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整容”般“成长” 十三朝古都洛阳之伤如何修复?| 凤旅观察
旅游
旅游 > 业界 > 正文

经历“整容”般“成长” 十三朝古都洛阳之伤如何修复?| 凤旅观察

八百年前,主编《资治通鉴》、阅尽十六朝(1362年)历史的司马光,在途经洛阳时仍不吝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抒发对这座古都的赞美。

八百年后,让洛阳这座千年古都陷入热议的并非盛开的牡丹,而是大拆搭建、拆真建假后,被国家两部委通报批评的难堪。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待历史建筑、文化街区要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洛阳“城市之伤”业已暴露,打好“古都保卫战”迫在眉睫。

2019年,凤凰网旅游《凤旅观察》栏目将推出“精品目的地养成计”系列评论,针对包括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主题公园、热门旅游城市在内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和升级进行深度研究,挖掘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归纳精品目的地养成秘籍,为中国文旅发展提供动力。

古都不古,拆真建假自毁文明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都经历了千百年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其留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藏着一幕幕历史往事、一段段动人记忆。作为十三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历史遗存正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如今,承载历史文明的洛阳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被严重破坏,古都洛阳的城市生命力也大大折损。

此次古都洛阳被指出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洛阳老城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及文峰塔周边进行拆迁建设。随着洛阳古城改造,2013年,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的文峰塔周边开始进行大规模拆迁,附近老住户纷纷搬离,斥资127亿元打造的新景区“洛邑古城”取而代之。

洛邑古城

在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洛阳网中,凤凰网旅游注意到,自2013年以来,对于洛阳老城改造项目的质疑之声屡见不鲜。在其中的一条题为“【投诉】老城区老城改造工程应该暂停”网友发帖中,老城区给网友的回复中明确表示,老城改造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重点工程,也是河南省重点项目之一。同时强调“各级领导非常重视”。

但是,在主持过洛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张广汉看来,“洛阳没有必要去打造一个什么国际名城,因为洛阳本身就是国家级和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实际上,洛阳之所以能够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榜上有名,恰恰是得益于洛阳保存的文物古迹丰富,老城区风貌格局犹存,东西大街和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存较好,名城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此外,张广汉提出,早在“一五”期间,洛阳工业选址就采取了开辟新区,避开遗址,保护老城的做法,为我国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树立了榜样。2008年编制的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上依然把名城保护放在首位考虑,保护老城区和众多的大遗址。

在张广汉看来,洛阳在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体现在老城区周围高大建筑破坏了历史景观环境,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传统建筑还有待改善。保护规划应当认真研究分析老城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措施。

对于张广汉提出的质疑,洛阳市城乡规划局在当天给出的回复中,详细罗列了制定老城改造规划的相关专家。同时,洛阳市城乡规划局还表示,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这些建议。

在老城改造的同时,一座最初由开发商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打造、后被洛阳老城区国有控股公司古都集团接手的30多层住宅楼盘“古都天玺”(原名“升龙天玺”)矗立起来。在全国多地整治建筑物名称的今天,“古都天玺”的名称还能保持多久,不得而知。

在这片住宅区的南端,原本为安置老城区东南隅拆迁户而预留的地块,至今依然闲置。拆真建假过程中,洛阳老城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共迁走9000余户、近两万名老城居民。老街巷被拆的同时,以商业开发为目的与整个老城风貌极不协调的建筑被建造起来。

种种措施累积在一起,等来的不是各级领导的赞扬和表彰,而是2019年3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联合通报批评。在这份通报批评中,“在古城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大拆大建、拆真建假问题”成为河南洛阳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症结所在。

根据两部门要求,洛阳需在2019年5月31日前将整改情况报告上报,如整改不到位的城市将提请国务院撤销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根据洛阳网百姓呼声板块中老城区的官方回复,整改情况或已在5月24日前上报。

“雷人”混搭,仿古建筑不可任性        

实际上,对于洛阳面临的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问题,一些网友提出的支持声音同样不容忽视。

在这些支持古城拆建的声音中,拆建的对象成为人们评论的重点。如老城拆的土胚房并非历史遗物,落后的面貌影响了洛阳在外地游客心目中的形象等等。

甚至有网友提出“重建洛阳古城墙”的建议,当地文物局对此的回复是“您的建议我们会转达给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谢谢!”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建洛阳古城墙的“建议贴”发布前,此前多次被否决的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于2018年4月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原则同意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但暂不同意城墙西角楼遗址、东角楼遗址、厚载门遗址的节点设计方案。

2018年,洛阳市文物局在8月5日与一家企业签订了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一期)保护展示工程的施工合同。同月,地面附属物征迁开始。在南城墙遗址开工建设的同时,有网友在这则“建议贴”的评论区中指出,重建后的安喜门、丽景门设计太雷人,满墙的窗户简直就是笑话。

