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历史的苏北小城 藏着小众的江南园林和长寿秘方
旅游
旅游 > 极致之旅 > 正文

1600多年历史的苏北小城 藏着小众的江南园林和长寿秘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只要回忆起那一片江南水乡,眼前就浮现出一幅水墨风情画,处处透着温润的气息,那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如皋(gāo)。

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湾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以忆江南为蓝本,这首小诗说的就是如皋的风景。

一个地方有个别致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如皋,真够别致的,记住有些不容易,忘掉更难。而这座城市,是一座地道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潜下心来花时间去探索一座小城,如皋,感觉是悠闲,而且踏实。

文章作者:七色地图

| 1600多年的苏北小城 暗藏园林的杰作

如皋古城里,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水绘园。这名字是不是很有趣——整个园子水流环绕,倒影婆娑,以水作画。

说到园林,人们都会想到大名鼎鼎苏州园林,其实,如皋的水绘园,也是江南园林不可或缺的代表作。它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体。这么说吧,来一趟水绘园,感觉就是进入了一个文化大观园,接受一番江南文化的洗礼。

人们说水绘园,是“才子名姬生死恋情,徽派建筑海内孤本”。这才子名姬,说的就是明末才子冒辟疆和金陵名姬董小宛,他们曾在此居住,留下一段佳话。在水绘园的水明楼里,就有二人的画像,猜猜看,他们相差多少岁,请尽力发挥你的想象力吧。明末四大才子,包括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和方以智,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奉清朝,全节而终。

如果你去过一些江南的园林,就会大概知道其中的妙处,不在于规模之大,景色之壮丽,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小而美”的景色——在迂回和蜿蜒里做文章,小处见大,细腻见长。

就比如水绘园的设计,是利用如皋频江临海、水网纵横的地理特点,沿一带小溪而建,串起洗钵池、月池和一片一片的水面。寂静处楼台映水,繁闹时浆舞鱼跃。既是天然屏障, 又是漂亮的水景。

曾几何时,园中是以洗钵池为中心,把园分为数块,在其回环的水道上,错落有致地建有一堂、一房、一斋、一庐、二阁、三亭,剩下来的就全是水景了,这正是水网平原上的造园特色。对于北方人来说,真的很容易被这样精致的水景所打动啊。

正逢夏日,水绘园的河道中,密密麻麻铺满了荷花,粉粉的,绿绿的,这样的景色从来都会让人举起相机狂拍一阵。此时此刻,面对满池的荷花,简直忍不住要抒发诗情了,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当地人对于水绘园的喜爱和自豪,真是毫不隐藏,他们说水绘园并不比拙政园略输文采,不比沈园稍逊风骚,也不比瞻园和豫园欠缺浑然天成。

水绘园的另一个绝活是这里的盆景艺术。中国盆景向有苏(州)、扬(州)、川(成都)、海(上海)、岭南(广州)五大流派,扬派中,又有东、西两个支派。“西派”包括扬州、泰州;东派则包括如皋、南通。“东派”的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支奇葩,是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

这里面还真有讲究,如皋盆景讲究云头、雨脚、美人腰、刘海顶、鸡爪根,有风、雨、雪、露的四体意境。这一株刺柏盆景,看着挺年轻吧,居然有1000多年的历史,乖乖,要不是镇园之宝呢。

之前说到过,来水绘园不仅看风景,也要看人文,这里汇聚如皋文化之大成。就比如风筝,你知道吗,如皋是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之一,与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如皋的折叠风筝和奇妙的组合音响风筝更是全国首创,上面缀着哨子、嗡子、嘟子。

因为是周末,水绘园里还有免费的木偶戏表演,才子佳人穿越到现代啦。布篷子后面看更有意思,看出来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招一式都是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杖头木偶戏”,在水绘园天天都可以看到。如皋杖头木偶戏以杖头木偶表演为主,演出中夹带皮影、布袋和提线等表演形式,在方寸之地演绎出万千气象,“能人之所能,亦能人之所不能”,真的是厉害了。

出了水绘园,接着逛古城。如皋古城有内外两道河环绕,外圆内方,相似古钱。双河环城,别具一格。古街巷中的古井,如皋处处都是水的痕迹。

老街巷中就要寻找老人,才更有味道,随意走进些院子里,还真是老人家居多。这个院子可就不简单了,大名鼎鼎的神探李昌钰,就出生在如皋,古城里有他的博物馆。

定慧寺,这名字听着耳熟吧。如皋的定慧寺建于隋朝,最醒目的就是这座宝塔。从护城河边上看,视野更加,当仁不让的地标。宝塔对面,一河之隔,是历史悠久的如皋高师。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揭开如皋长寿的秘密

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在如皋市如城镇钱长村,邂逅一位百岁老人。

如皋不仅是一座温润的江南古城,还是一座赫赫有名的长寿之乡。在总人口差不多150万的如皋,百岁老人居然超过了200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一般来讲,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偏僻山区,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

车停在一个宽阔的农家大院,走进去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太太正在拿个毛巾擦身子,腰杆硬朗,动作麻利。“也许是百岁老人的女儿或儿媳妇吧”,不禁让人心里猜想,这老太太看上去也就七八十岁的样子。进了屋子,便开始打听百岁老人在哪里,屋里的人指着刚才那个老太太说,她就是啊!

