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这座小县城,70多年前是盟军大本营,一次洽降改写历史!
旅游
旅游 > 极致之旅 > 正文

湘西这座小县城,70多年前是盟军大本营,一次洽降改写历史!

名不见经传的芷江县,76年前却一度成为历史的焦点,1945年8月21-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洽降,给这座小城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

为什么选择芷江作为洽降地点,有历史的巧合,也有历史的必然。与日军洽谈受降事宜最初是定在江西玉山,谁知那几天玉山连降暴雨,飞机无法降落,于是洽降地点改为芷江,选择芷江也不是心血来潮随意定的,一是芷江拥有曾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当时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芷江机场;二是芷江是抗战时保卫陪都重庆的军事重镇,驻扎有大量军事机构、精英部队和最先进的空军部队;三是芷江是抗日战争最后一战芷江保卫战(即湘西会战或称雪峰山会战)的战略总部;四是当时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也设在芷江。

历史不该被遗忘,来到湘西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不可不去,了解一段曾经让中国人鼓舞振奋、奔走相告,又曾经被蒙上尘埃的历史。

芷江现在是偏居湘西的一座小县城,但在风起云涌的1940年代,芷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目前在芷江,除了抗战受降旧址外,还有飞虎队纪念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中国海军陆战独立第一旅旧址、中国陆军大学旧址等数十处抗战遗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是芷江最重要的抗战纪念遗址,免费领票,受降纪念坊是其标志性建筑。

芷江受降纪念坊初建于1946年2月,位于芷江县城3.5公里的七里桥村,原是中华民国空军司令部群力礼堂,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曾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坊上嵌刻有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等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

细心的你会发现,《芷江受降坊记》后半部怎么空白呢,为什么说这里曾是一段被蒙尘的历史呢,其实这座纪念坊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的重要历史见证,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建筑物,1946年8月建成后,1966年10月被毁,1985年9月完成重建,但未能准确再现其原貌,为尊重历史,2010年8月按照历史资料再次改建,《芷江受降坊记》的后半部分由于实在找不到原始资料,只能空白在那里。

受降纪念坊处于旧址的入门中央位置,纪念坊右边是受降纪念馆,左边是受降旧址,后面的小山上是一座受降亭。

参观抗战受降旧址,有必要先看看纪念馆,这里有刻着“天皇”字样日本军刀,不知道这把刀嗜了多少中国人的血。

也有当时中美两国部队的军用物品,1940年代的芷江,可不仅仅是一座湘西小县城,而是重要的军事基地。

这些照片和电报是真正的史实,1945年8月15日,蒋介石致电冈村宁次,要求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速派代表赴玉山洽谈受降事宜,17日,冈村宁次复电报告日军赴玉山人员和行程安排。

江西上饶市的玉山县本是见证受降的首选地,谁知天公不作美,玉山一带连日暴雨,天气十分恶劣,玉山机场的飞机跑道因被雨水冲刷而损坏,受降地点改为湖南芷江,玉山失去了一次载入史册的机会。

当然芷江也完全有资格作为受降地点,1936年7月至1945年9月,芷江境内驻军云集,各种军队及大小军事单位多达220个。

毫不夸张的说,小小的芷江是当时盟军的重要基地。

这些历史照片尤为珍贵,记录了芷江受降的全过程,特别是左下角这个叫做桥岛芳雄的日寇,以一个擦汗的动作永载史册。

这是左图这位美国记者拍摄的当时芷江街景彩照,真实再现了当年的芷江,历经几十年后,这些珍贵的照片终于回到原本属于它的地方。

芷江受降结束后,部署了国内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其中包括新四军在高邮受降。

最后再回到纪念馆入口处,“V”形的雕塑后衬“V”字浮雕,“1945.8.21”悬于上方,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可一世的日本皇军十四年以来,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对中国军队俯首认败。

看完纪念馆后可以移步对面的抗战受降旧址看看,这里有三栋美式鱼鳞板平房,建成于1938年,中间是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右边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左边是何应钦办公旧址及接待室。

1945年陆军总司令部由昆明迁到芷江,总司令何应钦在此指挥了抗日战争最后一战——芷江保卫战(即湘西会战或称雪峰山会战),同年8月,又在此研究和部署中国战区受降事宜。

后来,陆军总司令部迁往南京,1946年5月改为国防部,所以陆军总司令部其实总共才存在一年多时间,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在芷江,据介绍,室内陈列的沙发、桌椅均为原物,属于国家珍贵文物。

何应钦办公室摆放着几幅大型油画,再现受降场景,擦汗的桥岛芳雄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间就是1945年8月21-23日受降的会场旧址,会场按照当年原貌陈列,室内沙发、桌椅也是原物。

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交出了百万侵华日军在华的兵力分布图,接受了载有关于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第一至第六号备忘录,为日后的受降工作奠定了基础。

芷江受降旧址并不大,但其历史意义却绝对非同凡响,1945年发生在芷江的受降,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取得最后胜利最光辉的一页。事实上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不知道在这座湘西的小县城,还曾发生过如此历史意义重大的事情,记住这段历史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