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甘肃省博物馆回应展馆变祈福圣地:善款全部用于办善事


来源:兰州晚报

人参与 评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年来,一直有参观者在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览馆佛像周围投掷钱币祈福。博物馆设置这个展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了解佛教,了解甘肃”,参观者在此投币祈福无疑与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年来,一直有参观者在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览馆佛像周围投掷钱币祈福。博物馆设置这个展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了解佛教,了解甘肃”,参观者在此投币祈福无疑与设馆初衷相悖。报道在网上转载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省博物馆5月21日举行新闻说明会,就“省博物馆成‘祈福圣地’,佛像周身堆满纸币”一事进行说明。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在说明会上介 绍情况时说,《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是甘肃省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突出馆藏文物特色并特别推出的原创展览,展示期间有观众投掷钱 币祈福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甘肃省博物馆

“我们也劝阻观众,倡导文明参观,并在展厅内设立‘文明参观’的标识牌,但长期以来仍有不少观众陆续投掷。”据博物馆方面了解,观众投掷钱币祈福的行为并 不只是发生在甘肃省博物馆的佛教展览中。近年来,在国内甚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中,观众自发自愿的投掷“祈福钱币”的现象都普遍存在,如北京艺术博 物馆内万寿寺主殿就有观众掷币祈福,几座较大佛像底座上都可以看到观众投掷形成的缺角,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来讲,佛像没法用玻璃罩保护,为减小对文物的伤 害,只能设置善款箱;还有北京十三陵的地宫内,同样出现游客大量投掷钱币祈福的现象;甚至北京自然博物馆恐龙展柜内也被游客投入钱币。

“当然作为博物馆的管理方,我们也始终在思考,在尽最大可能办好陈列展览为观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坚持为人民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最重 要的任务是确保文物在展示期间的安全,始终引导观众文明参观。一方面作为《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展厅内的石窟佛教造像,本身是实景复原,观众投币 对文物的安全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在展览展示过程中,我们从不提倡在展厅内投掷钱币,展厅内的管理人员会上前劝说,甚至有祈福观众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而影响 参观环境的情况,劝说效果往往不佳;再一方面,在我们及时清理善款后,依然有观众执意投掷。”俄军说。

善款全部捐赠给了相关文博单位

俄军表示,对于观众投掷的善款,馆内予以定期进行清理、记账,并全部捐赠给省内的相关的文博单位,由于省上文物保护维修经费有限,部分省内文物保护研究单 位条件艰苦,缺少文物经费,这些善款均用于文物的保护和维修工作。俄军举例说:2013年4月19日,馆内将佛教艺术展厅内善款5万余元,捐赠给炳灵寺石 窟文物保护研究所,用于其文物保护工作;2014年1月21日,再一次将佛教艺术展厅2013年收到的观众51096元善款全部捐助给甘肃庆阳境内偏远的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用于石窟寺的修缮和保护,真正让每一分善款都落在办善事上。

保证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规范管理

俄军最后说,对于观众投掷“祈福钱币”的现象,首先,佛教艺术创造留存了许多灿烂的文物和遗迹,这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人们信佛、拜佛,这是自佛教传入 中国以来,人们的一种信仰归宿,祈福许愿时常伴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每个人的自愿行为;其次,多数观众去博物馆就是为了参观文物、了解文化、感 受艺术,学习历史知识,感悟中华名族古老悠久的文明,而不是拜佛许愿。作为一个文明公民,在公共场合理应自觉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参观,遵守公共 秩序,而不是全凭自己乐意;再次,作为博物馆在管理方面,也积极倡导文明参观,以管理、引导促进公民素质的养成,告知观众他们是在观看文物、了解历史而不 是拜佛祈愿。

在观众参观权利得到尊重的同时,对于一些观众不文明参观等的情况,按照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其中指出“公众应当爱护博物馆展品、设施及环 境,不得损坏博物馆的展品、设施”,若观众有损坏展品的行为,对劝阻不听者将由执法部门予以处置。甘肃省博物馆也将依据《博物馆工作规范》,对全馆工作人 员进行培训,针对个别观众的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及时予以劝阻,并确保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等符合国家规范,保证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规范管理。(记者王巧灵何燕)

极致旅行体验,扫描关注凤凰网旅游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甘肃省博物馆 善款 善事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