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义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吟诵传承人、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近年来,张本义先生着力在全国推广吟诵,出版了《吟诵拾阶》、《经典吟诵教师手册》,创建了白云书院,十六年来免费培养了六千多名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又创建连海书院,主编了系列国学教材丛书。张先生认为,"诵读经典是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也一直在身体力行的传播吟诵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他创办的大连图书馆白云吟唱团不但在国内受到普遍欢迎,还曾远渡扶桑,受到日本诗吟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张本义说,吟诵,即吟咏诵读,是中国古典诗文特定的展读方式。它首先是一种学习方法,其次是古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吟,即小声哼念;咏,即咏唱,将声音拉长,并以旋律美化之;诵,即对字词音调有节制地念出其抑扬声调和徐缓节奏。前人在展读一篇诗文时,往往夹吟夹诵,而咏唱歌诗是更高级别的诗歌展读形式。

    张本义认为,只有用吟诵的方法学习经典,才能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才能理解老祖宗写诗作文的初衷。如果不懂吟诵,不懂破读,不懂叶(xié)音,很多古诗文在今人眼里只能望文生义,结果越解释离经典原义相差越远。

    地处辽南的金州作为一个千年古城,文化积淀很深。张本义先生出身医学世家,又师从自清朝走来的多位老先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脚踩21世纪大地,伸手向上能够得着大清国",才有幸将古人读书的方法继承下来,也希望能够从他手里传递下去。为此,他毕生的心愿就是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为传统文化守夜,为往圣承继绝学。

part01  吟诵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很多人以为吟诵跟朗诵没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很大。吟诵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读书方式,也就是这一百多年大家不再用吟诵的方法来读书,给它摒弃了。吟诵主要是依据各地方言,用不同的腔调读诗文。所以,每一种方言的吟诵调式都不一样。但吟诵也有规律可循,比如,平声长仄声短,平声低仄声高等。

    我总结了传统吟诵的四个特征,也就是讲究平仄、讲究叶(xié)音、讲究破读、讲究依字行腔。这四大特点就区别于现在的朗诵。朗诵就是标准读音加上话剧腔,朗诵是起自于白话剧的,是以白话为基础的语言展演方式。而吟诵是文读方法,是书房音。去年,我们大连一个92岁的老先生跟我说,他年轻时背《三字经》,中间只换三口气,全书就背下来,那速度有多快啊。你用普通话朗诵读一遍《三字经》的时间,用吟诵快调可以读三遍、四遍。吟诵分快慢调。快调即读书调,又叫温书调,也叫背书调,此外,还有一个调是在庙堂上读祭文、读告示时使用的叫唱告调,这种调式有时比现在的京剧韵白还要拿腔作调。这都是非常传统的,和现在的朗诵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

    吟诵能表现出古诗文的音节,比如吟咏《陈情表》,即使是文盲也都知道这篇文章在说什么。为什么?因为声调情感。语言就是表达感情的,汉字的音形义是一致的,有什么声音就有什么意思。声音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了。

    首先,不管诗词还是文章,都要讲究平仄。古代汉语四声是平上去入,平是平声,上去入是仄声。而现在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了,很多入声字变成了阴平阳平声调了,但入声这个仄声在古诗文的平仄韵律中非常重要。你想,如果在古诗词中,有些字原本是一个入声字,普通话一读变成平声,不但把韵律破坏了,而且声音变了,你就表达不出原来古诗文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二点,讲究叶(xié)音。比如,杜牧的《山行》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在这里一定念"xiá"。可是现在《汉语辞典》、《新华字典》中却已没有了这个音项,因此,现在的教学生都教成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读"xié"。这两个音,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区别,可是你改变了人家原诗的格律啊,人家"石径斜"(xiá),"有人家"(jiā),"二月花"(huā),押的是"麻韵",而这诗本身又是首句仄起平声的格律,首句就入韵,读成"xié"就不入韵了呀。将这个字读成xiá,就是在"叶音"。"叶"字不能繁写,它不同"葉"字,古时就这么写,意思也和"协作"的"协","和谐"的"谐"相近。

    第三点,讲究破读。一个字有多种读法,现在叫异读,古称"破读"。举个例子,《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出必告,反必面"的"告"字,现在的学生都念"gào"。可是这个字在传统诵读中念"gù"。读成"gào"是"知会、告诉"的意思,读成"gù"却是"请求"的意思。下对上、卑对尊、少对长的情况下,是要念成"gù",上对下、平辈知会可以念"gào"。如果读成"gào",就丢掉了"礼"的内涵。这个字如果不破读,这是怎么得了的事情哪。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一些传统礼节都丢了,因为我们压根就不知道经典中是怎么要求的。

