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沈阳流调中,围绕鸡架而勾画出的美食地图;今有苏州流调里,低调又风雅的“访古路线”。
张文宏医生在微博中也提到了这些地方
上周,上海通报了三名确诊病例曾到苏州共同游玩,但就在大家短暂的紧张之后,注意力很快被她们的路线行程所吸引,这次的流调报告,又成了一份苏州旅行攻略。
来自微博@动脉影
这是一次“寻宋之旅”,是一次对江南文化的深度探访,通过这份流调行程,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苏州还有这样的一面。
流调通报的相关场所
网友的声音中,没有什么指责和谩骂,反倒是围绕苏州的“另一面”,展开了深度的讨论。
来自微博@半缘君Yuan
苏州、上海两地的新闻媒体也很暖心,苏州日报先是发布了一篇《待无恙,君再来,访苏州,探江南》的文章,希望疫情结束之后,大家能再来寻访江南。
11月28日,上海新民晚报则用一篇《待无恙,定再来》的文章,做出了回应,疫情之下,这也许正是每一位旅行者所期待的理解和共情。
来自马蜂窝用户@蓝滚滚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苏州“国保”已达61处。实不相瞒,“访古”这个玩法,略懂一点,今天我们不去人挤人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而是去看看访古人眼里的苏州。
来自马蜂窝用户@💓薇薇Coco
沧浪亭
苏州最古园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
时代:宋至清
3位女士的行程里,专门选了下午游客最少的时间,去了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这座园林体量虽小,但带给人的感受却也是苏州众园林数一数二的古意和精致。
来自马蜂窝用户@安姐拍照了
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忧患两都忘,还往谁与频。
隐逸的沧浪亭,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是当时贵族的池馆。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包子旅行
宋时,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重新修筑,傍水造亭。
来自马蜂窝用户@安姐拍照了
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所以取名“沧浪亭”,并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
来自马蜂窝用户@安姐拍照了
此后,沧浪亭几经荒废,清代康熙年间,巡抚宋荦再次重建此园,这才形成了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沧浪亭内外皆环水,它所蕴含的古意,也许不在几经衰废而又复生的楼阁花窗里,却一定在一代代园主为其留下的掌故中。
来自马蜂窝用户@飞向月球的田二哈
沧浪亭今日之意义,在于向访古之人展示,古迹不惧物质的毁灭,它们依托于精神而流传不绝。
来自马蜂窝用户@飞向月球的田二哈
网师园
误入一场游园惊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
时代:清
入夜之后,她们还去了网师园。
之所以要夜间前往,当然是因为大名鼎鼎的“网师园夜游”项目。
来自马蜂窝用户@胖猪猪胖猪猪
天色暗下,灯光亮起,在网师园中,随导览员移步异景,评弹、昆曲、苏剧、古琴,每走到一间厅堂中,便有一项专属于江南的艺术形式轮番展现,成为了最吸引旅行者的玩法。
来自马蜂窝用户@蜗牛走天下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始称“渔隐”,至公元1765年定名为“网师”,表明园林主人渔隐之意。
来自马蜂窝用户@青墨Seven🌼
不过,如果你是一位对江南古典艺术已经稍有了解的旅行者,那么夜游演出也许难入法眼,不妨还是在白天造访。
来自马蜂窝用户@北斗星云_XM
因为整个园林建筑虽多不见其密,池不足亩而不觉其小,只有的天色大亮时,才能感受到它为何是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
来自马蜂窝用户@北斗星云_XM
特别是当你站在濯缨水阁之畔,隔着彩霞池,自西向东环视园林,会发现远处的楼阁形似起伏山峦,以一园纳山水,是网师园的真意。
来自马蜂窝用户@可否可否
艺圃
饮茶、听雨、等江南落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
时代:明
在苏州的小众园林里,还有一处十分值得关注,就是这座藏在居民区小巷子里的艺圃了。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这个几乎5分钟就能走一圈的小园林中,却有着全苏州园林里最长的水榭——延光阁,它也叫艺圃茶室,没有疫情的时候,这里常常客满,耳边传来的是邻桌本地人的吴侬软语。
来自马蜂窝用户@wuxiyuyi
从延光阁看出去,园内精致尽收眼底。
