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经济健康增长和民生持续改善是中国保持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访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弗纳·沃尔姆教授
新华网哥本哈根3月12日电(记者 杨敬忠)近年来,全球金融动荡,发达国家经济低迷。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和谐,经济社会保持了全面快速发展,成为稳定世界局势和引领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中坚力量。中国的骄人成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兴趣。
欧洲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弗纳·沃尔姆教授1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政府成功实行科学发展政策,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和民生的持续改善是中国一直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和国家迅速发展的基石。
沃尔姆教授说,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国家经济由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向以促进内需和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已取得进展,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就业和民生的持续改善。他相信,这将为中国未来在经济社会方面继续稳步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沃尔姆指出,中国在推进中西部开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改革等方面也已取得成效。
沃尔姆举例说,许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办厂的丹麦企业高层向他反映,现在到他们工厂来打工的外地农民工有减少的趋势,企业也开始乐意雇佣当地劳动力,即便是要付更高一点的薪水。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跟合资企业更愿意到四川等中西部省份投资设厂。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在推进中西部建设、减少区域差别、平衡东西部发展方面正在取得积极成果。他说:“道理很简单,只有当原先比较贫困地区的劳动收入跟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平衡,人们逐渐富裕起来之后,本地民工才会越来越少地背井离乡到异地去打工。”
沃尔姆先生还特别提到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与壮大。他说:“近期我多次到北京、上海等城市访问,看到了中国数量正在扩大的中产阶层群体。他们的购买力日益增强,消费理念推陈出新,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一消费群体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在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他强调,这是经济发展和中国政府改善民生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反过来刺激内需,促进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世界经济的复苏动力。贫富差距和城乡差异的不断缩小、中产阶层力量的继续壮大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 |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