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这件事上,武汉人太难了
旅游
旅游 > 全球趣闻 > 正文

在吃这件事上,武汉人太难了

原创:土卫六、恺哥

超市抢购、线上接龙......为了买菜,武汉市民绞尽了脑汁。/图虫创意

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在非常时期的饮食,武汉市民想出了种种办法,奋力自救。

1月23日,武汉封城。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人逃离,但更多的人选择坚守。之后的几天里,城中大小超市挤爆,物资一度抢购一空。

2月11日,武汉对全市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凭证出入,每户每三天只准一人出门。

2月15日,武汉市洪山区发布紧急通告,“所有社区(村)居民小区(居民点)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居民小区原通行证一律废止”。

2月17日晚,武汉宣布,开始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挨家挨户数灯、对照电表敲门”,旨在以科学方法、严格标准对疑似病例应收尽收,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面对越来越严的封控指令,武汉市民的买菜吃饭,变得十分艰难。

1、武汉人民买菜,买的就是心跳

“2019年的小目标是多挣钱,2020年的小目标则是活下去。”

这是不少人的心声。

活下去,不只意味着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更意味着有饭吃。但“有饭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武汉宣布“封小区”之前,还有不少人选择超市购物。虽然人山人海,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囤菜,但起码可以自己挑,还可以即时拿货,不用等。

到超市购物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习惯了实体购物,而且有些人不懂互联网、不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购买。封城后,社区里卖菜的小型超市基本上全都关闭了,大超市于是成为市民的必备之选。

在封闭小区之前,去超市购物还是不少武汉市民的首选。

关闭社区小型超市、小卖部的做法,一度引起过争议。

武汉市文联主席池莉多次通过公开渠道强烈呼吁,应从农贸市场或田间地头集中采购物资,再借助公交车、单位公车,实现“配给制”送菜到社区,再以“人不见人”的方式(即无接触的方式)扫码支付交易,老弱病残家庭粮蔬由社区工作人员送上楼。

她说,这样做既能分散大型超市人流集中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还可以方便居民。但她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不少武汉市民在网络上留言说:“每次的超市采买都像打仗一样,如果手慢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人顾得上1米的安全距离,人们都在忙碌着。

据“券商中国”2月10日的报道,封城后的武汉街头,时不时见到有人带着行李箱出来买,“就算是供应链再完善的超市,都难以承受这样的需求”。所以,物资秒空是常有的事情。

除了蔬菜和肉蛋一上架就被秒空之外,方便面也是抢手货。以至于工作人员已经懒得打开放到货架里了,因为大家都是整箱买走。

除了生鲜蔬菜,酱油醋等调味品也是武汉市民紧缺的物资。

“封小区”尤其是限制出入证之后,去超市购物的难度大增,“云买菜”于是成了刚需。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截至2月18日,武汉市政府通过媒体公布的线上买菜服务的平台,已经达到了23家。

23家,看似很多,可是买起来却发现,并不容易。

微博网友@法官大人我反对 整理了一份《武汉线上买菜不完全实践手册》:

A 主力选手:盒马、中百、饿了么:基本覆盖生鲜需求,手速很重要。 B 补充:美团、京东:目前覆盖不好,至少我家周边这两个渠道只能买买水果。 C 偶尔在线:本来鲜、吉及鲜:未试用,从查询来看,商品供应不好。 D 大家庭专享:食享会、长江严选、美菜商城、兴盛优选、京东友家铺子:团购或大额起送,不适用于人口凋零的小家庭,也不适用于提货人年纪较大搞不定电子产品的,毕竟又要联系团长、又有提货码、指定地点等等。同时,也不适用于想尽量避免人员接触的。 E 根本不开门:供销集市、中商优选:不营业或没东西,无试用报告。

中百仓储提供的社区团购指引,其中部分食品售价如上。/中百仓储

总体来看,线上购买食材,不是要拼手速就是要团购。发起团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少平台都要求30户以上才能达到起送门槛。

如何凑得够这30户人?怎么对接需求?如何收钱?谁去取菜?如何分发?如果有人要求退单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人都是卡在团不到30单的初级阶段,只得作罢。

这么多线上平台,年轻人都不一定分辨清楚哪个好用,更别谈各有各的秒杀攻略,这让中老年人怎么办?他们中有很多人连手机也不会使用的,又如何去谈“云买菜”、“云秒杀”?

