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复原失传千年的宫廷技艺 掀开溥仪流亡时的秘密……
旅游
旅游 > 大师IN像 > 正文

他复原失传千年的宫廷技艺 掀开溥仪流亡时的秘密……

1924年的一天,清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

惊慌失措中,他仓皇带着一本书逃走。

这本书,就是当时唯一一本龙鳞装藏书——《刊谬补缺切韵》。

《刊谬补缺切韵》,侵删

【龙鳞装】,始于唐朝,用于北宋。

是中国古代「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

当你打开它时,里面的秘密会倾泻而出——

错落排布的纸页像凤凰的长尾,灵动翘起;又宛如覆盖鳞片的真龙,悠哉游动。

看书时,仿佛「龙游于书中,书居于龙骧」,是古代皇家才能享受的阅读体验。

然而遗憾的是,这本《刊谬补缺切韵》,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中,并不对外展出。

且龙鳞装书因制作极其复杂耗时,至今已近失传。

普通人想要再睹龙鳞装风采,难于登天。

2008年,一个小伙子在一本泛黄的古籍中,第一次看到了对龙鳞装的描述。

“很难想象千年前的古人竟然有如此的手艺。“

他毅然辞掉了当时的工作,窝在廉价的出租房里,开始潜心研究这项失传已久的工艺。

两年半后,龙鳞装《三十二篆书金刚经》问世,并一举斩获中华印制大奖金奖。

龙鳞装《三十二篆书金刚经》

至此,这项蒙尘了数百年的技艺终于再现人间。

而这位年轻人,便是现今官方认定的唯一一位龙鳞装非遗传承人——

张晓栋。

01打捞起失传已久的皇家工艺

张晓栋,1981年出生于河北。

从小的留守经历,让他对书籍有着特别的情感。

每当思念父母时,他总会翻阅家中库房里父母留下的书籍,感受文字带来的力量。

2006年,张晓栋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北京工作。机缘巧合下,他来到印刷协会工作。

大学时代的张晓栋

但按部就班的工作,让他感受不到丝毫创造力。

渐渐的,张晓栋对这份别人甘之如饴的“稳定”工作失去了兴趣。

“那不是我想要的。”

2008年,是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张晓栋后来在多个场合中,反复提起的一个年份。

那一年,国家举办了旷世盛典。

那一年,互联网兴起、电子书普及,纸质书的市场和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

那一年,他在《古籍版本鉴定丛谈》中第一次看到了对龙鳞装的描述。

「遇风则灵动翻飞,宛如真龙舞动」。

那一瞬间,他在惊叹的同时,更多的是被古代宫廷的匠心精神所感动。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然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龙鳞装只存在于文字记载中。且,这项技艺失传已久。

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准确复原这种装帧形式。

"没有人做,那就由我来做第一人吧。"

他辞掉了工作,在廉价的出租房里,开始全身心投入到龙鳞装的复原工作中。

无数个日夜,他苦心孤诣的重建着这项古法技艺。

龙鳞装需要的工具其实并不复杂,唯一把刀、一支尺、一根笔、一熨斗、一叠纸而已。

但它却是一项需要十足细心和耐力的工作:

测量、裁切、对折、熨贴、粘贴......

前后五十多道工序,一步步环环相扣、叠加重复,不能有丝毫误差。

而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书口误差率的把控。

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再不为过——

即便每页页口仅有0.1毫米的误差,几百页累积下来也会相差几厘米,这是很大的失误。

没有人能零误差,但这项工艺需要“零误差”。

(龙鳞装之所以失传,不是没道理的。)

那段时间,他夜以继日地翻阅各种古籍资料;

无数次样书打板;

一次次登门拜访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古画修复学者、印刷界泰斗……虚心恳求老师的指点;

剩下的就是数不清的尝试、失败、再尝试。

记得第一个版刚做出来时,他兴冲冲拿给老师看,结果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装反了。”

一切又都要重头开始。

张晓栋登门拜访中国书籍设计泰斗

几年下来,用作研究、尝试复原而废掉的纸张,都能装满整整一屋子。

如此历时两年半,2010年,张晓栋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龙鳞装作品《三十二篆金刚经》。

“当这件作品完成时,我们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张晓栋面带微笑的说起当时的场景。

