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连小吃都是米其林水准的美食街
旅游
旅游 > 全球趣闻 > 正文

再见 连小吃都是米其林水准的美食街

上一次听到“牛车水”这个名字,还是在2016年颁布的“新加坡米其林指南

当时,最受到人们关注的并非是高大上的西式餐厅,而是一家开在牛车水美食街附近大厦2楼叫“了凡香港油鸡饭”的小档口——

被米其林首次授予餐厅级“一星餐厅称号

这个小档口只卖五种食物,油鸡饭、油鸡面、叉烧面、水饺面和油鸡。

其中,售价最低的为油鸡饭,2新币,约合人民币10元。

意味着,你只需要花10元就能吃上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

因为档口不大,加上老板不想涨价,所以每日油鸡数量依旧限量供应。

就算是得星后,也只是从每日150只加量到180只。

但依旧挡不住那些每日提前2小时来排队打卡的游客们。

前些年,人们几乎说说起新加坡美食,就一定想到“牛车水”。

很多人不知道,牛车水其实是在新加坡唐人街上建起来的美食长街

△ 牛车水美食街。图/ @海峡时报

△ 牛车水美食街。图/ @海峡时报

这条街上,大多数都是华人开设的餐饮食肆。

每当有游客去到新加坡,导游都会带他们去到牛车水。

这里是 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拥有中国各地的小吃,夜市灯火辉煌。

△ 曾经很热闹的牛车水。图/ @visitsingapore

△ 曾经很热闹的牛车水。图/ @visitsingapore

第一次去新加坡的人。

想不到,在遥远的南洋小岛上,有一条叫牛车水的美食街——

那里有那么多熟悉的面孔、吆喝,街上都是汉字招牌,门口挂满着熟悉的中式大红灯笼,还有寺庙、骑楼、中药铺等,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当时去新加坡,第一必去鱼尾狮,第二就是牛车水

△ 牛车水的骑楼。图/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 牛车水的骑楼。图/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只可惜,这样的盛况再也见不到了。

今年9月,新加坡牛车水大厦发生百人群体感染事件,绝大部分为摊贩。

加上这两年疫情影响,以及2020年4月新加坡的“封国”措施。

曾经热闹非凡的牛车水美食街,如今已经变得冷清寥落、门可罗雀。

在疫情爆发期间,有位66岁的水果摊主,在店内只放了两串香蕉,“当我得知附近的摊位有人确诊时,我心里就有数了……”

△ 空无一人的牛车水

△ 空无一人的牛车水

此前,大厦商联会副主席邱建达自己的摊位也没开业,“现在也没有办法订货,坏了也得丢掉。”

10月,牛车水美食街宣布永久关闭, 结束了长达20年的营业。

10月22日,是结业的最后一天。 熄灯前,这条百米长的大街上只剩下两个摊位还在开着,而街上空无一人。

人们不想再见,也要说再见了。

△ 牛车水的最后一日

△ 牛车水的最后一日

01

新加坡与“牛车水

在说牛车水前,有必要讲一下关于这个名字的故事

几乎全世界的唐人街,名字里都带有“唐人街”或“中国城”。

唯独新加坡这条北到新加坡河,西至新桥路,南至“麦斯威尔”路和克塔艾尔路,东到塞西尔街的的“唐人街”,有些特殊,名字叫牛车水

△ 图2/ 俯瞰牛车水。图1/ 公众号@狮城椰子

△ 图2/ 俯瞰牛车水。图1/ 公众号@狮城椰子

这要从人们去南洋务工开始说起——

曾经的牛车水地区,是新加坡最古老、最大的唐人街社区。

1819年,英国政府为了发展新加坡经济,从海外招收大量劳工,新加坡的人口一时间从数百人涨至数万人。

△ 牛车水原貌馆

△ 牛车水原貌馆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广东或福建地区。

当时,他们住在新加坡河的出海口一带,负责码头搬运和清扫街道工作,每天用牛车装着水,冲洗这一片区域。

△ 当年有很多国人去到牛车水工作时就戴着红方巾,方便同乡识别

△ 当年有很多国人去到牛车水工作时就戴着红方巾,方便同乡识别

后来,英国人莱佛士把这片最多华人居住的区域,划分为华人居住区

也就是如今的唐人街区域。

△ 牛车水原貌馆内展示的是最初的牛车水

△ 牛车水原貌馆内展示的是最初的牛车水

当年新加坡还没有自来水设备,所有的用水都需要用牛车从市中心运往市郊。

市中心的唐人街,因此被人称为“牛车水区”

