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小荣)

    无锡有两条河,一条叫梁溪河,是无锡的母亲河,自然蜿蜒,流动着江南灵动;一条是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古今,积淀漕运商业文明。它们就像动静二脉,缓缓流淌,滋养了无锡的钟灵毓秀、今昔韵味。

    京杭大运河与梁溪河交汇处,是运河外滩。本是无锡机床厂旧址,经过工业改造后,成为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区。在这里,风景、文化与商业渗透融合,老厂房浸透的历史风尘,演绎着无锡的沧桑与新潮。

    无锡精微绣的传承人赵红育工作室,就在运河外滩1号馆毗邻的移动五层旧楼房里。这栋楼是无锡市旅游协会、无锡市档案馆的办公楼,三层被单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办公区。除了赵红育,这里还有无锡留青竹刻传承人乔锦洪、无锡惠山泥塑工艺传承人喻湘涟等艺术大师的工作室。"

    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精微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这一切待遇与成就,对于曾经的赵红育而言,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如今,它们真真切切地在赵红育的生命中一一变现,带给她的既有意想不到的荣耀光环,也有面对未来的焦虑与忧患。

part01  "光靠勤奋是不够的,关键是天赋"

 

    已近花甲之年的赵红育,仍旧不失江南女人的优雅与灵气,思维敏捷,言谈举止中流露着一种委婉的自信。刺绣最能体现"慢工出细活儿"的哲理,数十年如一日,在绣架上流淌的时光,似乎也积淀出了赵红育淡然与平和的气质。

    "政府给了两间房子,一间做展示,一间是工作室。"见面后,赵红育先是介绍自己的工作室,虽然门对门的两个房间略显狭小,但赵红育却笑着说,"已经非常感激了,以前连个展示作品的地方都没有。"这就是我们访谈前赵红育的开场白,由此揭开了她与锡绣的前世今生。

    无锡自古盛产丝绸,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无锡刺绣因地而名,被称为"锡绣"。明清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商业的繁荣,锡绣迎来鼎盛发展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针法,积累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技艺,形成了锡绣独特的艺术风格。

    赵红育出生于锡绣的没落期1958年,传统工艺被新型工业逐渐取代,大跃进运动爆发,急功近利赶超英美是时代主流,耗时费力的民族工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懂得刺绣技艺的赵红育母亲,也不得不放下绸缎线头,参与到人民公社大生产的浪潮中去。

    15岁,赵红育姐妹同时初中毕业。相对而言,赵红育学习成绩比姐姐优异,但是,老师建议赵红育别上高中,因为他预测到上高中后,赵红育的学习成绩会下降,建议还不如学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艺。赵红育虽然不明白老师对自己下定论的凭据,但她还是听从了规劝。

    1973年,中华绣品厂设立技校招收学员。赵红育与其他5人报考,成为锡绣大师华慧贞等人的学生,从此走上了锡绣之路。那个时候,赵红育不知道这门手艺将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牵绊与改变。

    1979年,华慧贞老人连同她的学生赵红育等人,被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锡绣的创作和研究。

    这一年,中国开启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国门洞开,海外的游客争相前来游览这个充满东方神秘,却又封闭已久的国度。他们惊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目睹着中国百废待兴的贫穷中蕴含的蓬勃张力,更是为街头小店中精湛的民族工艺品唏嘘不已,这其中,就有精妙绝伦的锡绣。旅游产业的兴起,让没落已久的锡绣,重新焕发了短暂的生命活力。

    这个时候,聪慧的赵红育已经掌握了锡绣的基本技法。说起学艺经历,赵红育说,"光靠勤奋是不够的,关键是天赋,你想的东西能激发创造力",她认为,领悟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掌握某项技能的关键因素。

    1980年,为了让锡绣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提出要创新出特色,并抽调几位艺术家组成专题组,从唐代苏鹗所著的《杜阳杂编》卷中寻找已经失传的微细型刺绣技巧。

    "事实上没有什么创新,古人已经创造了这种刺绣方法,只不过后来没有人能掌握了。"按赵红育的理解,这种创新只是从典籍中"找回古人创造,后来被调丢的东西"。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part02  "做手艺不能指望别人"

 

    1981年,锡绣创新课题组攻克难关,从古人智慧中汲取灵感,赵红育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努力,完成了改变自己命运,也改变锡绣命运的作品——《观音》和《百寿图》。

    《观音》仅20厘米见方、由700余个经文组成;《百寿图》是直径仅10厘米、由百余个篆体寿字绣入袍服的双面绣作品,赵红育形象地比划,"《百寿图》只有火柴盒那么大!"