    汉字一个字有多种读法,最多的一个字十多种读法,我们现在一规范,只保留一二种、二三种、三四种读法,这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没啥大问题,可在古代文言书面语境下问题就麻烦了!我们知道,汉字的音形义是一致的,声音变了,意思肯定就变了。学习经典诗文一定要讲究读音,读古书必须这么讲究,不讲究你就读不懂它的真实义。这就是传统吟诵和现今流行朗诵的最大区别。

    第四点,讲究依字行腔。依字行腔就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要求字正腔圆,不能"倒字"。依字行腔掌握好了,学古诗、创作诗词根本用不着去背格律谱,格律自然就掌握了。旧时人写诗就不用背平仄谱,再说格律谱的发明也就是三百年的事。古人写完了以后就是哼哼,觉得这个字不拗口,字没倒,格律就对了。现代人拿格律谱往上填写诗句,还背枯燥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些平仄谱,背着背着就背乱套了,这是倒果为因。其实古代连散文,甚至如《道德经》、《周易》彖辞、系辞中往往都带韵,这是为了方便记诵而用韵的。传统吟诵要求"字正",不能将字音读不正,即所谓"倒字"。如现今流行歌曲东坡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有"字是上声,结果都唱成了平声"yōu",不仅破坏了格律,学习时也就错记了格律,同时听者也是茫然不知所云何字。

    吟诵是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读书方法,而且读古书必须吟诵,不吟诵你就理解不了经典原义,而且往往还会越理解越偏、越远。

part02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在经典之内

 

    我们要反对伪国学,保持清醒头脑,扎扎实实地学习经典、研究经典、点校经典,一切从经典原义出发,反对当年朱子所诟病的没有根柢的"虚说议论"之学。古籍的字都读错了,再怎么解释都是错误的。现今一些人不去认真深究经典原意,就乱发无根游说之论,这不是继承和弘扬国学应有的态度。归根到底,是现在的一些人,甚至于一些学者,已没有敬畏之心了。

    不会诵读,结局就是和真正的经典越离越远。比方说,我们现在翻译的俄罗斯的民歌《三套车》中的一句歌词,"这匹可怜的老马,它跟我走遍天涯"。可是俄文的原文是"这个可怜的姑娘"!这几十年,我们用的都是错误的翻译,把"姑娘"生生变成了"畜生"。如果根据这个错误的翻译,再解释这个老马怎么可怜、怎么忠诚、怎么识途,越解释,离原文的真实意思就越远。

    吟诵不单单是艺术,当然好的吟诵家,可以将其变成一种艺术形式。但吟诵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如前所说,不学习传统吟诵,就很难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清代大学者戴震先生说过,"经之者,至道也","经"是整个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在经典之内。"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谓"文以载道",是说经典文词是承载道义的关键。"所以成词者字也",能够组成一句话的是字,只要打通了字词本义,则可循序进入文化的殿堂。"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学习经典、阐释经典关键在字词啊,所以古人尤其重视小学文字训诂。

     中国典籍的基础是在字上,经典义理都从字中阐发出来。如今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文字训诂的功夫。古文的信息往往非常准确,比方,"瘫痪"一词,左边身体不好使了叫"瘫",右边身体不好使了叫"痪"。再比方,"衣裳(cháng)","衣"是上衣,"裳(cháng)"字在现在字典中读轻声。古人是下裳,两件饰物,现在合在一块用,读作"yī shang",意思反而模糊了。比如,"沐浴","沐"是洗头,"浴"是洗身等等,这种例子,在古典诗文中举不胜举。

    现在我们都讲要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弘扬的是什么样的传统?什么是优秀传统?优秀与否谁来鉴定?毋庸讳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当中都有糟粕,当然包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研究和认识,绝不能不作深入学习和了解就轻言哪些是糟粕加以抛弃。比方说,汉字100多年来,一些新文化先进,甚至包括钱玄同、赵元任等语言文字学家都曾主张要消灭汉字。新中国成立后,消灭汉字,走拉丁文拼音化道路曾经作为国策。当时认为汉字是阻碍中国发展最大糟粕,必须消灭。可现在,我们才认识到了汉字竟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之一,多亏没废了!仅仅简化了一下笔画,"规范"了一下读音,就使得今人阅读古籍歧义丛生,困难叠出!所以我认为,当下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首要的任务是端正态度,先在原原本本的继承上下功夫,不要轻言说什么是必须抛弃的糟粕。

part03  用传统吟诵方法读《陈情表》听者会哭

 

    首先,辽南吟诵是北方话,是接近普通话的北方话。第二,它是由金州的南金书院和复州的横山书院古代的读书方法传承下来的。实际上,一个地区一个读书腔调,因为语言不一样。客家人读书时,即使听不懂内容,也能感觉到悦耳,因为客家话它八音具备,它保留了很多中原古音,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客家人是真正的"中国"人。