家里人介绍,老太太今年整整100岁,身体硬朗,自己做饭洗衣服,就是耳朵有些背。原来是个生活完全自理的百岁老人,不仅长寿,而且是健康长寿。屋里面老老少少从不到1岁到100岁,五世同堂,咱得把这辈分好好地缕一缕。

百岁老人叫苏汤氏,看这名字都饱含着历史烟云,老太太两旁的是儿子苏学文和儿媳妇徐良美,都是74岁。第三代有三人,照片中右二是孙女婿陈乔林,52岁,右三是孙女苏华,50岁,,左一是孙媳王玉梅,40岁。第四代,右一的小伙子是曾外孙陈军军,30岁。第五代,那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叫做陈瑞涵,是玄外孙女。

这家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股子由内到外平和的气质,微笑总挂在脸上。看来,和气不仅能生财,还能延年长寿。

距离老太太家不远,坐落着中国长寿城,这个49米的大寿星,号称“天下第一大寿星”。走近了仰望,更有气势。

长寿城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都是如皋当地百岁老人的介绍。在2002年,曾有百位百岁老人欢聚一堂,老人们穿着统一发的衣服,喜气洋洋,难得一见的场面啊。

长寿城中的雕塑,夫妻双双活到百岁,那更加难得,在如皋就有这样的例子。如皋的当地习俗,是为百岁老人定做一个百岁碗。

如皋人长寿,是和这里的水土密切相关的。这里土壤中的硒、锌、碘含量高,而沉降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江苏全省最低水平。这种优良的水土气生态环境综合作用,加之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得如皋成了世界闻名的长寿地区。

好奇心大起,那就看看如皋人都吃些啥不一样的东西吧,来寻找一下百岁老人的秘方,真的是大开眼界呢。首先是这些粗粮食品,萝卜条,还有萝卜皮,超级好吃。肉松也是当地的特产。林梓的潮糕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吧糯米碾成米粉,加上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和红绿瓜丝而成,这是如皋人喜爱的早餐,非常可口。董糖,据说是董小宛的发明,一直流传至今,酥松香甜。

| 江南古镇的温婉背后 藏着如皋的豪情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一个古镇中悠闲自在地溜达,镇子不大,漫无目的地闲逛,悠然自得。这里的民风淳朴,虽然是陌生的地方,却处处透着亲切,各种别致的小吃更是让人心旷神怡——这个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白蒲。

如皋的白蒲镇,是名副其实的古镇,始建于东晋(411年)。因为邻近的湖里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所以镇子就叫做白蒲。

白蒲的美食其实都是些家常的食品,黄酒、茶干、鱼圆、黄芽菜是白蒲传统的四大长寿食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白蒲茶干了。自古美食多典故,这茶干也是颇有来头的。传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途经白蒲时品尝到了茶干,十分喜欢,欣然提笔,御题“只此一家。

名气这么大,还有皇上的题词,不买上几包,怎么能行呢?哈哈。

说到白蒲的文化气息,在16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还出了不少名人呢,历史上素有“贵白蒲”之称,“通如文风莫盛于蒲”便是对白蒲文风的最好说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沈岐,曾任咸丰皇帝的老师;而大名鼎鼎的郑板桥,罢官后也曾居住在白蒲。

木板房上落着青苔,历史烟云尽在其中,随便走进一家院子,就看到古井一个。院子里只住了一位老先生,他也许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实在是喜欢古镇上人们悠闲自得,做着各种伙计,一副享受其中的样子。就这么一路看下去吧。

如皋不仅有温婉的一面,也有壮烈的一面。

1930年在如皋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的列入中央序列正规红军武装。在中共通海特委的领导下,红十四军驰骋苏中8县,不屈不挠斗争了7个多月, 在游击区内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游击战争。中心根据地约120平方公里,被列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红十四军纪念馆位于如皋市主城区东南部,馆名由红十四军将领张爱萍生前题写。这里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其中内广场是如皋革命斗争的缩影,是举行凭吊先烈活动的场所。内广场分5级台阶,象征如皋革命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阶段。内广场北侧是7折墙,是为纪念苏中七战七捷。内广场两端墙面上分别镶嵌着朱德、陈毅在五十年代专门为如皋英烈作的题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