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穿越古镇盐井 在茶马古道碰撞自然之道和神圣信仰 | 大美中国


来源:凤凰网旅游

走进澜沧江峡谷深处的盐井,感受这片“世外之地”的独特魅力。

最险川藏线、最美滇藏线!每逢入秋,滇藏线上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信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对于往返滇藏线十余次的行者而言,壮美的风光仍在相册里珍藏,但是直抵内心深处的美丽,却隐埋在横断山脉澜沧江畔的峡谷之中。

本期大美中国,让我们走进澜沧江峡谷深处的盐井,感受这片“世外之地”的独特魅力。

图文作者:李初初

苍天的恩赐“桃红雪白”的绝唱

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族乡,汹涌澎湃的澜沧江在险峻峡谷的包裹中日夜奔流不息。峡谷两侧,用木板和泥土建起来的一方方盐田随着山势高低起伏,层层叠叠,晒盐的女性劳作期间,构成了一幅壮美生动的画面。

雪山

全长近5千公里的澜沧江,在流过藏东南的峡谷深壑时,只在盐井一带产盐,似乎是上天对盐井人的某种补偿及恩赐,一条澜沧江让产自同一地方的盐有着红白两种颜色之分。

村庄和盐田

下盐井村(现称纳西村)澜沧江的东岸,这里因地势陡急,搭建的盐田较窄,所产的盐是白色的,称为白盐。澜沧江西岸的加达村,地势平缓,所以盐井更为宽阔平整,所出产的盐为淡红色,俗称桃花盐。

江边盐田

看似神秘的场景,实则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江西的盐田,使用红土铺就。而东岸,却是用细沙和白土铺成的。

盐田

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产量低,略贵。白盐更多销往云南、四川以及芒康和昌都,打酥油茶、食用等,味道更好。但在昌都左贡等地,红盐往往比白盐的销路更好,因为喂牲口有“吃了白盐长虱子,不催膘,而吃了红盐不长虱子又催膘”的说法,这或许也是加达村人一种“聪明”的推销策略,于是江东的上、下盐井村人,在贩卖牲口盐时,往往也会用红土加以调制,以“红盐”之名而推销。

盐井村落

盐井人对盐的真挚感情还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居住在下盐井的纳西人族群中,藏历新年初二这天,每家都要派一位女性到自己的盐田里收盐。她们先是在返家的路途中撒上一些盐,以敬献天地自然。到家后,则要用第一把盐来敬献灶神,之后才能把盐装入自家的盐缸。她们还要剩余一点盐,分享给亲朋好友或者没有盐田的人家,以视吉利和富贵。

盐井与盐,通过各种传说、民间宗教或半宗教的仪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方盐文化,也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结成了不可分割的纽带。

澜沧江里的村庄

除了欣赏澜沧江两岸的“桃红雪白”,在曲孜卡的温泉泡池中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或静谧的夜晚,是到盐井不可错过的体验。

曲孜卡温泉,面对滔滔的澜沧江,背靠美丽雄壮的达美拥雪山。游客可以泡在温泉中欣赏周围的田园风光和壮丽的雪山圣景,还可领略到滚滚澜沧江的汹涌波涛和峡谷风光,不无惬意。

曲孜卡温泉池

相传曲孜卡有温度、水量大小不同的108 股泉眼,不同的水具有不同的祛病疗效,个无需打针吃药的天然疗养胜地。此外这里还可品尝到丰盛的藏式、汉式和当地的风味小吃,有机会的话,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民族歌舞。

佛祖真主共生闪耀信仰的光辉

盐井地区不仅有盐,还有西藏唯一的一处天主教教区——上盐井村。在外界看来,这些信徒如同盐,如同光,穿透澜沧江峡谷流云,在以藏传佛教为主导的西藏大地上,不可思议地留驻着。

正因为如此,当你身处盐井才可以看到佛教的白塔与盐井教堂的十字架凝眸对望。在佛教经咒那梵呗清音的诵读中,也才听得到“哈利路亚”的赞美诗与之对唱。

上盐井教堂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盐井天主教堂最早由法国传教士修建时是完全西式的,或者说“哥特”式的。但原建筑在当地历次的“反洋教运动”中已经尽毁。后来,教堂又在原址上经历过数次重建,成为藏式建筑。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盐井教堂,是2002年由当时的神父鲁仁弟经过多方奔走募资建成的。教堂由西藏建筑设计院根据云南茨中天主教堂的样子设计,而当时的募捐名录,至今仍张贴于盐井教堂的本堂墙壁上。

