题,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应该从哪些方面使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尽快完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不能和国际接轨呢?谢谢。

【张文显】: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首先,我讲法治建设的问题。因为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只是表明我们在立法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后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说有了法律以后,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法律如何取得实效等等。所以法治建设是包含了立法、法律的执行、法律的遵守、法律的适用、法律的监督、法律时效的评估等等。所以我想,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主要要转向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特别是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第二个问题,法律体系的完善。我们知道,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法律体系十全十美了,更不意味着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天衣无缝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的增多,法律体系要不断地完善。

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可能要在五个方面来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一是在改进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立法;二是在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三是完善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特别是对三大诉讼法的修订和制定民事执行法等等这样一些新的法律;四是公共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法律,一方面这方面的法律涉及到社会收入分配的调节问题,再一个也是私人权利特别是私人财产权利保护的问题,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所有纳税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五是要应对经济的全球化、环境的全球化,加强这方面的立法,使我们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规则的制定当中来。 

最后我想说一个问题,这个网友是很有水平的网友,提到一个很地道的学理问题,也是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法律体系能不能与国际接轨。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够准确,或者说不够科学。但是,网友提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法律怎么样能够有效地与国际的法律衔接,因为我们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们有一种大国责任,在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方面,我们有更多的义务。所以,我们要加强双边条约、多边条约的签订和加入工作,进一步完善立法。另外,从国内法里面也要增加涉及到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等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使得我们的法律更具有开放性,更具有国际视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