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戴斌:别把旅游营销视频做成文艺腔


来源:凤凰旅游

人参与 评论

1月26日,由旅游卫视主办的2015中国旅游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旅游部门领导、景区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凤凰旅游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席间凤凰旅游独家专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1月26日,由旅游卫视主办的2015中国旅游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旅游部门领导、景区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凤凰旅游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席间凤凰旅游独家专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就近期中国赴日游客爆增、《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任务》任务分解表,以及2015中国旅游视频营销发展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把旅游品质做到极致是一种精神

凤凰旅游:你演讲中提到的中国个性化旅游发展,不再让中国的游客“飘洋过海到日本去买马桶盖”。同时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暴增了83%,消费高达5600亿日元,通过这些现象怎么看待中国旅游和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

戴斌:应该说日本的旅游发展起步比我们早,中国旅游发展起步虽然晚一些,我们真正的旅游发展作为一个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到现在也是35年的时间。和日本相比,我们在时间上有差距,可是我们进步很快,可以说我们用35年的时间基本上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旅游发展历程。所以两国旅游,应该说各有优势,发展旅游各有优势。中国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有长城、黄山、熊猫等等,这都是全世界非常有名的中国旅游符号。

中国旅游发展到今天为止,已经从单一的资源的竞争走向整个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那包括我刚才提到,到“日本去买个马桶盖”,这个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为什么中国人到日本去要买很多电饭煲,要买一些日用品,跟日本产品非常具有工匠气质的理性有关系。

日本人能把每件事做得非常精益求精,比如说我去日本的轻井泽,看过虹夕诺雅酒店。有个花匠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叫“园艺师”,为了摆放园林里的植物,他会花一年的时间看这个植物的习性等,看适合栽在哪个地方。

所以这种东西,可能是一种耐心、细致,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品质是需要时间付出的。我觉得我们跟日本的这种差距,如果说要学习的话,我觉得无庸讳言,学习他这种把服务和产品品质做到极致的这样一种精神,需要中国的旅游业学习的。我们不缺资源,我们也不缺市场,我们缺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意见》任务分解表推动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

凤凰旅游: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你怎么看待任务分解表?

戴斌:去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实际上当时也叫31号文件,它对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时期旅游发展的市场,促进产业创新、政府的公共服务、监管的重点等等都做了一系列的部署。比如说它里面第一次“把改革发展”作为一个主题,比如从消费面上来看,首次提出了研学旅行、老人旅游、乡村旅游的升级等等。

从需求面来说,从供给面来说,就是要用创新、创业的这种思维,来去推动国家公园、国民旅游休闲度假区等一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设计。比如说现在已经实施的离境退税业务,也包括签证业务,都做了很多部署。

这些部署,它总是需要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实践当中一点一点加以落实。所以它就需要一个具体的分工意见,就是说这个活儿谁来干。如果说去年的31号文件了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干什么的话,这个分工表则解决了谁来干和怎么干的问题。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这个分解表的逐步落实,我们的旅游发展环境肯定会进一步优化。

凤凰旅游:任务分解表里面提到需要近20多个部门协调发展旅游,你怎么看待多部门的沟通协作问题?

戴斌:今天的旅游发展已经从一个封闭世界走向一个开放体系。过去我们说做旅游,总得要解决旅行社的问题、旅游饭店的问题、旅游大巴车的问题、旅游厕所、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等。你可以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面去做你旅游的事情,甚至是我们的市场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今天不同,我们说旅游进入到了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选项,游客进入目的地常态化的生活空间。特别是散客自主、自由行、个性化旅游蓬勃兴起以后,旅游的产业边界更加模糊,甚至走在大街上,也分不清谁是游客,谁不是游客。过去谁是游客,跟着导游、举个旗子、戴个帽子,说这个叫游客。

今天更多的是年轻人拿个手机就出去旅游,甚至出境旅游语言也不成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从机场到酒店,打一个出租车,你说这个出租车算是商业工具,面向老百姓生活的交通工具还是旅游的交通工具?比如说我们到王府井去买东西,当地北京人也去买,游客也会去买东西,那你说王府井百货大楼是一个旅游商店,还是一个百货商店?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甚至我们说厕所在城市旅游里面,那你说一个公共厕所,老百姓可以用,游客也可以用,甚至有些地方会提出厕所APP,可以快速的找到厕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旅游既然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过去是封闭的世界走向开放的体系以后,它不可避免的就是涉及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来和旅游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一个游客和市民共享的生活空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那么把任务分解给这些部门,我想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旅游传播是商业性的,不能变成文艺腔

凤凰旅游:近年来随着4G网络的普及,游客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图文攻略,视频宣传和营销手段将会蓬勃发展,你怎么看未来旅游发展过程中,视频营销在中国旅游营销中的地位?