2、政府搭台,线上买菜,可是……

据国防部发布,2月初,根据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请求,经报中央军委批准,湖北省军区协调驻鄂部队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担负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

2月2日起,该运力支援队集中居住、封闭式管理,根据地方配送中心的每日需求,派遣人员车辆装载350吨物资,送往武汉三镇100多个配送点位。

2月17日,商务部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完善九省联保联供协作机制的通知》提出,重点保障蔬菜、肉类、蛋类、奶类、大米、面粉、食用油以及方便食品8类生活必需品供应,防止持续性脱销断档和恐慌性抢购等情况发生。

2月18日,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称:粮油贸易企业全力保证粮油副食产品供应,仅中粮集团日均发往武汉大米就超过了200吨。

任主任表示,“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现有的粮食库存,可满足湖北省6000万人半年以上的需求”。

各地捐赠的果蔬,也在陆续到位。

种种有力举措表明,武汉物资的物资供应,起码从宏观层面来看,是充足的。

但为什么到了武汉的社区居民这里,买菜就变得这么难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一位叫@小龙哥哥今天植发了吗 的微博网友吐槽道:

“是不是所有小区都这样我不知道,反正我家小区的物业是不允许每家私自团购的。哪怕是送到小区门口自取都是不行的,现在是物业全权揽包业主的物资。100块一份的蔬菜就一点点,你选的菜和送来的菜完全不一样。去问他他说能有吃的就不错了没得挑,给什么就是什么。”

这个小区还算好,虽然提供的生活物资很贵,而且货不对板,但起码还可以找得到人。有的小区,则干脆联系不到具体的工作人员。

微博网友@Echo牙 说:“坐标武汉武昌区大歌笛湖小区,前天说每三天可出门买菜,今天说只能团购买菜,50份起订,可上哪找这50个人,社区和街道电话打不通。”

2月18日,武汉市民在“长江严选”上团购蔬菜,开团后,仅仅2分钟便秒光 。大家说:比抢红包还快。

@文Ching 也有同样的烦恼:“老旧社区没人管,没有物业,也找不到组织,无法想象那些独居老人不会手机的怎么办。不要再说手机下单,都试了,各种限。武汉微邻里?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位网友所说的“武汉微邻里”,是一款小程序,设定功能是让社区居民在小程序上找到社区、添加群组、集体买菜,还可以上报体温和疫情线索。

设定是不错,但有些居民找不到自己所在的社区;也有居民反映:社区群组里没人说话,更没有工作人员组织物资采购。

并不是每个小区都这么坑。不少社区的工作人员,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尽心尽责。

据湖北经视报道,武汉市江汉区北湖社区的工作人员就是尽责的代表。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有物资需求、出行不便的老人,他们都会派专人进行采购,然后挨家挨户地送到位。

网友@坐等林保德回归 说:“我妈是独居老人,一个人在武汉,前几天联系了社区,第二天就有人送菜送肉来了,谢谢志愿者们!”

对于更多的市民、居民来说,买菜,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件“八仙过海”的事。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在非常时期的饮食,他们想出了种种办法,奋力自救。

3、买不到菜?这三个武汉女人不服输

针对武汉市民买菜难的问题,新周刊专门采访了三名武汉家庭主妇,她们的买菜经历,各有特色。

“为了买菜,加入了十几个微信群”

讲述人:小周姐

坐标:百步亭小区

沸沸扬扬的“万家宴”,一度让将近20万居民的百步亭小区置身于舆论漩涡之中,小周姐所住的“温馨苑”,是百步亭建设最早的小区之一。ABCD四个区域加起来,共有3505户人家,总人口超过1万。

但社区工作人员的数量,不足10人。

至于“楼长”——小周姐说,自从疫情出现,“楼长”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从封城至今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社区没有给她家打过一个电话,没有人向他们询问体温,更不用提上门拜访。

小周姐家里大大的双开门冰箱。左边堆满了肉。至于右边,已经空了。

虽然对于工作人员全力抗疫表示理解,但她说,温馨苑里,像她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不在少数,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武汉“封小区”后,住户们只能靠邻里互助和民间智慧,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光是为了吃饭问题,小周姐就加入了十几个微信群,每个群都是四五百人。她这一个月来的日常,就是每天守在各种群里,等待各种买菜信息,基本上都是“秒光”。

首先要眼明手快,发现讯息;然后迅速掂量,家里到底需不需要这样食材;判断之后,立刻出手。如此反复。

接受采访时,小周姐说,她马上要赶去拿刚刚在糍粑群里团购的糍粑,“加热糍粑的过程还可以杀毒。像面包群我就不会去团的了,因为面包加热就没法吃了。”

这其中活跃度最高的,是一个名叫“食享会”的团购群,群友全都是邻居。她感慨道,封城当天她盘算了一下家里的余粮,除了冰箱里冻着的肉,新鲜蔬菜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即将断炊。

好在食享会的团长是她老友,及时建起群组拼团买蔬菜、特别是青菜,这才解了危局。

这一轮给家里买肉,小周姐花了800多元。海鲜组合的提货地点,是小区的自行车棚。

然而建群容易,运营很难。摆在群组面前最大的一道关,就是居委会。团购的食材进小区,居委会出于安全考虑,多次阻拦。

居委会:“你们这个送菜的车是外来车辆,不能进入小区。”

居民:“不进入小区,那这么多人都扎在门口领菜,不是传播风险更高?”