△ 牛车水美食街。图/ @新加坡旅游局

△ 牛车水美食街。图/ @新加坡旅游局

这个名字与当时十八世纪的中国形象很吻合:缓慢、安稳、载重,灰暗陈旧,隐忍沉默。

牛车水的名字,对于当地华人而言——

是祖先早期坐着小船,在海上飘荡数个月,九死一生地漂泊到这个小岛后,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艰难求生的意义。

△ 宝塔街

△ 宝塔街

新加坡是全世界最多华人生活的国家之一。

千禧年后,当地政府也有意以“牛车水”的名义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

第二年,为了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发展旅游经济, 在唐人街原基础上,开设牛车水美食街。

除了中式料理以外,还有全新加坡最出名、最受欢迎的“混搭”美食

这一年起,牛车水美食街迎来最辉煌的时刻

△ 最初的牛车水

△ 最初的牛车水

02

曾经的牛车水

让牛车水名声大噪的,不是2016年那次颁布的“新加坡米其林指南”。

在此前,牛车水就一直都是外来游客最喜欢的“寻味之地

新加坡,一个多元且由多个种族组成的国家,华人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之一(华人人口数量约为75%),但这里有名的不仅是唐人街,还有印度街、马来街、欧亚人社区等。

△ 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 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如此多元文化之下的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饮食样本”

除了马来菜、中式菜、印度菜、娘惹菜等当地美食,日本料理、美式风味、欧洲菜系也在这里稳占一席之地,并由此衍生出许多“混搭料理”

从米其林星级餐饮到小贩食物,从高级餐厅的精致料理,到组屋区的平凡大排档,食物的滋味并不会被预算高低左右

只需要去到新加坡的牛车水,就能品尝到狮城特色以及“混搭”美食。

这就足以让全世界的人慕名而来。

在牛车水正式关闭的前几天,不少在当地生活、工作、留学的人,都专程去了一趟牛车水,寻找初次品味新加坡风味的“第一次

在牛车水里,广东美食是永远最受欢迎的。

看到长长队伍在排队,那基本是来自广东的美食,都不需要怎么仔细寻找。

这里有两家每天都大排长龙的小摊,被誉为“就算排长队也要吃的”。

第一家。

开头说的“了凡香港油鸡饭,开在牛车水大厦2楼,无人不知。

美味到米其林食探也来专程探访。

肥瘦适中的嫩鸡,放进熬制好的浓汤中细炖20分钟。

捞起来马上“过冷河”,温差让鸡皮收缩得更为紧实,更容易上色。

成败就在此一举。

太过火,鸡肉容易柴;太浅火,鸡肉就不够入味。

这一切,都要靠老板陈翰铭三十多年的经验。

每天与鸡接触十几个小时,练就出了看一眼鸡皮,就知道这只鸡几成熟。

另一家,则是天天海南鸡饭

同样是米其林一星得主。

如果你在新加坡的街头喊一句:“海南鸡饭哪家强?”

大概有90%的人都会回你——“天天!”

海南鸡饭起源于海南,随着先辈的脚步,在东南亚一带落地生根。

这是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的食物,无论街边档还是高档餐厅里,它都会出现。

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海南鸡饭是一星期吃几次都不会腻的comfort food,就像广州人爱吃云吞面,潮汕人爱吃牛肉粿条一样

然而,牛车水好吃的店铺,不止这两家名气最响亮的。

一些名气不大的店铺,也是众多吃货们的回忆。

友诺士肉脞面

Eunos Bak Chor Mee

这是一家来自福建的百年老店

在牛车水关闭前,这家肉脞面就已经传到了第五代了。

肉脞面,也被称为肉末面条或肉碎面。

没有固定搭配,丰俭由人。

新鲜印尼猪肉做成的碎肉沫放在猪骨汤的底部,加入一些猪肉片、猪肝,一些炖蘑菇和猪油,最后放一些醋和辣椒就很有滋味了。

另外,还有一家肉脞面也很知名,叫大华肉脞面

已经开了80年之久,凭一碗面走红新加坡,被称为“新加坡最好吃的肉脞面”