教堂内

如今,当你来到教堂之内,如果不是顶部的十字架,你或许会以为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藏式建筑。但当你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走入外墙有着明显大十字架标志的本堂,会马上为其西方与东方藏族建筑艺术的罕见结合而惊讶: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顶,彩色的玻璃长窗,两侧天花板上彩绘《圣经》故事,正中央是被钉在十字架上受苦受难的耶稣,庄重静穆。

耶稣像下的桌子前,摆着一张老照片,用圣洁的哈达围着,照片中的人就是藏族人中的第一位神父——施光荣神父。走道的两旁,排列着带靠背和跪凳的长椅,可容纳六百多人,差不多上盐井村天主教徒的人数。

盐井村建筑

随着进藏旅游人数的增多,以及表现藏地风情的电影日渐丰富,盐井教堂逐步为外人所知,成为藏地宗教自由、和谐共处的典范。这里的人们身着藏装,有着康巴妇女常见的头绳以及手捻的长长的佛珠,但他(她)们脖子上却又时常挂着闪闪发亮的十字架。

人们在洗礼仪式完毕或者神父主持弥撒后,也会用藏族人常见的礼节敬献哈达。他(她)们有着藏族人朴素坚毅的面孔,却取着洋气的拉丁语中的名字:保罗、约翰、丽莎,捧读着藏语版的《圣经》……一切像是不可思议,却又仿若天成自然而然地存在。

盐井村民

宽容与尊重,总是充满神性,这也是盐井这一西藏还唯一保留着天主教信仰的村庄的独特魅力所在。

盐田背后感悟历史的沧桑绵长

盐井当地人喜欢称这里出产盐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但如果你追问细节,盐井人会非常兴奋地搬出藏族著名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告诉你其中“姜岭大战”(又称“保卫盐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玉龙雪山

历史上,唐朝、吐蕃、南诏之间围绕盐田的争夺曾展开了一个多世纪的较量,常年的征战致使三个政权的实力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在此期间,分布在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的磨些人(今纳西人的先祖)则逐渐发展壮大,并向外扩张。

磨些人到了元、明时期,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到了明朝,磨些人的第五代木氏土司木青,得到了明王朝的大力支持。正德七年(公元1442年),他率领纳西的军马,沿着茶马古道向金沙江以北的区域广泛扩张。其中,部分磨些人随武力扩张和迁徙,来到了属于藏地的芒康甚至察隅,盐井也有人到达。

这些磨些人从丽江地方迁徙到盐井戍守,并定居下来,并将他们已发展成熟的制盐技术带到了盐井。此后,木氏土司还在盐井设置盐官以管理食盐的生产。直到17世纪中叶,蒙古和硕特部的军队将木氏土司击败,才将盐井重又收归西藏。

丽江

吐蕃、南诏和唐朝间的战争走了,管辖者木氏土司们的军队也走了,但百姓们留了下来,并将古老的盐文化及生产技术,一直保留到现在。因而现在很多人说盐井盐田有上千年历史,尚缺乏足够证据,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时间下限,明正德七年,距今大约580年左右。

西藏并不真正缺乏盐的资源。因为就在距离拉萨不远的纳木错,以及更边远一些的藏北羌塘众湖,自古便盛产湖盐。更何况,西藏还蕴藏着丰富的岩盐及井盐资源。阿里和那曲地区北部的湖盐,早在汉地隋唐之前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向印度贸易出口,以换取财富或者高原稀缺的其他生活物资了。

盐井村落

正因为如此,如今的盐井直到清朝年间才引起朝廷的重视。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赵尓丰将巴塘之乱平定后,在康藏之地普遍推行“改土归流”措施,将现在左贡县境内的门孔、扎玉等地划归了盐井,设立盐井县,隶属巴安府(即巴塘)管辖。

改土归流中,赵尔丰还将一些巴塘人迁移到了曾长期归属于巴塘土司领地的盐井,所以,现在上、下盐井以及澜沧江西岸的加达村很多藏族百姓,都认为其祖辈是赵尔丰从巴塘一带移民过来的,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均与巴塘人十分相近。

那么盐井与《格萨尔王传》究竟有何历史渊源?在神奇的格萨尔王说唱史诗中,确实讲到过,来自姜国的萨旦王,发兵侵犯了岭国的盐海,从而受到以格萨尔为首的岭国的军民们的奋力抗击。

