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贡布:被胡椒拯救的失落港口
贡布省在金边西南方向约150公里,是19世纪法国殖民者登陆中南半岛的第一站,繁荣的渔业和农业使贡布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港口。然而国运多舛,拿破仑三世的军队早已远去,内战留下满目疮痍,如今,众多旅行指南更多地把贡布称为“榴莲之都”,并把其市中心环岛上那座巨大的榴莲塑像作为地标。
贡布
那真正的贡布是什么?
贡布没什么能提供给游客。没有吴哥的残桓神秘,没有金边的皇城加持,甚至十几公里外的白马,也因着一片海滩而逐渐成为瞩目的度假胜地。贡布的日常悠然而绵长:穿城而过的贡布河经年累月从波哥山缓缓流下,两岸的红树林和斑驳的法式建筑见证这失落贵族的处变不惊;河畔时有当地居民全家出动,铺一张大床单席地而坐,或野餐或小憩;散布在山野间的数百个胡椒园,日复一日,培育着顶级法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公路两边排列整齐的盐田是旅行者们向往的天空之镜。
贡布河畔
生产这些调味品曾一度让当地人摆脱贫穷,可他们却永远没机会在餐桌上尝到它们。盐田工人的日均工资是1万瑞尔,合人民币16.6元。
“在泰国湾与象山之间,这里的胡椒受到海洋与雨水的滋润,嗅觉层次丰富。”曾获得米其林三星主厨头衔的法国厨师奥利维尔·罗林格(Olivier Roellinger)这样形容贡布胡椒。
贡布胡椒之于柬埔寨,相当于波尔多红酒之于法国、帕尔马火腿之于意大利、大吉岭红茶之于印度。欧洲更视贡布胡椒为顶级食材,2016年2月,欧盟宣布贡布胡椒是“受保护的地理性标示”(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简称PGI)产品,这是欧盟首次把PGI颁给柬埔寨的产品。成为PGI,意味着在欧盟各国销售的任何“贡布胡椒”,都必须出自柬埔寨南部、包括贡布和附近白马省在内的指定地区,其他地区生产的胡椒禁止盗用贡布胡椒的名称,也不允许让人联想到贡布胡椒。
贡布胡椒
按照罗林格的形容,贡布胡椒散发着各式美妙气息。黑胡椒有新鲜的薄荷与桉树香气,是鱼类料理的好搭档;白胡椒则有微妙的柑橘与新鲜草药味,更适合制成酱料;果味浓郁的红胡椒磨成粉洒在甜点上,有如一抹胭脂的点睛之效。
绿色新鲜胡椒
这一路上最常吃到的还是绿色的新鲜胡椒粒,口感清脆,气味温和。无论哪种颜色的胡椒粒,它们都是来自同一棵胡椒树,差别只在于采摘的时段和后续的加工方式。每棵胡椒树要先养三年,之后每一年都可以采摘。绿胡椒是尚未成熟的果实,一般在9月到来年2月采摘;其他颜色的胡椒粒是2月到5月之间采摘,最早的是白胡椒,必须要手工一颗颗摘取,再浸泡在水里去除外皮,它的质量最佳也最辣;之后就是红胡椒,它是胡椒完全成熟后的果实;至于黑胡椒,则是经过太阳暴晒后变黄再变黑,最后统一采收。从制作过程的难易度不难猜出,价格最贵的是白胡椒,其次是红胡椒和黑胡椒,绿胡椒的采摘期长,所以也最便宜。
绿胡椒入菜
享誉世界的胡椒种在难以抵达的山间。红土路伴着碎石,车身起伏摇晃得像在坐船,路面也越来越窄,两旁的树木毫无章法地四处蔓生,枝杈刮着车顶和车窗,沙沙作响。
走进胡椒田,胡椒枝藤绕着木枝扶摇而上,颇有几分葡萄庄园的神貌。因为胡椒有蔓生性,现在印度和马来西亚多用活树栽种,柬埔寨仍然采用传统的以干枝为架的种法。
红土路
红色高棉时期,这些胡椒田都被荒废,改种稻米,农民们沦为奴隶劳工。直到动荡结束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几个绿色组织与非营利团体的推动下,才逐步复苏了曾繁盛一时的胡椒产业。
经营Sothy’s胡椒农场的是一对本地夫妇。太太Sorn Sothy曾是一名教师兼社工,为了把这片土地打造成适宜胡椒生长的环境,她有很多奇思妙想:为平衡采光和湿度,她用棕榈叶遮阳;为了驱虫,她想到用苦楝树的提取物来喷洒胡椒树,还在附近种了柠檬草。她说,“万物自会各司其职。”(The nature takes care of itself.)
胡椒农场
新鲜的胡椒难以保存,于是我花两美元买了一包红白黑混在一起的干胡椒粒,打算在旅程结束后,照着米其林大厨的建议,发挥它们各自所长。
| 柬埔寨3日游,详细行程请后台回复“柬埔寨”
DAY1 到达金边——Brown咖啡馆——金边皇宫——Mok Mony午餐——中央市场——俄罗斯市场——Khéma法餐——松叶莉谢
DAY2 从金边出发去往贡布——贡布河畔(法国老桥)——Sothy’s胡椒农场——白马
DAY3 游览波哥山国家公园后,去往白马市——蟹市场——Kimly餐厅——Knai Bang Chatt Sailing Club
想了解柬埔寨皇室私游行程和沿途地道美食,关注凤凰网旅游微信(travel_ifeng),回复“柬埔寨”即可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