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一  狩猎民族的变迁

 

    在只有8岁的时候,白色柱就跟着父亲进山打猎。

    那是在1960年代,鄂伦春族人已陆续从森林里搬出来,定居在山下。白色柱他们原来所在的部落,以及附近流域的几个部落被安置在鄂伦春旗的托河乡的昔日特奇村。在鄂伦春旗内,这种安置猎户的猎户村共有7个。

    尽管已经下山,居住在平坦的河流谷底,拥有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但鄂伦春人依然不习惯于农耕。男人们仍然上山打猎,带回来村里均等地给大家。除了居住地点发生变化,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

    打猎是森林狩猎民族的生存之道。鄂伦春在大兴安领的林海里悄然地行进,挨近野猪、鹿、狍子乃至熊等动物,然后放枪、放猎犬。

    “鄂伦春” 是民族自称,意思是“山岭上的人”,或是“有驯鹿的人”。她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整个鄂伦春族目前也仅有一万多人。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都是和东北三个和森林息息相关的3个少数民族,并称为“三小少数民族”,她们在语言和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不少相通地方。而鄂伦春又是其中最深入森林的民族。

    鄂伦春的男孩们从小跟着父亲进山学习打猎,8岁那年的白色柱抱着父亲,一起坐在马背上。而小猎犬也跟着善战的大猎犬一起进山,在大猎犬的示范下,小猎犬也懂得了如何扑向猎物了。鄂伦春人的捕猎技能一代代相传,猎犬也是如此。

    猎人猎取的猎物,若在过去是要拖回部落,然后不管各家有无出力,都要均等分享,对老人要尤其优待。很有可能,狩猎者本人分得最少。白色柱说,在打猎的年代,往往是五六个家庭组成一个小部落,男人进山打猎,获得的猎物,不管老弱病残,都能平均分配到。这种社会形态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

    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的一切还像那支《鄂伦春小唱》所唱的:“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但随着狩猎时代的结束,这些都在慢慢成为鄂伦春族和其它森林民族的记忆。

    1994年鄂伦春旗政府开始做“禁猎”的思想动员工作。其宗旨是:“改变民族落后的经济制度,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环境;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的狩猎禁令在1996年颁发,狩猎变成非法。全旗范围内不允许再打猎,猎户持有的猎枪也被陆续回收。鄂伦春不得不彻底地从狩猎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变,而一些鄂伦春人还被招募为禁猎人员——原本的狩猎者转而成为禁猎者。

    再后来,随着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业公司代表国家拥有森林里每一棵树的产权,私人不再被允许砍伐森林的任何一棵树木。至此,森林民族基本被从森林里驱逐出来了。

part02二  狍子:食物和衣服的重要原料

 

    15岁那年,白色柱的母亲给他做了一整套狍子皮衣服,包括帽子、袍子、靴子。皮制的靴子,在鄂伦春语里有专门的称呼叫“齐哈密”。

    白色柱后来也经常穿着这套袍皮衣服进山打猎。虽然个子比较矮,但他自称是打猎的好手。森林供给鄂伦春人以食物和衣物。因为离开了森林,许多原本根植于狩猎的手工技艺也因而改变,例如对兽皮的加工。

    森林里流行的生产方式是,男人外出打猎、女人留守时,就忙着“熟皮子”,既对兽皮进行靳制加工,接下来就是为冬天添置被褥,给家人缝补狍皮衣服,做狍角帽、狍皮靴子。

    狍子是森林里最容易猎取的一种动物。它们是森林里较常见的动物,并且生性好奇,在枪响后往往还回头看发生了什么,所以容易被再次击中。

    很难想象一旦没有狍子,森林生活会是怎样。这种动物对鄂伦春人日常的吃穿住都有太大的贡献。我在托河乡吃到了狍子肉,尽管是人工饲养的,但依然非常鲜美。

    狍子的筋在搓捻之后可以变成结实的线。袍子皮在保暖上更是无可取代。鄂伦春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用狍皮、鹿皮、羊皮等制作冬季长袍、裤子、套裤、靴子、帽子、手套、袜子等。狍子的相对容易获取,也就成为鄂伦春人重要的“衣料”。

    在冬天漫天飞雪的时候,穿上狍皮衣服,能很好地保暖。而猎人戴的袍角帽看上去就像狍子,又能迷惑这种动物。

    狍子的毛在夏天比较短,约为3厘米长,而在冬天为了御寒则会长得到七八厘米长,并且更为若软和浓密,冬天的狍皮衣将有毛的一面朝向里面,能更好地保暖。视穿着御寒的需要,妇女们选择不同季节的狍子皮,就能获得不同的保暖效果。