    其中,"双面绣"是对锡绣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在过去,锡绣都是单面绣,正面光鲜亮丽,背面却是线头凌乱,杂乱无章。而双面绣让正反两面都呈现出精致华丽的立体图案。

    在双面"精微绣"作品中,最难的就是人物的"开脸"。"双面精微绣既要微小,又要惟妙惟肖",赵红育说,"最讲究的就是用线的技巧,捻松、劈线是基本功,一根丝线被分成七八十份,而开脸时只能用七八十分之一的丝线",在人物的脸廓上绣出眼睛、眉毛等细微处。

    赵红育说,这样做出来的精微绣远看时立体感、层次感很强;近看时人物的神态表情形象逼真,甚至可以用放大镜去品味里面的每个细节。因为这些绣品卷幅微小、绣纹精细,其技艺风格堪称精巧微细,故而名之为"精微绣"。

    《百寿图》获得1987年全国旅游纪念品一等奖。这次创新,让赵红育获得了极大声誉,以及成就感和满足感。赵红育知道,"这个就是我今后发展的方向!" 并坚定了她一生从事精微绣的决心。

    1981年,为了培养更多的"精微绣"绣工,绣技精湛的赵红育当了老师,她要教比她还年轻的学生学习"精微绣"。"没有教材,就自己编教材",赵红育说,她的第一个学生是自己的先生赵志毅,一位光电机械师。

    赵红育把教材编好后,就在家里给赵志毅预讲,哪里讲得不对,讲不通,夫妻俩就商量着修改,直到赵志毅听明白了,"都是我自己总结的经验方法,他听明白了,学生也就能听明白!"赵红育主要给学生讲锡绣的针法技巧,然后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实践。

    与此同时,赵红育不断地尝试技法创新。比如在继承传统的"切马鬃绣"的基础上创新品种"马鬃绣",即用马鬃为"精微绣"作品勾边,使作品的边缘更加饱满、光滑。赵红育说,仅是挑选马鬃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为马鬃也有分叉的,色泽不好的,需要从很多的马鬃中一根根地挑选。

    与此同时,赵红育不断地尝试技法创新。比如在继承传统的"切马鬃绣"的基础上创新品种"马鬃绣",即用马鬃为"精微绣"作品勾边,使作品的边缘更加饱满、光滑。赵红育说,仅是挑选马鬃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为马鬃也有分叉的,色泽不好的,需要从很多的马鬃中一根根地挑选。

    "盘金绣"技法是以前皇宫服饰上专用的图案,赵红育把它融进了自己的精微绣作品中。赵红育经常从古代典籍、国画名作中找灵感。

    刺绣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画图、写字,上色,刺绣,勾边。以前画工、写字都不贵,现在要找个画家、书法家画个画,写幅字,非常昂贵。所以,赵红育尝试着自己学,自己描,自己上色,自己绣。艺术都是相通的,练习的时间长了,自己也能驾轻就熟。

    "我的手艺为什么能生存下来?因为我是全能,我不依靠任何人!"赵红育自问自答,充满自信,"一种手艺,任何一个环节要是等待别人来帮你解决,你自己的创造力就会受限,所以,做手艺不能指望别人,只能自己捉摸。"

    在谈话中,赵红育总是强调,"感觉非常重要!"但感觉的培养,"需要研究很多东西,你才能产生准确的判断。"

part03  "创新就是自我否定"

 

    1980年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否定传统的古朴,追求现代的光鲜,各行各业都盛行创新,那是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无锡精微绣也要创新,《百鸟朝凤》是赵红育又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

    在先生赵志毅的协助下,巧用二极管发光原理,赵红育把细如蚕丝的发光铜线绣进了自己的作品,创作出了声光电双面"精微绣"作品。《百鸟朝凤》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最高奖——"百花奖"。

    创新与获奖给赵红育带来极大的声誉和荣耀,尤其是声光电精微绣刚出来的时候,赵红育的确兴奋了一阵子,但是后来越看越感觉不是回事儿——"跟传统的精微绣一做对比,更显得不伦不类!"

    "创新其实就是自我否定!"赵红育说,"你的眼光和想法,要更符合的自己的思维和艺术的风格,而不是你费劲儿弄个另类的东西出来,就是创新。"

    赵红育说,每种艺术都有它自己的风格,都有它自己的局限,有些题材并不一定适合用"精微绣"来表达,比如书法作品,它讲究人、笔、墨、纸的融合,墨迹浸透宣纸扩散的水印纹路,"精微绣"是非常难以表现出来的。

    "模仿很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精微绣的,但是,总有一种适合精微绣!" 赵红育说,"所谓精微绣就是看精细程度,讲究齐、光、直、匀、薄、顺、密的艺术效果!”