洛阳丽景门

如果觉得不够雷人,可以再看看安喜门的外形……

安喜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再来看看建安门内的效果。下面这张图片拍摄于2015年,城墙的造型镶上了铝合金的窗户,空调挂机路在外面。

建安门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去掉了屋顶,有人能联想到这是一座城墙……

建安门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今年1月,细心的洛阳市民发现,隋唐洛阳城南城墙西南角楼上,竟然装上了铝合金的推拉窗。对此,洛阳当地文物局给出的答复是西南城墙上的角楼属外两层内三层结构,其内部空间将来要利用,所以使用现代材料目的是封闭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但外部材料全部用仿古建材而且是采用传统工艺施工,目前外部材料己安装到位。

仿古建筑,主要体现在“仿古”二字上。其是对已经消失或者破坏极其严重无法修复的文物古建进行模仿或者复原替代。即是模仿替代更应该遵从建筑本身面貌和建筑本身所带有的时代特征和原始风格,不应该随意变更设计,更不应该将完全不搭的元素硬捏在一起。洛阳在城墙上安合金窗户的设计既违背历史事实,又背离文化传统,既无设计的美感,也无混搭的时尚,最终只能贻笑大方。

洛阳安鼎门

没有充分依据的复建是对历史文明的亵渎。仿古建筑要记得依谁而仿,依谁而模,做到仿必有据,仿必真实。只有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仿古真实,才能更直观地表达仿古建筑及其所代表城市的文化,才能帮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城市本来的真实面目,才能尽量还原和展示彼时生活的原始文化风情,才能在文化审美的体验互动中让今人和古物产生共情。

此外,在隋唐洛阳城古城遗址保护方面是否只能走复建这一条路还应进行多方探索。以在遗址保护及利用方面十分出色的法国为例,法国没有选择对遗址进行人工历史景观的大规模复建,而是致力于遗址的修复、遗址地段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及对遗址的保护再利用,以保持遗址的活力和价值。

洛阳隋唐遗址

美国盖蒂保护所科学部早在20世纪就提出“我们不要再去追求一劳永逸的保护方法,而是要提倡目前保护的方法能给后人留下保护的余地。”在遗址保护上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只有避免“好心办坏事”“出力不讨好”的保护性破坏或不恰当干预,我们才能更有机会见到文化遗存的真实面貌,才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因此,古都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首先要正确认识遗址的价值,通过正确、深刻认识其本身价值再具体实施有效的保护方案,最终实现保护的再利用,进而充分发挥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保护城市个性,焕发古都自信        

古建筑是古代科技文化知识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体,也是历史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好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和城市个性,更是保护城市历史和延续城市的文脉。

洛阳在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做法严重破坏了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城市个性,同时也损害了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精神。

文化是古城谋求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洛阳在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上更要坚实地走回归传统、借鉴传统、吐故纳新的创新之路。继而通过认真咀嚼地域文化,打好手中的文化牌,焕发文化自信,并依托其自身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古城长远发展的反哺。

比如,在洛阳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上,尤其是仿古建筑的建造上,可以从周汉隋唐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特定文化内涵的建筑进行专业考据、论证,加上一流的设计指导,打造属于自己或是世界的独特城市景观,让古都洛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并成为中国人心中访古问史、体验生活的“穿越之城”。

洛阳鼓楼

目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突出难点就是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名城频频作出“出格”之举,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城市保护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名城高举“保护”旗帜的背后,是多方利益的瓜分蚕食,如房地产开发、商业开发、旅游开发等。

城市的发展固然需要经济效益、商业效益,需要旅游开发,但这并不是非要以牺牲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为代价。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导者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同等重要,要做到为城市负责,为文化负责,为城市居民负责。

洛邑古城

据了解,我国134座历史文化名城大都有自己的保护规划,但在实际保护中往往都把保护细则扔在一边,没有规则的约束,让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变得“从容”起来。

同时,我国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在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对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履行保护责任的要求不够具体和明确。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相关法律制度,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带上规范约束的“紧箍”。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坏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要以“保护优先”为底线,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与古城复兴、城市文化发展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兼顾起来。

洛邑古城

古城是历史遗留的宝贵遗产,它的文明归城市居民共享,它的保护须城市居民一同守护。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不仅要有专家参与还要让普通的市民参与进来。不断提高民众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培育古都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和文保意识,让其有永远割舍不掉的城市记忆与乡愁。将专家的专业保护理念、方案同普通民众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最优化。

十三朝古都、牡丹花城、丝路文化的东方起点、京杭大运河的中心、隋唐文化的高峰之地……回首过去,古都洛阳的繁华与辉煌历久弥新。面对现在,洛阳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被严重毁坏。洛阳,究竟是要继续执着复兴古代恢弘历史的美梦,还是要大刀阔斧逐步实现建设现代城市的理想?何去何从,令人担忧,更值得反思。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