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件稀世珍宝一起展示,也只有《国家宝藏3》能做到了
旅游
旅游 > 游物 > 正文

27件稀世珍宝一起展示,也只有《国家宝藏3》能做到了

博物馆是时光的具象化身。亿万年前的活动日常,千百年前的工匠巧思,都被博物馆包罗海纳,凝练成“下自成蹊”的艺术范本,若滔滔江河般万古流淌。

因而,以博物馆为主角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便引发收视热潮。前不久,《国家宝藏》第三季高分回归,将视野放在中华大地上的九座历史文化遗产上,通过故宫的金嵌珍珠天球仪、敦煌研究院的敦煌遗书、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一号青铜神树等27件文物,打开一卷恢弘壮阔的中华文明画作。

“让文物活起来”,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国家宝藏》系列,通过线上线下游览文化遗产的方式,讲好文物故事,为游客“种草”,让博物馆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最新兴、时尚的旅行方式。

故宫博物院

故宫,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即便前两季节目,都有讲述故宫的文物及故事,但这座常看常新的宝藏,是文艺创作者永远的灵感来源。

刚刚过去的2020年,恰逢紫禁城六百年华诞。从皇家禁宫,到百姓博物院,故宫历经六百年的风雨,见证了明、清两代500多年的王朝更迭,因而这次节目,选择了三件跨越明清、超越时空的“国之重器”——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金嵌珍珠天球仪、午门。

见证紫禁城六百年沧桑巨变的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极具“国际范儿”,炉身高饱和度的山水相依蓝色纹饰,由一种需进口的青料——苏麻离青塑造。航海家郑和在“瓷器外交”中,以“何为礼尚往来?若贵国递来的是苏麻离青,大明自当回以瓷器;若贵国递来的是不安分的心思,大明就只能回以火器”的铿锵态度,展现出 “天下安定,重在合作,齐心协力,守望相助”的大国气度,也赋予了这尊三足炉开放包容的大国胸怀。

类似于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金嵌珍珠天球仪同样是中外文明交流的见证,作为我国流传至今唯一一座黄金制成的天球仪模型,星辰、三垣、二十八星宿、三百六十八星座、以前三百三十颗星布列其上,是集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珍品。本季《国家宝藏》故宫篇,展现的第三件珍品则是承载无数人遐想的午门。宅以门户为冠带,走在这条中正之路上,胸中很难不涌起一股浩然正气。

西安碑林博物馆

古都长安,城墙南角,西安碑林博物馆屹立于此。创建于1087年,西安碑林因“丰碑如林,青石不朽”而著称,陈列有1000余种碑石、墓志,源启两汉,止于民国。这座“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最新播出的《国家宝藏》第六期节目中,三位国宝守护人分别介绍了三件碑林国宝:昭陵六骏、石台孝经、颜氏家庙碑。

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馆内,六骏随着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沙场,浴血护主,战功赫赫。李世民为纪念它们,令人将六骏形象浮雕刻绘于陵前。然而六骏命途多舛,几经辗转损坏,经受盗运之劫难后,只有四骏被截获并留下。

《石台孝经》是坐落在碑林的中轴线上最核心位置的碑刻,像是定海神针一样稳稳矗立在碑林的中心。碑身立于三层方形石台上,因而称为《石台孝经》。顶端的九宫格四面各有一座浮雕山峰,代表着五岳中的四岳,而中岳被中间的方形石台所替代,碑身四面刻字,书法工整,丰腴华丽。与《石台孝经》一同迁来的还有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颜氏家庙碑》的碑文字体浑厚圆劲,布局茂密,展现出颜氏家族的忠烈风骨。

每一件文物都拥有各自传奇的前世今生。漫步重重碑林中,看着古代文人墨客曾经书写的每一篇华章,便能从字迹中感受到历史沉淀千年的醇厚质感。以青石为书页,刻画历史的脉络,集书艺、演文字、藏典籍、载历史,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西安碑林里沉淀。行走在这青砖素瓦之中,便陷入了一场宁谧祥和的修行。

苏州博物馆

苏州园林美,美在现代艺术之美,同时也不乏中华悠悠古韵。坐落在苏州老城区的苏州博物馆,最初成立于1960年,是著名华人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现有馆藏文物4万余件。苏博承袭了水乡古城的基本风貌,既契合吴地风雅,又具有一番极简的现代感。