在左邻右里的软磨硬泡之下,居委会勉强妥协放车进来。停在一个空地分发菜品,在群里叫号,居民根据接龙顺序,下楼领菜。

在空间开阔、空气流通的地方交接,也不会造成居民扎堆聚集。

自力更生的小周姐在家发豆芽。这是封城之后的第三茬了。

在帮助居民买菜的问题上,百步亭的居委会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他们也组建了业主群,但只是单纯地收集需求,但没过几天,这个群就荒废了,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货源。

小周姐还讲了一件事。小区有一位80多岁的住户,平时有儿媳帮忙送菜。但封小区后,儿媳进不来了,就找社区帮忙开出入卡,但遭到拒绝。儿媳问社区:能否帮忙把她买的菜用吊篮送上去给老人?社区以“没人手”为由回绝了她。

小周姐建议,社区最好能找这位老人的邻居帮一下忙,解决老人的买菜问题;或者把各地捐给武汉的蔬菜分一些给老人。“但他们人手不够,始终没回应。”她说,自己会持续发声,“希望有用吧”。

对网络一窍不通的独居老人如何买菜,也是值得社区关注的问题。/图虫创意

“一周团购一两次肉,鱼就别想了”

讲述人:婷婷

坐标:洪山区

“从封城到现在,我和儿子连家门都没出过。买菜都是靠团购,然后先生全副武装,下楼去拿。”

这20多天里,婷婷的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

和小周姐一样,婷婷也加入了十几个团购群。因为肉、蛋、菜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所以经常要在不同群里“接龙”,提交采购需求给群主。待群主下单,东西送到小区门口了,再分批拿上来。

“接龙”,成了她在微信群里最常使用的功能。

买回的蔬菜,种类其实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土豆、大白菜、洋葱、胡萝卜、白萝卜之类容易储存的蔬菜,绿叶菜比如洪山菜薹就很难买到。至于肉食,一周能吃到一两次就不错了,鱼就不要想了,根本没可能。

疫情当下,吃鱼成了一种奢侈。/图虫创意

她留意到,群里最近多了不少“生面孔”。一问才知道是小区里一些老人家的子女。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不懂怎么在群里接龙团购,所以都是子女出面,接龙,下单,一切都解决好了,再给老人打电话去拿菜。

至于小区物业,婷婷说,他们的小区之前在物资采购上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但前几天,小区物业建了业主群,组织采购了一次中粮的粮油蔬菜。

家里囤积的过年食材吃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物业能够站出来组织团购,让他们暂时放下了心。

这样的难关之下,婷婷对目前的蔬菜供应和生活状态,总体上是满意的,因为她懂得利用网络采买所需的东西,既方便又安全。所以,即便是自己所在的小区里已经有了确诊病例,她也没有特别担心。

“二十多天里,买了两次百元套餐”

讲述人:云起

坐标:江岸区

春节前,云起做了今年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取消饭店预订的年夜饭,改在自己家吃。

虽然只有自己和丈夫两个人,这顿年夜饭,却吃得安心了许多。

武汉封城至今,云起只在大年初三去了一次超市。

之所以选择初三,是因为她觉得,那天已经是封城后的第五天,“应该高峰期已经过了”。结果去了后,她吓了一大跳。

超市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和前四天一样。

新鲜果蔬,很快被抢购一空。/图虫创意

于是之后的日子里,她和丈夫响应号召,闭门不出。家里的菜,全部通过和邻居一起拼团来采购。

好在过年前就囤了很多肉食在冰箱,面和米家里也有,只需购买一些蔬菜就可以。

封城的20多天里,她一共参与了两次团购,价格虽然比平时高了10%-30%,但她表示理解,“毕竟是特殊时期”。

后来,小区物业组织了生活物资采买,提供100元一包的“食品套餐”,里面有挂面、菜薹、葱姜蒜等多种食品,上面贴着二维码,摆在小区门口进行售卖。

这种售卖通常无人值守,完全是“无接触交易”,这让小区居民都放心了很多。

因为家中人少,所以食材的价格和数量,并未对她构成较大的困扰。她认为,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区去,“因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网上还是可以买到的”。

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而言,情况会难得多。

即日起,武商超市、中百仓储等超市都暂停了个体销售服务,市民要购买蔬菜,需统一以社区名义团购。/今日头条

2月17日开始,各大超市暂停接待零散客户,小区也根本出不去。那么,偌大的武汉城里,众多老旧大院、孤寡老人、拆迁社区的买菜问题将会变得难上加难。如果社区、居委会和物业都不出面帮助,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买菜这件事,不会再让封锁之下的武汉市民感到困扰,如小周姐所说:“大家希望能有一个帮助我们安居在家度过难关的实策出台。”

不要让武汉市民的买菜难,演变成疫情之外的另一场危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