来自马蜂窝用户@ZzLionet🦁️
盛夏雨落荷花,冬日松迎白雪,你似乎进入了一片世外桃源,许多游人在看完苏州诸多园林之后,最终反而都会爱上这本不起眼的艺圃。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澈007
紫金庵
精神超忽,呼之欲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
时代:宋至明
作为两处远离传统旅行者在苏州活动范围的寺院,紫金庵和保圣寺都在苏州吴中区,而它们的出现,也是将这份行程定义为“寻宋之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湖雨茶
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领域中,一直有“天下罗汉两堂半”的说法,海内留存至今的罗汉造像,其中最精妙的一堂半,分别就是紫金庵的一堂,和保圣寺的半堂,另外一堂则在山东济南灵岩寺千佛殿内。
来自马蜂窝用户@Kevin
始创于唐代的东山紫金庵,现存建筑都已是清代重建,但却因藏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所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其神情之逼真灵动,几乎像真人一般。
来自马蜂窝用户@Du
保圣寺
一代塑圣,半堂罗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
时代:唐
保圣寺古物馆中,则藏有世界闻名的“塑壁罗汉”。
来自马蜂窝用户@冯阳
据《吴郡甫里志》记载,为唐开元年间的圣手杨惠之所摹,杨惠之曾与吴道子一起学苏州画家张僧繇的笔法,后专功泥塑,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
来自马蜂窝用户@Johnny_Lau
玄妙观
江南第一南宋巨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
时代:南宋
回到苏州古城,最热闹的观前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座拥有江南最大南宋木构的玄妙观。
来自马蜂窝用户@北国风光
现存的玄妙观主殿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即1179年,三清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是江南地区珍贵的古建巨构。
来自马蜂窝用户@北国风光
三清殿之巨大,人在近前,不用广角镜头根本难以拍摄完整,走在大殿中,仰视复杂的屋顶梁架,1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令人惊叹。
来自马蜂窝用户@Phil.Zhang
所以,只在观前街喝奶茶绿豆汤,而不逛逛玄妙观,就真的亏大了!
来自马蜂窝用户@joaquinraul
苏州文庙
看《平江图》穿越南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
时代:宋至明
与沧浪亭相邻,只隔一条马路,又是一处几乎不会被游客关注到的小天地,但也是宋史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州文庙。
来自马蜂窝用户@Stephanie
苏州文庙最早由范仲淹任苏州郡守时创建,现存建筑群虽已不足当年的六分之一,但依然可以从中窥见昔日气象。
来自马蜂窝用户@Stephanie
文庙现存两路格局,有棂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敬一亭等建筑,其中的大成殿也是一间面宽七间,进深六间的巨构,面对高耸的金柱、无尽的昂尾挑斡、壮硕的月梁以及从拱眼壁里透出的微光,很容易顿生永恒之感。
来自苏州文庙管理所
苏州文庙更为重 量级的藏品,则是包括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的「宋四碑」。
来自苏州文庙管理所
其中南宋绍定二年刊刻的《平江图》,记录了地方时苏州的城市结构及各色建筑、街道、河流,标注有600多处地名。
来自马蜂窝用户@曹文瀚
罗汉院双塔
北宋双塔擎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
时代:北宋
