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评
从台湾媒体文章对此次阿里山小火车事故的分析即知,正是两年前的“莫拉克”台风及豪雨侵蚀,造成“阿里山的树根烂了”。与自然灾害相连的这类信息,大陆旅游业界如若能及早注意到并进行相应调整,显然就会减少或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故。
在“阿里山五奇”的日出、云海、晚霞之外,森林、铁路也包括在内。这条铁路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山的铁路、智利至阿根廷的安第斯山铁路并称为世界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也早已使得到阿里山游览、乘坐小火车,成为众多旅游者的不二选择。
但十分不幸,阿里山小火车与大陆游客快速增长的对应,近期却多是体现在负面报道当中:今年春节期间,有两个大陆旅游团因争上小火车拳脚相加;应游客的增加将原本四节车厢的小火车加挂为8节后,上周(4月27日)车行至神木站附近时,一棵老树枝倒向加挂的第七节车厢,致使相连的四节车厢瞬间倾覆,5名大陆游客命归天国。
从外部原因来看,刚刚出现的阿里山小火车倾覆事件与去年的“鲶鱼”台风造成的苏花公路大陆旅游团整车20人失踪,都可以简单归于恶劣天象的自然原因,即“不可抗力”。而下面的几起安全事件则不然,人为的因素会更显著一些:2009年4月24日大陆游客乘坐的正常行驶在台北市松高路的旅游车突遭路旁塔吊坠落,造成2名大陆游客死亡;2010年1月在太鲁阁游览的一名大陆游客在交还安全帽后走向旅游车时被飞石砸死。
人为因素的旅游安全事件发生,显属台湾方面的人为过失之责。台湾的旅游景区、旅游车公司、旅行社及城市管理的工作漏洞,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触发点。在这些事故发生后,若能及时对其问责追究,当然可以促其更好地改进,实然可惜的是,每遇此类事件,大陆方面常囿于涉台敏感原因,将应有的追索问责多做了淡化处理。即使是对在台发生的自然原因导致的旅游安全事件,我们也每每会悄然避之,这其实也是一项不应有的遗憾。
对台湾旅游发生的各类旅游安全事件的思考,除了包括应对台湾方面施以追索之外,还应包括检讨我们的内地旅游部门。
台湾旅游虽然准备多年、实操数年,但其产品谋划构造的宽泛粗疏,仍是处处可见。譬如,我们的旅行社在尽情赞美台湾的旅游资源的时候,竟完全没有对台湾的自然灾害的警觉。而现实中的台湾岛,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特征,其自然灾害并非少见。除了不时会出现的地震灾害外,台风也会年年袭扰这里。我们的赴台旅游团最常遇到的一些旅游安全事故,其实多数都来自于这类天灾。包括这次的阿里山小火车倾覆,我们也可以由此寻出端倪。从台湾媒体文章对此次阿里山小火车事故的分析即知,正是两年前的“莫拉克”台风及豪雨侵蚀,造成“阿里山的树根烂了”。与自然灾害相连的这类信息,大陆旅游业界如若能及早注意到并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在台风季节注意气象信息,改变排团计划或暂时停止出团,显然就会减少或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故。
必不可少的赴台旅游的安全告知,目前来看亦未能见到哪家从事赴台旅游的企业能够在赴台旅游的出团通知书中特别列出。当然还有督管赴台旅游的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对赴台旅游一味赞颂却不做安全提醒,恐亦很难被称之为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