盐田

一部分学者认为“姜岭大战”中“保卫盐海”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吐蕃崛起后,其军事势力南下到今滇西北、川西,在云南洱海以及昆明一带争夺盐池而发生的战争。与岭国大战的姜国,应该就是与吐蕃南下势力长时间大规模战争,并反复争夺盐池的南诏政权,其萨丹王,也就是南诏王。

另一些学者认为, “姜岭大战”主要反映了14世纪之后,丽江的纳西族木氏土司经营康巴藏区期间,盐井一带的纳西族人与藏族人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和交往史。这种观点比较难以服众的主要原因是,尽管木氏土司在明代时曾长期统治康巴藏区,也武力夺取过今天芒康的盐井。

但是,《格萨尔王传》产生的时间,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其约产生于11、12世纪,即使这一史诗产生时间还可能更晚,但一般认为也不会晚到木氏土司大举扩张的16世纪。

盐田

此外,还有人认为,《格萨尔王传》中的“姜岭之战”描写的是唐时格萨尔岭国与盐井的磨些人之间发生的战争,因而盐井就是姜岭大战的战场之一。这种观点也存在弊端,因为唐时磨些人的部落武装,还远未强大,显然没有与南下云南的吐蕃军队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实力,更无北上与吐蕃武力争夺盐井的可能。

作为口传文学的代表,《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中“争夺盐海”的故事,应该说,也许并非一定会是某段真实历史事件的反映,也完全可以是对英雄史、民族史的一种艺术加工或者文学化的表现。

唤醒味蕾信仰外的浓琼炊火

来盐井的理由除了大美的盐田风光外,自然少不了诱人的美食。如今,“加加面”已经成为盐田、天主教堂之外,盐井的另一张“名片”。滇藏旅途上,有人甚至饿着肚子驱车百余里,只为尝一次加加面。

加加面

盐井人对加加面的解释是,他们以四川的面、云南的肉、西藏的配料,取三地之精华而调制出来。如果是为吃面而来,你可能会在当地人开的家庭面馆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宽敞的大厅中人们载歌载舞为吃面者加油助威,尽管餐桌上已经摞起了十余个碗,但是,食客仍在高兴地大快朵颐。在盐井的面馆,食客吃的碗数越多,餐厅的老板就越有成就。因此,无论吃多少碗,都只收一碗面的价钱。

关于“加加面”还有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传说——公元1265年,藏传佛教喇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在元大都北京受忽必烈的册封后返藏,途中经过盐井,旅途劳顿,当地一位聪明的厨师为了调和大师的食欲,就专门制作了小碗的面,一碗一碗来供奉。八思巴果真食欲大开,一连吃了好几碗,并赞其味美。从此,盐井加加面便以小碗而不停“加、加、加”的方式流传下来。

加加面

有趣的是,盐井当地的美食圈来还流传着吃面碗数排行榜,最新记录已经达到了一顿饭吃147碗的记录。千万不要怀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笔者有一次亲眼目睹了一位个头矮小的北京姑娘,一顿饭吃了80多碗。坊间传言,如果有人吃面的碗数超过了147碗,面馆的老板娘将会嫁给这位食客,并且陪嫁50头牦牛。这则传闻也许是假的,但黑板上500块钱和终身终费的奖励却是真的,况且,盐井人的热情好客也是实实在在的。

在盐井,和加加面相得益彰的地方“名片”要属葡萄酒了。当年,神父们沿着古老的澜沧江而上时,除了传教,还将西方现代医疗、文化,甚至包括音乐、体育、摄影、美术等课程一并传进了这片相对封闭的土地,还将葡萄的种植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到了这里。

葡萄酒

如今,盐井的老百姓户户种植葡萄,家家会酿造葡萄酒。这里的葡萄品种主要有黑珍珠、赤霞珠、蛇龙珠、美乐等。而采用法国的原种葡萄和法国乡村酿酒技术,酿出的农家葡萄酒,澄清透明,色泽深厚,香气浓郁,口感饱满,回味悠长。

以法国人为主的传教士们,早就走了,教堂还在,他们带进来的葡萄酒的酿制方法,也被这里天主的子民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甚至连一些葡萄品种,在法国已经因为杂交、病虫害等原因绝迹或者退化了,但在上盐井和云南茨中、维西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村庄里,仍完好如初地生长着。

[责任编辑:张致宁 ]

责任编辑:张致宁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网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