    辽南吟诵是根据辽南方言而来的读书方法,胶辽官话中还保留了一些古代读音,特别是保留了大量的入声。比如说"白云"的"白"、"绝对"的"绝"、"菊花"的"菊"、"竹子"的"竹","漆黑"的"黑"等,现今普通话都读阳平的入声字,这在辽南方言中至今都还保留着仄声读音,也就往往读成了上声和去声。除此之外辽南吟诵和北方其它地区的吟诵没什么更多的区别,是这个地区的一种传统读书腔调而已。

    有多少方言,就有多少种吟诵派别。一个地区一个样,即使同一个方言区的吟诵调式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什么好坏、正宗之分。现在国家提倡规定普通话,所以也应该尽量地用普通话吟诵。但应该用传统的方法,该破读的破读,该叶音叶音,该平仄的平仄。

    吟诵不是表演,而是一种读书方法。拿京剧《西厢记》中的张生来说吧,因为张生是读书人,所以他的道白用的是文读的声调。而红娘因为是下人,没有文化,道白时用京腔,也就是京腔加儿话韵,是白话的声调。文人吟诵是诵读书面用语的,有特定的文读方法,该叶音叶音,该破读破读,该入声入声,该依字行腔就要依字行腔。

    自从五四以来,人们觉得凡是传统的东西往往是封建迂腐的,就该打倒、去除,纸媒、电视、各种媒体都大加鞭笞,把好的传统也给丑化了,一说吟诵就是摇头晃脑。其实就算是摇头晃脑也不是现在人们表演的那种摇头晃脑。古代书生的摇头晃脑是他自己的身子、脑袋不自主地像打拍子似的律动,往往在真正的明白了文意或得意之时。过去老先生常说,看他明不明白这文章的意思,你就听他读。读的抑扬顿挫,既流畅贯气,又有金石之声,那么他就是读明白文意了,读明白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

    用传统吟诵方法读《陈情表》,听者会哭,用现在的朗诵很难达到这个效果,因为破坏了音节,就破坏了原来语音规律所创造的的意境。像《滕王阁序》,特别后面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那种惆怅、对人生的迷惘的时候,如果是用吟诵调好好唱一唱,就算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也能感受到它那种深沉的音节所表达的情绪。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是说现在这种流行的读法,说的是传统吟诵。

    吟诵简单说,是一把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殿堂的钥匙,谁有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进到这个珍宝殿堂来,甚至拿手摸一摸、看一看,真正的欣赏把玩珍宝。如果没有这一把钥匙,你只是趴在窗子上往里望一望,进不到室内来,似见非见,差别很大。

part04  汉字是解开中华文明的密码

 

     现在我们很多主管官员不懂吟诵的重要性,所以就不重视,不但不重视,有的还在继续强行用行政的力量妄改古音。第二,要认识到,吟诵是读书的必须手段,而不仅仅是艺术。现在一提吟诵,就是大家表演跳舞唱歌,混同一般的文艺表演,太形式化、表皮化了。虽然当年王阳明先生教育孩子时提倡唱跳弦歌,但那是吟诵最高境界,是传统吟唱。第三,要有好的教材,现如今的语文课本真的不行,真的要认真改改。第四,要加强师资培训。这个不要着急,着急也不行,得有个过程,至少得两年、三年,甚至要更长时间,经过共同的努力,有可能培养出一批人,再往下复制师资队伍以形成气候。

    如今,国学热迅速升温,各种培训、讲座和出版物铺天盖地。现在遍地都在做国学培训,都在点校注释古籍,可是国学经典被冷落了100多年,能符合要求的教师现今有多少?真正能点校注释古籍的专家学者还剰多少?现今一些有关古籍的出版物,有的已经到了不能看的程度,不仅鲁鱼帝虎,错误百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贻害四方。国学再也不能像这么"热"下去了,如果像这么一批批大师的涌现,用不了多久,就会像香港奶粉、红木家具、法国香水等等的遭遇一样,出现了假货遍地的局面!

    汉字是解开中华文明的密码。有教养的中国人对美的感受都是从汉字开始的。汉字书法美的标准是典雅冲和、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这也是东方审美的最高标准。古人讲究"养正于蒙","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从小练习书法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中正气象的最好途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续四五千年而不中断的文明,跟汉字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不能把青少年书写水平下降全部归因于计算机的普及,还是应该从我们自身寻找原因,正是因为我们自己一百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导致年轻人不想写汉字,不会写汉字,甚至不屑于写汉字。现在一些人崇洋媚外的心态很重,以至于言必欧美。虽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现时欧美比我们先进,但他们在文化方面很多地方粗糙得不得了,跟中华文明比相差远着呢!这一点,越对中华文化了解的越深,才能体会得越深刻,也就对中华文明,中国梦的实现越有信心。