炒饭之王

King of Fried Rice

这是一家由新加坡Jumbo海鲜厨师Lester创建的品牌,专做炒饭。

新加坡人喜欢吃小摊食物,简单、快捷、美味、性价比也高。

其中,炒饭这道国民美食就是最受欢迎的。

在这家店里,最火爆的餐品就是虾仁蛋炒饭和猪排鸡蛋炒饭,蛋液混合米饭,被炒得均匀且香味四溢,饭香蛋嫩。

广东小吃

Cantonese Delights

这家开在附近的芳林熟食中心里,名字很简单,就叫广东小吃。

云吞面很受欢迎,但最厉害的还是咖喱炸猪扒面以及叻沙酿豆腐面。

几乎是每桌必点,据说“光闻到味道就已经值回票价”

众多这样美好的美食记忆,在新加坡9月发生群体感染事件后,戛然而止

最初,疫情发生在牛车水大厦,距离牛车水美食街不远。

所以有部分人还在期望,等这次疫情熬过去就会变好。

虽然看起来关系并不大。而事实是,这次疫情已经吓退了很多人,成为压垮牛车水美食街的“最后一根稻草”

△ 疫情期间的牛车水大厦。图/ @新加坡旅游局

△ 疫情期间的牛车水大厦。图/ @新加坡旅游局

2020年4月,牛车水美食街曾因疫情暂停营业,四个月后短暂开放;

之后,新加坡长期“禁止堂食”,牛车水美食街又再到今年6月才重新开放。

这次,直接导致很多店铺直接关闭,或者选址他地等疫情后再开业。

在牛车水旁边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月饼——大中国饼家的店长也说,“自从中秋节后,就几乎没有人来牛车水了。”

起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地华人不一定能完全接受这样的“中国模式”。

有新加坡华人接受采访表示:“可以接受牛车水。但如今回到牛车水,已经找不到当年的牛车水了,那里变成了一个供游客玩乐的地方?很难认同。”

△ 在关闭整改时期的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 在关闭整改时期的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很多小摊都想努力地活下来,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援助。

也抵不住数次疫情复发冲击,以及美食街吸引不到游客又令当地人反感,而带来的“元气大伤”。

渐渐流失的本地客源,没有新的本地年轻客源补血,也无法指望本地饕客。更重要的是,在新加坡当地没有“非吃不可”和“排队再久也等到你”的饮食文化。

或许,牛车水美食街撑不下去,也丝毫不意外。

△ 牛车水大厦内的摊贩。图/ @新加坡旅游局

△ 牛车水大厦内的摊贩。图/ @新加坡旅游局

03

这里变成了“空城”

这次牛车水美食街永久关闭的新闻,让城城身边好多人都感慨:

“疫情让太多人都没法出国了。”

“以前人来人往的牛车水,居然就这样关闭了啊?!”

作为传播中华文化与振兴新加坡的规划之一,新加坡政府在牛车水美食街身上,下过很多功夫。

一开始,新式规划的美食街很受人欢迎,但没过多久,就对人们失去了吸引力。

△ 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 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最初,牛车水美食街是没有顶棚的,只设了100米范围内禁止车辆通行。

△ 2001年-2004年期间的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 2001年-2004年期间的牛车水美食街。图/ @维基百科

2013年,新加坡政府花了400万新币对牛车水美食街翻新,建造了一个室外顶棚,然后这里又火了一阵子。

后来再有消息,就是2021年牛车水美食街要永久关闭的消息。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留意到,上个月10月14日入境的新加坡航班,输入了确诊6例病例,因此中国再次对新加坡航班采取了熔断措施。

如今,去新加坡的旅客就更少了。

这个措施对新加坡影响有多大?

2019年,新加坡接待了历年以来中国游客数量的最顶峰。

光是7月的暑假,就有389219人去新加坡玩,酒店入住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3.8%

疫情发生后,曾经人山人海的新加坡就变成了“空城”。

因急需拯救的新加坡旅游业,新加坡政府在2020年10月曾宣布对中国游客单方面开放

只是大家兴趣都不大,第一批到新加坡的游客只有22人,大部分都是去探亲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全世界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国家,没有一个人想出国冒险,更不想将病毒带回中国。

就算想帮,也无能为力。

△ 空无一人。

△ 空无一人。

城城在找资料时,看到了很多人发自己当年第一次去牛车水时的游记。

最近,他们在游记下留言:

“第一次去牛车水,人挤人,也很好吃”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条美食街连小吃都是米其林水准”

“真怀念啊,当年必打卡的地方,再听到消息的时候却要关闭了……”

△ 2001年牛车水美食街刚开幕时形式比较接近原生态,桌子直接摆到马路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