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知酷文旅
“中国人想要去日本旅游,除了先喝一口核污水,再去福岛核污水里游一圈”,“入境条件就是中国人要先吃十个福岛扇贝,边吃边说好吃,然后再向全世界直播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这些让人诧异的无底线言论,出自日本两位政客参加电视节目时的发言。
两位称,这是由于中国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所以对中国游客进行报复。
虽然,这些言论只是两位政客的异想天开,不可能成为实际的政策措施,但这两位对中国游客的轻蔑和侮辱,却是一点不打折扣。更令人愤怒的是, 这种对中国人轻蔑和歧视的心态,在日本社会中广泛存在 。
就在最近几天,日本新宿有一个居酒屋,店主招牌写:“致中国人,本店食材全部都是福岛产的”,这一招牌竟然登上日本热搜,日本网友纷纷点赞店主,路过的中国小伙报警后,店主辩称“没有歧视,只是想告诉中国游客”,最终在日本警察交涉后,才更换招牌。
事实上,中国游客是日本旅游业最大的金主,在疫情暴发前,中国(含港澳台)每年赴日人数都在一千万人次以上,超过日本接待外国游客总量的一半以上。 2019年,仅中国大陆的游客就高达900万人次,中国台湾访日人数为489万人,中国香港访日客达229万人,均创历史新高。两岸三地访客达1677万人,占全体外国访日客的52.6%。
如果没有中国游客,日本引以为傲的“观光产业”将彻底陷入萧条。
中国赴日游客不仅数量多,平均消费力也位列第一。 由于过去中国人对日本商品的信赖,每个赴日的游客都“抓住机会”大肆采购,2019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人均消费额1.33万元(不含机票),比其他国家地区赴日游客消费的平均水平高出33%。尤其是购物金额,中国游客是其他国家游客平均值的两倍。
日本国际旅游收入的60%是由中国游客贡献的。中国游客是日本旅游业的衣食父母, 以一己之力把曾经长期处于旅游贸易逆差的日本,强力推成旅游贸易顺差的国家。
然而,对于中国游客,日本人普遍的是表面上欢迎,一直以来内心却充满轻蔑和歧视。
“中国游客素质低”“大吵大闹”“乱扔垃圾”,这些都是日本国内舆论给中国游客贴的集体标签。
在日本旅游,很多地方都能觉察到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 一些日本的景区和公众场所,专门制作了一些中国游客专供的标识,“请勿乱扔垃圾”,“请不要随地大小便”,“请不要乱摸”,这些标语没有日文、没有英文、没有韩文,只有中文。
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标识
对中国游客的污名化,经过日本媒体的渲染和讨论,已经成为很多日本人的“共识”,以至于有些场所对中国游客区别对待,反而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支持。
例如在2017年,日本冲绳县的某家海滩用品出租业者,在出租大阳伞的项目上,竟贴出“中国人要2万日元”的告示,但其他游客只需付2千日元。
太阳伞租赁:2万日元(仅限中国人)
太阳伞套餐:2千日元(面向日本人)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国别歧视,店主就此辩解称,“ 没有歧视中国人的意思,只是不想租给他们罢了 ”,“中国游客的行为习惯非常不好,一人坐的椅子偏偏要5个人挤在一起,导致椅子被弄坏”,“已经忍他们(中国游客)很久了,因为今年不想租给中国游客,所以才加价10倍”。
该店铺老板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多日本网友的支持,有网友评论,“不想租给中国人就提价10倍的做法没什么不妥当的。老板居然还能够忍受中国游客这么多年?”“国别歧视?看看现实情况吧。去年我和妻子去京都旅行,那些中国游客在露天浴室里抽烟就让我觉得很不爽,中国人原本就不知道礼貌为何物。这里是日本!”
更让人反感的是,中国游客遭受了如此明显的歧视和污名化,中国的一些媒体和旅游营销号,反而站在日本网民一边,一些旅游营销号甚至“贴心”的提出一些小贴士,列出日本人最反感中国游客的各种行为,告诫中国游客去到日本一定要遵守日本的各方面生活习惯。
这些媒体和旅游营销号的逻辑是,中国游客确实有一些不文明行为,所以才引起日本人反感,所以中国游客要改正。 但中国每年赴日游一千多万游客,其中有不文明行为的只是很小的比例,绝大部分游客是文明且有素质的。 事实上,去日本旅游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人,例如2018年中国大陆赴日游838万人次,其中40%以上是20至39岁的女性,这些女性崇尚精致、优雅的生活,断无可能做出“随地大小便”“公众场合吸烟”等行为。
然而,日本媒体抛开事实不管,就拿着放大镜放大那一小部分不文明行为,把其上升到中国游客的整体,不断的向日本民众灌注中国人“素质低、不文明、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由于存在如此广泛的“民意基础”,所以如今两位日本政客,才能够那样轻松自然、肆无忌惮的编排“中国人想去日本必须先喝核污水”,“向全世界直播让中国游客吃福岛海鲜,边吃边赞叹”。从他们自作聪明的神态来看,他们知道观众就是想听对中国游客的侮辱和歧视。
在这两位日本政客看来,中国人做梦都想去日本,为了去到日本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而他们眼里的中国游客,不仅不是日本旅游业的金主,甚至是给日本带来了“污染”。
诚然,这两位日本政客和他们的观众不代表整个日本,但他们这种态度和心理却是很多日本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写照。
实际上,日本的旅游资源和中国相比相去甚远, 中国人过去之所以喜欢去日本,部分是被日本旅游业营造的“发达、文明、精致、优雅”的表象所蒙蔽, 日本的经济领先,影视文化产业发达,给过去尚未发展起来的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再 加上各类旅游营销号、日本美妆营销号的拼命宣传种草,在中国人心中成功树立了日本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
尤其是中国的年轻女性,深受这些营销机构的宣传洗脑。前文已经提到, 2018年中国大陆赴日游838万人次,其中40%以上是20至39岁的女性。 她们去日本的动因,往往是城市游览、采购化妆品、影视动漫胜地打卡、温泉和服体验等等。说白了,这些旅游体验项目不是因为日本旅游业做得有多好,而是受到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影响而加分。
在8月10日文旅部发布通知公布第三批恢复出境跟团游的名单中,日本原本是最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根据携程、马蜂窝等旅游平台统计,日本此前也是国庆出游搜索热度第一的目的地。但把中国游客整体污名化,肆无忌惮的歧视中国人,再编排令人作呕的言论报复中国游客,这一系列操作在日本一意孤行排放核废水之后格外扎眼,在日本旅游业宣扬的“发达、文明、精致、优雅”的外衣之下,是日本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和洗脑,仍有赴日游计划的中国游客,可能需要三思了。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