    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在古代,写字可以用来"干禄",也就是可以进仕做官,写字不好参加科举都不会被录取。看了你的字,就能大概知道你是个什么人:如果字写得潦草荒乱,不懂书仪,错字频出,是学识不高,不懂礼仪,做事不严谨、不可靠的标志。历史上那些大书法家,绝不只是简单地会写毛笔字,他们往往同时还是大学问家,无不以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为己任、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着力于"事功"。我们不要把写好字仅仅看成脸面的问题,它关乎到青少年对汉字的理解,东方美感的养成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我们应该把书法教育切实纳入到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对书法的理解,必须在学校阶段完成。现在,我们小学一般每周只有一次书法课,还经常被占用,师资力量也有问题。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对本国文字如此地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重视孩子书写问题的家长,只能让孩子到社会上去学,而社会办学又良莠不齐,往往唯利是图,误人子弟,也使得中国书法美的标准遭到了破坏。

    《孝经》思想很深刻,是儒家经典之一,但是现在一说《孝经》就是回家给爹妈洗脚,就是煽情,眼泪稀里哗啦,太浮浅表面了。《孝经》开宗明义讲,"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牵涉到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是要人"雪泥鸿爪",积极地入世,为社会做事。

    学习传统文化最忌讳速成,找回传统也不能太急。大家就实实在在的做,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传统找回来。现在,不知传统为何物的人太多了,像我种经历很个别。非常幸运,我家世代中医,又是生活在辽南文人荟萃的千年古城金州。我祖父活着的时候,前清的秀才、举人、进士都是我家的常客,因为我祖父也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和医生。我父亲也是一个医生,家里天天都有读书声。从小家父和老先生们教我读书就是用书房音。写字过去叫"写仿",都是用最传统的那种私塾教学方法教。我自己本身又酷爱传统文化,一直爱好了六十多年,死不回头。

    我不敢说我自己天资好,理解力比别人强,但我这几十年下过些笨功夫,学习研究过这方面问题。我至今写字也是一笔一划,正经写字。不愿看现在一些"朝学执笔,暮夸己能"甚至于大字识不了几个的所谓书法家的群墨乱舞。因为书法是中国文人的工具,是文人的旨归、精神标志,书法不是用来吹嘘,更不是用来谋利的。做文人的标志是什么?不仅要有学问,最主要得有担当,得为社会做事,"士不可以不弘毅"嘛,儒家的思想是什么?是要为社会做事,这是儒的本意,儒家讲究中和,提倡典雅,提倡王道,"内圣外王","内圣"自己修去,"外王"主要是以和谐仁爱的思想用来治理社会、服务人民。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儒家思想要求有担当,而且要能为国家社会献身,讲究的是"知行合一"。

part0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关系到民族生存权

 

     学生学习吟诵益处太大了,而且开始学习时,年纪越小越好。中国传统教育讲究"小学",主要是在讲究启蒙阶段,中国传统最重视启蒙阶段的教育,而且越小越要重视。因为等到十几岁以后,恶习形成了,想改也难。小学功夫,按朱子说是"洒扫应对进退",如何做到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体态静娴。怎么站,怎么坐,如何接物行事?都是有规矩的,比如说,从吃饭的过程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本性和修养来,这些都要在启蒙阶段完成。吟诵的习惯也要在这个时间段养成。

    茶道也是这样,茶席的本意不在表演,是自己内心静修的过程。现在一说茶道、吟诵,都是一些表象的东西,做作、作假、胡编乱造,自我作古,人都喜真恶假。朗诵古诗文时越做作夸张,听者鸡皮疙瘩就起得越多。传统吟诵往往是低吟浅唱,如蛩语蝉鸣,非常舒服。

    成年人学习诵读有成年人的长处。小孩的记忆力强,可是理解能力差,成年人虽记忆力差,但理解能力强,互有优势。其实,古代有很多大学者都是十多岁才开始启蒙念书的。成年人背书容易忘,其中一个原因是不知温书。和尚每天早晚功课念经,尽管经文都会背了,也还是要天天念,天天温习,只要每天温习,就忘不了,而且对其义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

    文化是民族的的根本,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文明,比中华文明还早,希腊文明、印度文明,都比中国文明不差,但是现在都没有了,创造了这些文明的民族也消失了。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性的东西,是基础,文化变质了,文化没有了,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也就灭亡了。

    如果我们不重视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继承、弘扬,那么结局是,民族消亡。我们的一些人,现在是甘心情愿的效颦于西方,觉得西方什么都比我们自己的好,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很多人对我们古代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认真学习,甚至根本不知道。文化是关系到民族生存权的问题。儒学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是在国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纲举则目张,如果研究透了儒学,就基本上研究透了现今人们所说的国学。


(本文根据凤凰教育频道编辑 宋荣荣 采访稿整理而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