在《国家宝藏3》苏州博物馆专题中,真珠舍利宝幢、微缩明式家具、文衡山先生手植藤为大家全方位展示了苏州博物馆的精巧与秀美。作为“镇馆之宝”的真珠舍利宝幢由楠木制作,共用珍珠四万余颗,人像、动物的神态动作都栩栩如生,凝聚了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雅称“文藤”,距今已有460余年,今日依旧苍老遒劲。春季紫英缤纷,夏季绿荫满庭,看着它,便觉思接千古。

微缩明式家具是出土的随葬品,品种一应俱全,木床、木桌、木椅,楔榫精巧,驻足凝视,仿佛洞穿千年,置身于旧人生前的生活场景。

馆藏“五代秘色莲花瓷碗”的展台对面就是一扇玻璃落地窗,莲花碗一半在暗黄的聚光灯下,一半沐浴在自然的天光里,抬眼正好能望见窗外碧绿的竹影。一窗一景,一门一山水,这话并不夸张。

西藏布达拉宫

“守婆娑净土,乘雪域雄风,一千三百年布达拉宫”。位于海拔3700米的红山之上的这座雪域圣殿,始建于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之时。千百年来,这颗“世界屋脊的明珠”一直镶嵌于天地交汇之处,饮日月灵气,守一方净土。雪白的宫墙映衬着朱红的宫殿,在日光的洗礼下更显得圣洁端庄。

《国家宝藏3》西藏布达拉宫专场挑选了文成公主像、《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四部医典》这三件宝物,用塑像、壁画、书籍这三种符号串联起神秘的藏族文化。

一千三百多年前,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建成布达拉宫,一千三百多年后,一尊泥塑佛像诉说着传奇。纵然岁月流转,文成公主促进唐蕃友谊之佳话仍然如这尊文成公主像一般,闪耀着熠熠光彩,凝结着人们对她的怀想。

布达拉宫守护着那一方土地,而人们也在共同守护着这座圣殿。驻足在布达拉宫红宫西大殿二层回廊前,凝视着墙壁上的《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三百多年前红宫扩建时的场景跃然眼前,一笔笔色彩描绘着布达拉宫与人民互相守护的故事。

布达拉宫也同样见证着人们之间的守护。公元八世纪,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以蕃医学为基础,集各地医学之精粹,著成《四部医典》(又名医方四续),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翻阅这部医典,仿佛可以看到,一千多年以来,众多藏医为护佑生命而忙碌的身影。

敦煌研究院

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莫高窟是无价的文化遗产,近代以来却经历了疯狂的侵占、掠夺。无数中国人为了守护这份瑰宝,付出了许多心血,其中一位便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位院长常书鸿。只因多看了眼书摊上的敦煌莫高窟的图录,常书鸿便将一辈子都献给了敦煌研究院……从此,痴守敦煌五十年,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敦煌莫高窟遗产能留存至今,离不开历代文化遗产守护者的努力。每一件珍宝不仅在诉说着历史文化的故事,也在诉说着守护的故事。因此,这次节目选择了三个宝藏——莫高窟第220窟、《鹿王本生图》、《归义军衙府酒破历》,来讲述敦煌的故事。以莫高窟第220窟为例,它创建于初唐,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窟壁画绘制精湛,经过敦煌研究所修复之后,这副艺术杰作重新焕发了昔日光彩。

洞窟墙壁上保存着众多精美的壁画,体现了当时画匠们的巧思与妙手,同时也成为现在艺术创作的一大灵感源泉。比如,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是许多70后、80后共同的童年回忆,而它的形象就改编自《鹿王本生图》——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的壁画。壁画以简约的线条和大胆的配色勾勒出生动的形象,让人惊叹于古人们的艺术创作力。

一个珍宝就是一段历史。《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又名敦煌遗书001号)就是一段敦煌史,它记录了2213款归义军政府的公费支出,透过这些文字可以窥到敦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目光每划过一列文字,我们对敦煌的了解就多了一分,和古人的距离也近了一寸。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赳赳老秦,复我山河,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大一统的秦朝,自带一副气盖山河的血气与朝气。坐落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完美地保存了这份”血色浪漫”。