戴斌:年轻人现在既要追求高度的个性化,又需要简单化,不是有句话吗?“有图有真相”,所以大家觉得文字还要进行转化。不可否认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很强的。我们在接受一些外部资讯的时候,你越是有很强的逻辑性,越是需要花很多积淀的知识去分享、去把握的东西,越是难以传播。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但是谁能告诉我E=mc²的平方是什么意思,没几个能完全说清楚,但是你说卓别林谁都知道。那旅游营销也是一样的,那我跟你去讲这个旅游经济等等怎么样,这个地方多好多好,说了半天,可能我一张图就打动你的心了。所以这个从意义上来讲,图像作品,包括凤凰旅游这样的媒体平台,我们看它既有文字的传播,也有图片视频的传播,应该说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凤凰旅游:您怎么看待视频旅游营销的优势和弊端?

戴斌:优势的话我觉得很简单,冲击力比较强,而且文化创意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从未来的发展来说,这个视频营销这一块,要避免什么呢?自说自话,就不要过于把它弄得很文艺腔,本来它是个商业工具,我觉得一定要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说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这是旅游传播,它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性的传播,不能把它变成一个文艺作品。

网络媒体在旅游营销中会占有更大的份额

凤凰旅游:国家旅游局确定2015为“丝路旅游年”,视频营销这一块会不会成为发展趋势?发展针对国外游客?

戴斌: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应该你们自己比我更有发言权,那我就从一个受众角度来看的话。

第一、从传播的平台上讲,我认为网络的平台分量会更重一些。那过去我们一说视频,那可能就是电影电视了,那现在的话,可能就是包括网络,包括分众传媒这样社区性的媒体,都会成为载体,我认为这是第一点。我觉得从平台上去讲,网络媒体会占有更大的份额。

第二、从制作团队上讲,从内容的供应上去讲,那我觉得可能从过去的单向传播,变成一个双向的或者是网络状的一个传播。很简单,我们看优酷、爱奇艺,包括PPTV,它们发布的一些视频,很多是游客自己去拍摄的,用户生成,我们讲UGC,就用户生成内容,就这种形式会越来越多。可能表面上的一种大众化,可能未来是一种影像的狂欢。

第三、从传播的方式上讲,可能会更加去多元,过去是我做你看,将来会变成共同去生产内容,共同去确定传播的渠道。

凤凰旅游:《爸爸去哪儿》《跑男》(《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旅游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除娱乐节目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视频营销方式?

戴斌:让我想起来一句话,就是第一个把女孩子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孩子比作花的人,那可能就是俗不可耐的一个跟风模仿了。

第一、我们不是说简单地去模仿,别人做一个《爸爸去哪儿》,我一定要做一个。或者说别人要做个《爸爸去哪儿》,我要做一个《妈妈去哪儿》。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的模仿,我希望我们要多花一点精力,一要好好研究游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第二、我觉得要向文化时尚产业学习,因为时尚的概念还是引领的概念。比如我们就看巴黎的时装周,明年的流行色可能女孩子会比较关注,是这个黄颜色,那你说你披一身黄就好看吗?不会很好看的,但是它会通过设计师把时尚的感觉产品化、具像化。

所以我建议各个地方一方面要重视视频营销,但不能简单的跟风模仿,要善于发展那些新的这种萌芽中的事件,来去主动的介入。第一个我相信《非诚勿扰》把北海道推火了,《非诚勿扰2》仍然还会推火一个产品,但是它的效力已经比第一个要弱了。所以我们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要重视一些原创性的事件活动,用市场化、商业的手段来进行推动,而不要做到去想象的东西。

(本文采写/摄影 张珺楠 凤凰旅游频道执行主编、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研究员/特别声明:本文图为凤凰旅游独家原创稿,如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珺楠]

标签:旅游营销 视频营销 个性旅游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