    赵红育最久负盛名的精微绣作品是《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赵红育说,《丝绸之路》是专门为全国工艺美术大赛做的,底稿就画了三稿,前两稿感觉都不太理想,果断放弃了。

    赵红育想,"丝绸之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品中应该表现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在沙漠戈壁中跋涉的驼队,应该是有延续性的,不然,它只是一个局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出现这样的场景。于是,赵红育给画工提议说,驼队后面应该有延续性,表达两个意思:一个是驼队本身的延续,一个是文化层面古今交融的延续。

    按赵红育的构想,《丝绸之路》作品最终呈现出驮队由远及近、绵延不绝。在这幅作品中,有21峰骆驼、4匹马、5头毛驴错落有致,3条猎犬穿行其间,24个人物神态各异地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再现了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悠远意境。

    就这样,赵红育尝试着各种精微绣技法,不断地挑战自我的艺术创作极限,对每种锦绣风格及技法都娴熟运用。她的作品无人复制,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有恒心去做了"。

    "精微绣"没有大幅作品,体积都很小。然而,赵红育认为,"也正是因为它的精小,反而更能引起人们的好奇,会全身心地,仔细地去看,去欣赏。"

    在2007年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曾到展厅亲自观看了赵红育的锡绣双面精微绣演示,温家宝总理拿着放大镜仔细观摩赵红育精微绣作品,连连赞叹"真精细啊!"

    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赵红育在继承锡绣传统的基础上,整理创作出戳纱针法一套共87种,是对锡绣工艺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part04  "生存都没有了,献什么身啊!"

 

    赵红育的"精微绣"艺术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她出生到现在的近60年,是中国社会跌宕起伏的发展时期,她承受了所有人都承受过的时代巨变阵痛,也经历了只有她自己才能体味的执着与迷茫,坚守与彷徨。

    当纯手工刺绣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机绣、电脑绣等新工艺面前赶不上时代节奏时,赵红育也曾经想到过放弃。

    "为艺术献身?生存都没有了,献什么身啊!"这是赵红育作为一个常人曾经的感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下海"狂潮中,苏浙沪的很多人通过做生意快速致富,面对"万元户"富足生活的诱惑,赵红育的内心产生了动摇。

    但是,领导给赵红育说,"不能放弃刺绣,更不能离开无锡,放弃了,离开了,无锡就没有刺绣了!"后来,这位领导退休了,锡绣厂效益不好,工资待遇低,老领导愧疚地对赵红育说,"很后悔当初没有让你离开!"

    又后过了几年,赵红育屡获全国工艺大奖,"精微绣"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赵红育也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了无锡的一张文化名片。那位老领导见到赵红育后,感慨地说,"如果当初让你走了,中国就少了一位工艺艺术大师!

    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无锡"精微绣"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赵红育曾说,"人未亡,艺将绝!"但是,像"精微绣"这样的绝活儿技巧,并不是谁想学就能学,谁想传承就能传承的。

    "传承没有感悟力不行,自己的感受在里面,绣出来的东西是活的,它有立体感,有情感,一个充满感情的作品,它有丰富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层次,它是可以在绸布上跃动的。"赵红育说,"没有情感领悟力的作品,只是贴在布上的僵死图案。"

    关于传承与创新,赵红育认为,先学基础,基础就是传承,基本的工艺技法、感觉到位后,再谈创新。"传承与创新一定是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传承都没传承好,谈什么创新?"

    现在,经过媒体的报道,很多人慕名而来,想收藏她的作品,也有很多年轻人想跟赵红育学习"精微绣",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赵红育现在有5名大学生毕业的学员,拿着每月1400块钱的政府补贴在学习"精微绣",无锡政府希望有年轻人能传承这么精妙的技艺。但是微薄的生活补贴,对于这些年轻学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谁都不能保证,她们能坚持多久。

    "宣传很光鲜,你来试试?"赵红育说,"精微绣"这门手艺,就是要将 "精" 、 "细" 、"美"发挥到极致,没有领悟力、长时间的坚持,以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恒心,接受多高的教育都没用,"学院派理论是特长,但手艺一定是在民间!"


(作者: 孙小荣 凤凰网旅游频道主编、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本文为「天朗·非遗采风之旅」无锡站内容。本活动由21世纪经济报道、天朗控股集团、陕西省慈善协会、中国媒体人公益联盟联合主办,凤凰旅游「非遗中国」栏目联合报道。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