在《国家宝藏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场,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跪射武士俑,“青铜之冠”秦陵铜车马,以及守护秦始皇陵两千多年的青铜仙鹤,带领大家穿越古今,走近那个真实恢弘的大秦帝国。

阵容整齐、表情严肃的兵马俑,是秦人最直观的精神面貌。而庄严肃穆的跪射武士佣,正是大秦帝国万千战士的缩影,仿佛下一秒就能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于冲锋陷阵中上演史诗级的大一统。

节目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讲述了拍摄时的温馨故事——他发现了一尊俑脸上的指纹,这枚由当年工匠留下的指纹,穿越古今,成为古人与今人最有温度的灵魂共振。

孔子博物馆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们常说,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位于曲阜孔子大道的孔子博物馆,通过孔庙、孔林、孔府,将儒家的智慧与底蕴,传播至海内外的每个角落。

《国家宝藏3》孔子博物馆专场,挑选了商周十供、三圣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三件文物,而这三件文物,分别从礼器、祭祀、“追星”等奇妙角度,将孔子文化有趣地链接在一起。

如果说孔子是中华五千年最具流量的“偶像”,乾隆皇帝肯定是最狂热的“粉丝”。由乾隆皇帝第五次亲临曲阜祭祀孔子时御赐的商周十供,业已成为孔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在乾隆五十六年动工刊刻的《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也为《乾隆御定石经》现存拓本的鉴定及石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事实上,三圣像并不少见,但孔子博物馆珍藏的《三圣像》,则颇具巧思。远观三圣,礼冠玄衣,近观则能在三人的衣纹布帛之间,清晰地看到一部完整的《论语》。

三星堆博物馆

位于广汉三星堆遗址东北角的三星堆博物馆,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神秘而怪诞,似乎有一种要将人吸入其中的引力。1929年,水沟中无意间挖出的一个堆满玉石器的坑让三星堆“宝藏初显”,也“叩响”了一个沉睡千年的古国门扉。本季《国家宝藏》选取了高大的青铜神树、神秘的青铜纵目面具和象征蜀王权位的金杖,去诉说古蜀王国的鼎盛。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一个螺旋状的建筑物映入眼帘,顶端挂着青铜纵目面具的形象。这里就是青铜馆,里面陈列着各种青铜器物和面具。

青铜纵目面具上的纹路蜿蜒缠绕,夹着几缕绣迹,在暗黄的灯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清冷的光,似乎在提醒人们,它们来自于一场殉葬。而另一件馆藏“镇馆之宝”金杖上有鱼有鸟,颈部都叠压着一根箭翎似的图案。鱼鸟象征吉祥,箭翎表示威武,这正是金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应有之义。

巨大的青铜神树,矗立在场馆中央,它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近4米高。这棵树顶部有些残缺,九根下垂的树枝上盘旋着九只太阳神鸟,树上还有一只倒挂着的龙,龙尾处也已磨损。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相传,古蜀先民设计神树是为了跟上天通话,太阳神鸟将消息带到天上去,然后再由会上天入地的龙,把神的回复带回人间。枝干上歪歪扭扭的文字,似在讲述古蜀文明的厚重与辉煌。

殷墟博物馆

“殷墟,一部精彩的地书,一部永恒的历史。”在河南安阳的地下,有一个庞大的殷商世界。商代的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众多居民点和墓地,像是一个平行空间,活跃在安阳殷墟博物馆内。

作为本季《国家宝藏》中年龄最“长”的博物馆,三千三百年的殷墟博物馆,因甲骨文的发掘闻名于世。在浩瀚如烟的地下“宝藏”中,殷墟博物馆将挑选“陶三通”、“亚长牛尊”以及“YH127甲骨窖穴”三件文物,从文字、青铜冶炼技术以及城市的诞生等角度,分享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的“前世今生”。

“一片甲骨惊天下。”作为汉字的鼻祖,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体系,发现于1936年的殷墟YH127甲骨窖穴,共出土了17000余片刻辞甲骨,内容涵盖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与亚长牛尊所代表的祭祀文化不同,陶三通则是商代城市居民生活状态的佐证。呈“T”形的三通水管,表明商朝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经形成了网络分支,与现代的下水管道并没有太大区别。期待《国家宝藏》殷墟博物馆篇,能够上演相关的有趣故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