台上人波澜不惊,台下人百感交集。

这本《三十二篆金刚经》,是由国内顶级的安徽泾县绢纹宣纸为载体,摸上去如丝绢般的顺滑。

共217个页子,卷起时卷轴直径为12厘米。

全卷舒展后总长约8米,宛如一条游龙蜿蜒而行。

禅意的表达方式,让人阅读经文时仿佛身临其境。

此书一经面世,就惊艳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获得了中华印制大奖金奖。

「旧时王谢龙鳞装,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这样,张晓栋如同一叶小舟,隔着历史的长河,将这项失传已久的皇家工艺,从远处摆渡回来。

02 制书是一件清贫的事,但我愿意为之坚持

事实上,张晓栋对龙鳞装的贡献,绝不仅仅只是复原这门工艺这么简单。

传统的龙鳞装,书口处并无图案。

张晓栋根据现代人的阅读喜好,在鳞次排列的页口处,分毫不差地设计上插画片段。

如此平铺开来,便会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这种设计,能带动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阅读时更像是一场与圣贤的对话。

沉浸式的体验,让人经历一次后再难忘记。

从趣味性和观赏性看,都比传统龙鳞装更胜一筹。

不过对龙鳞装这种工艺而言,120回的《红楼梦》内容实在过于庞杂。

为使《红楼梦》更好地呈现,张晓栋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装帧方式——【经龙装】。

结合了「龙鳞装」和「经折装」两种装帧手法。

单回内容使用「龙鳞装」的形式呈现。

回与回之间则使用「经折装」连接在一起。

鳞口游走交替,画卷随影更迭,龙鳞徐徐展开。

移步易景,页页藏趣,阅读时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绮丽旖旎的大观园里面。

时至今日,谈起初见孙温的《红楼梦》时,张晓栋依然无限感慨:

曹雪芹毕生的心血;

程伟元用木活字刻几十万字去印刻;

孙温用38年绘制了画册,一共240幅。

这些人几乎用他们的一生,为这个作品赋予生命力,这是很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尊敬的。

英雄相惜,张晓栋也用他的方式,把曹雪芹、程伟元、孙温的心血,再次请到当代读者面前。

这套作品共计八函,长达百米,重量达400斤,历时四年半完成。

需要3000平米的空间才能将它们全部展开,如要完整拍摄整部作品,得启用无人飞机。

无人机拍摄龙鳞装《红楼梦》

而张晓栋对于龙鳞装的另一创新——【千页】,则诞生于一次偶然。

这更像是布达拉宫送给他的礼物。

当他第一次带着作品去西藏参加展会时,由于高原上干燥的气候,纸张纤维里的水分流失严重——

平整的龙鳞装书页,竟卷曲成凌乱翘起的状态。

在布达拉宫展出时页子全部翘起的样貌

佳作变成了“废品”,张晓栋不禁有些气馁。

然而在展览时,他惊奇的发现,参观者在欣赏时,会不由自主地去用手指滑动页片。

这过程中,不仅会出现一闪而过的画面,更会随着手指滑动呈现出不同的神韵。

他开始思考如何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表达。

就这么拿着剪刀弯弯曲曲地修剪,发现竟然造出了一个2.5维的空间,画面异常地生动。

【千页】由此诞生。

褶皱翘起的书页,明暗纵深的变化,插画中的形象瞬间变得立体起来。

这种以龙鳞装结合纸雕的艺术,把真实世界与奇幻世界连接到了一起。

此后,他又用类似形式做了更多的尝试:

用白纸,借助光构造一种纯洁而空灵的空间形态;

纯白“千页”作品上的光影效果

在古书上巧妙浸染茶汁,形成江南的烟雨濛濛;

古书染茶汁的“千页”作品

以层次分明的裁剪,让千里江山图立体呈现……

千页《千里江山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十余年来,张晓栋先后获得了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并被官方认定为唯一的龙鳞装非遗传承人。

在他的努力下,2013年,龙鳞装已经入选为朝阳区非遗项目。

回顾这十几年一路走来,张晓栋想起有一年在威尼斯做个展的时候,有人跑过来对他说,

我虽然看不懂里面的文字,但是你的作品是全场最好的。

他又想起刚入行时,老师对他说,

做书不可能给你带来太多的物质财富,但它能够让你快乐,能够在里面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现在他终于意识到,那个让他守住清贫、甘之如饴付出了十几年的东西——

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无需言语便能让人深刻体会到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