苏州城中,辨识度极高的双塔,要数罗汉院双塔。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寺中双塔与正殿都建于北宋年间,清咸丰十年正殿毁于庚申之劫,仅存双塔,大殿现存遗址有十六根残柱和三十个柱础,其中殿门两根柱子上还有华丽的浮雕。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两座古塔相邻只有20米左右距离,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建筑形式一模一样,八角七层,为砖砌仿木构楼阁式塔,所以在当地又有“兄弟塔”、“姑嫂塔”之称。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双塔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塔顶高达八米的塔刹,这个高度几乎占到全塔总高度的四分之一,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大型铁塔刹。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罗汉院现也作为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开放,即使在旅游旺季,这里的游人也不多,舒服的环境很适合游人细细品味。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罗汉院西侧,就是以两株参天古银杏而闻名的定慧寺,这条名叫定慧寺巷的街道就以它命名。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定慧寺现存山门、天王殿、大殿等都为清代建筑,寺庙十分小巧,却在秋天银杏黄时幻化出令人迷醉的风貌。
来自马蜂窝用户@会飞的大鱼
而沿着定慧寺巷走到尽头,就是不仅好吃好逛还好玩的双塔市集了,只有亲自逛了才能明白,在升级改造菜市场这一块,苏州有多厉害。
来自马蜂窝用户@✨Diana✨
甲辰巷砖塔
弄堂巷尾的唐风宋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时代:宋
从罗汉院附近,单车或者徒步,穿街过巷,10分钟不到就能走到苏州的另一处重要文保点,甲辰巷砖塔。
来自马蜂窝用户@猹哥儿
同样是在居民区的小巷子里,它几乎是那种低调到稍不留神,或是因为被私家车挡住就会错过的存在,但走近细看,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来自马蜂窝用户@龙头920
史料与传说中,苏州城中曾有“七塔八幢”,这座“全苏州最小的塔”,很可能就是现今仅存的一座。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这座年代无考的小塔,经热释光测定,为晚唐至五代末期烧造,五级八面,楼阁式,砖仿木结构,又符合宋代做法。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居民区中这些与历史触手可及的角落,正是苏州的魅力所在,也是访古之人所追求的瞬间。
宝带桥
大运河上长虹卧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
时代:明
大运河苏州段的重要遗存,首推当属宝带桥。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张
宝带桥位于澹台湖与大运河的交汇处,与东侧的大运河平行而立,这里依然不是多数游客选择打卡的地方。作为现存最长的连拱石桥,它足有53个桥孔之多,为大运河沿线的桥梁之最。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桥堍南北各有一对青石狮,南侧一只少了舌头,北侧一只跌入运河,桥中和桥北各有一座宋代石塔,北部还有一座光绪年间修建的石亭。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如今,在宝带桥东侧的斜港大桥的映衬下,宝带桥本身看来已经不算起眼,但如果你能走进它,那些斑驳的石板、可爱的雕刻细节,总会第一时间吸引你的注意力。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张
报恩寺塔
宋代苏州城市天际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
时代:宋至清
之所以说苏州宋风犹存,是因为这座城市中,不仅有玄妙观三清殿那样的南宋巨构,更有报恩寺塔、瑞光塔、罗汉院双塔、虎丘云岩寺塔这样的重量级擎天巨塔的存在。
来自马蜂窝用户@北斗星云_XM
如果你在苏州站搭乘高铁,那么从动车和候车大厅中向南看去,就能见到地标级的北寺塔,即报恩寺塔。
来自马蜂窝用户@kosimo
报恩寺即三国东吴时所建通玄寺,号称“吴中第一古刹”,现存塔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所建的九级塔,重檐覆宇,翼角翚飞,远远可见。
来自马蜂窝用户@汉家儿郎!!
拙政园造园所用的“借景”,便是借到了远处报恩寺塔之景。
来自马蜂窝用户@名仕
苏州的文化之旅,值得说的实在太多。
这里有保护级别不高,但好逛第一名,让人心静的西园寺;
来自马蜂窝用户@晏.自在
这里有更为隐秘无人知晓,但工艺惊艳的江苏省内唯一一处元代石构仿木建筑,寂鉴寺石殿;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这里有因疫情暂时关闭,位列苏州四大宋元木构之列的东山轩辕宫正殿;
来自马蜂窝用户@铁人17号
这里还有三位女士打卡失败,深藏于工业园区中的斜塘土地庙。
来自苏州古城文化
还有许许多多或名声在外,或无人知晓的真·历史痕迹。待疫情过去,无论你是否已经去过苏州,这些有趣的无人之地,也许都值得我们重新拜访一次。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