    鄂伦春人不论男女,皮袍的样式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皮袍上的装饰简单、大方。为了美观和耐用,袖口和袍边都镶着薄薄的皮子,细细密密地绗得平展硬挺,有的衣领上会缝猞猁皮或是狐狸皮。

    女式服装除了镶边外,还装饰有美丽的花纹图案。鄂伦春服饰最常见的是尖顶的云形花纹,这些装饰都与鄂伦春人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对大自然的模仿和喜爱有关。

part03三  濒危的兽皮工艺

 

    白色柱对母亲给他制作的那套袍皮衣服珍爱有加,把它挂在小仓库里,偶尔再拿出来晒一晒。40多年过去了,母亲也已去世多年,而这套衣服依然保养的很好,依然能穿着。

    但今天,要找到一个能熟练“熟皮子”的鄂伦春人已经很难。由于狩猎非法,无法容易地取得兽皮;另一方面,年轻人也陆续的离开村子,到外地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理,掌握“熟皮子”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都是些老年人。

    希日特奇村里,公认的“熟皮子”能手是一名叫阿吉伦的妇女,她已经年过六旬,身体也因为一场大病而境况不佳。全旗里公认的熟皮子能手是一个叫额尔登挂的老奶奶,她则已经年过八十。

    新鲜的狍子皮是不能直接进行加工的,必须在阴干之后,再挂到高处风干晾晒。经过这样处理的狍皮做出来的东西才不容易变形,而且经久耐用。

    风干晾晒的过程大约需要20天,而经过晾晒的狍皮会变得像纸板一样容易折断或破碎,因此在制作兽皮服饰之前先要把狍皮变软。鄂伦春人传统的方法是把煮熟的狍子肝捏碎、搅拌在温水中,然后用柔软、有韧性的乌芦草蘸着均匀地涂抹在兽皮上。

    涂抹一定要均匀,尤其是一些细小的地方,要反复抹透。狍肝水的味道很难闻,不光会弥漫在空气中,还会附着在身体上,几天都难以散去。皮子全部被蘸湿之后,小的狍皮要放在潮湿的锯末里一到两天,大的狍皮涂完狍肝水之后就可以直接卷起来。

    接下去才是“熟皮子”。“熟皮子”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整个兽皮手工制作过程中是最累的。鄂伦春人熟皮子用的工具,和镰刀头形状很相似,目的是清除狍皮上的肉质和残渣,再拿锯齿一样的工具反复揉搓。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用两只脚交叉把皮子固定住,然后双手配合做类似划桨的动作,因为皮子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操作起来非常难。“熟皮子”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一边熟一边拽,因为狍皮跟普通的布不同,有很大的弹性,如果用力不均,皮子容易出现膨胀、不平整的现象。皮子熟到干净柔软的程度,就可以准备剪裁和制作了。

    做狍皮衣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动物的筋搓成缝衣服的线。用狍筋线缝制的皮衣经久耐用,即使皮衣穿破了,连接的地方也不会开线。

    首先是将狍子或者驼鹿的筋疏散开,再把它们放在湿润的木屑中,这样处理过之后,干燥脆硬的筋就会变得柔软有弹性。搓线中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利用皮肤的阻力,将狍筋搓成线。先按纤维的走向,将柔软湿润的狍筋撕开,越细越好,撕好的狍筋沾湿后就可以放在小腿上搓了。搓线时,需要向一个方向用力,反复几次一根线就搓成了。大概要用两只狍子的筋,才能做一件狍皮衣、一个套裤。这是慢活,得细细地搓、慢慢地搓。

    准备好这些之后,狍皮衣就可以开始缝制了。根据每块皮子不同的弹性,在缝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力度,两只手互相配合,一边缝一边留意两块皮子是否完整的拼接上了,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缝的过程中不要让皮子之间留有缝隙,否则拼接之处就容易被刮开。用狍筋线缝,缝上之后线露不出来,要是用普通的线缝就不行。

    人们担忧,随着这些老人离去,会一并带走鄂伦春的历史,而这是整个鄂伦春族的财富。尽管有不少学者提出,希望能划出一块森林供给鄂伦春狩猎,以保留和传承鄂伦春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然而更有可能的现实是,那些兽皮加工工艺,最终难免只能存在于博物馆里。

    56岁的白色柱依然渴望有一天能够跨上马、带上猎犬进山狩猎。他钟爱养马骑马,也热衷养狗、视狗为朋友,他养的许多条狗都既精神又凶猛——据说一条就能“放倒”一头野猪。

(本文作者许伟明现为21世纪乡土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致力于乡土中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