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购物团”成旅游市场慢性病 业内吁要管不要砍

2011年04月12日 14: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购物团”这一长期困扰旅游市场的“慢性病”,近来突然以一种颇为火爆的方式集中发作。“香港导游阿珍大骂内地游客购物不够多”短片在内地多个网站流传,更被逾十个内地电视台转述,也成为香港城中热门话题,引来香港旅游界的检讨。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游客纷纷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反映自己在旅游中的不愉快。用谷歌搜寻一下与“导游”相关的视频,结果有一万多个,其中大多数与游客和导游在购物上的冲突有关。

随着连日来旅游纠纷的不断升温,游客和导游的关系缘何在“购物”上如此对立?你情我愿的买卖为何偏偏在旅游市场上变得冲突不断?“购物团”“零负团费”顽疾再一次被摆上台面。

怪圈

层层转卖盈利反常

没人会做赔本的买卖。但这一常识在旅游市场似乎并不适用

“我要给你吃饭,给你住酒店的,对不对?既然选择了,游戏规则,我们就要去做的嘛!”香港导游“阿珍”与内地游客“交锋”的“金句”,揭示出旅游购物背后的反常盈利模式。

没人会做赔本的买卖。但这一常识在旅游市场似乎并不适用。算笔账就知道,不计在香港市区的交通,到香港仅直通巴士就要90元,一个碟头饭少说也要20元,再加上导游一天的服务费,如此算下来,一趟正常的香港游一天的成本不应少于200元。然而实际情况是,68元、88元的香港一日游满天飞。

诱人的价格背后是一条反常的“零团费”、“负团费”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旅游从业者介绍,旅行社在以低价吸引游客报名参团后,组团社把游客再度转卖(负团费),或是以不支付团费的方式转交(零团费)给地接社,实现自己的收益。随后,地接社再把游客再度卖给导游。一位旅行社人士还披露了其中的细节:“如果一个团20个人,导游要替每人先交50元,拿1000元买这个团。”

有投入自然就要赚回来。为了实现赢利,导游在接团时往往各出奇招,千方百计地降低接待成本。“旅游车可以由珠宝店赞助,住宿可以由境外赌场提供,餐饮有时也能拉到赞助;另外商店、自费项目也会按人头给导游一定的费用。”常年“直踩”带香港旅游团的广东导游小钟告诉记者。同时,随着消费力强的内地游客在境外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导游收入不完全和自费项目、购物收入挂钩,只要带人来了,就按人头付费。有购物,另外提成。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是这种非强制的“柔性”的购物团。

[责任编辑:张珺楠] 标签:购物团 旅游市场 慢性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