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正式揭晓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正式揭晓

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揭晓。入选项目包括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十个项目。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因而每一年的“中国考古新发现”的评比意义非凡。以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和对其的研究成果来建构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用丰富而翔实的化石和文化证据来佐证和完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这些工作无疑在借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项目按时代早晚排序分别为: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照

△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照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在此发掘出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郧县人”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约200万年演化历程的关键节点上,为许多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发掘区其他层位发掘燃烧树桩坑及树干堆积

△发掘区其他层位发掘燃烧树桩坑及树干堆积

赵家徐姚遗址位于山东临淄,距今1.1-1.5万年。在一处距今1.32万年的保存完整的古人活动营地中,围绕火塘发掘出遗物1000余件,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赵家徐姚遗址的发现是华北地区,乃至东南亚旧新过渡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从认识上改变了东亚地区农业起源模式的观察视角,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东西方农业起源路径的差异。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碧村遗址全景(东-西)

△碧村遗址全景(东-西)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村北,遗址三面环河邻沟,东、中部各修筑一道纵贯南北的城墙,形成一座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聚落。该门址是目前发现史前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结构最为严密,形制最为规整的一套门址系统。这座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城,是揭示天下万国时代北方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融,展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形成轨迹的重要窗口。

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二里头都邑中心区西南路口的新发现 航拍示意图

△二里头都邑中心区西南路口的新发现 航拍示意图

位于河南洛阳盆地中东部的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是中国青铜时代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大型都城。二里头都城严格方正的都城规划制度、“居葬合一”的布局结构,同宫城宫室制度、青铜礼乐制度等制度一起,为商周及后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础,体现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王国在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开创、引领作用。同时,二里头都城的这种布局,也为先秦时期其他都城遗址探索布局、结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东围沟G1南段第二地点探方 东部为打破围沟的东汉晚期砖室墓M1

△东围沟G1南段第二地点探方 东部为打破围沟的东汉晚期砖室墓M1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对商王陵及周边进行考古勘探,发现有围沟、祭祀坑、墓葬、灰坑等。其中东、西两个围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关联关系,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西头遗址南城墙东段基槽剖面

△西头遗址南城墙东段基槽剖面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西头遗址是目前泾河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遗址。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西周王朝的统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为寻找文献所载“豳”与“豳师”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双系酱釉瓷罐(明)

△双系酱釉瓷罐(明)

大松山墓群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在2022年7月-2023年1月期间,考古队对该墓群开展了全面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35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192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大松山墓群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首次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同时,作为一处全国罕见的大型地方民族公共墓地,大松山墓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情况,展现了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二佛并坐像残件

△二佛并坐像残件

古城村寺庙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东侧。2016~2022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进行了连续7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编号文物16306件。对两个寺庙遗址的研究考察,一是填补了图们江流域高句丽考古遗存发现空白,二是为辨识本地区渤海国早期建筑遗存提供了标尺。同时,古城村寺庙址考古发掘对完善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物质文化全貌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木岸狭河”遗存

△“木岸狭河”遗存

州桥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其考古发掘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等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本次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等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3号码头前部侧视(西向东摄)

△3号码头前部侧视(西向东摄)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段,温州古城朔门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与世界古航标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朔门古港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是海丝申遗工程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同时,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蕴含着先贤们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内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