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边境开了个口子!
旅游
旅游 > 极致之旅 > 正文

刚刚,边境开了个口子!

“两巴一嘎,谁去谁傻”,这是流传在日喀则地区的民间顺口溜,“两巴”指仲巴县、岗巴县,“一嘎”指萨嘎县,它们是日喀则市境内县城海拔最高的三个县,而这个顺口溜也暗示的是这三个边境县自然条件的艰苦。

一提起西藏的高海拔地区,阿里、那曲总是会榜上有名。实际上,日喀则的这三个边境县的县城海拔高度,放到阿里、那曲境内,也能够排上一定名次。

就是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区,2023年1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之间的里孜—乃琼口岸正式开通。

里孜口岸,便地处“两巴一嘎”的仲巴县亚热乡里孜村境内,海拔4772米,这也是西藏海拔最高的陆路(公路)边境口岸,客货双通。

里孜口岸,也是继樟木—塔托帕尼、吉隆—热索瓦、普兰—雅黎三大口岸之后,中尼两国又一对等开放的陆路口岸,也是西藏第四个陆路口岸。

雅江源头

里孜口岸所处的仲巴县,对大部分内地人来讲,或许显得陌生,但提到雅鲁藏布江,大家就都熟悉了。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杰玛央宗冰川,便位于仲巴县境内,这里基本也是日喀则市的最西端。

和阿里普兰县交界处的冰川

和阿里普兰县交界处的冰川

(底图:Google maps)

仲巴县的核心区域,处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夹峙的当却藏布(马泉河)河谷,这条河也是雅鲁藏布江的上游。著名的“国之大道”G219(三条沿边国道之一),便基本贯穿仲巴县境内的马泉河河谷。

本身就地处青藏高原,再加上境内又有着两大世界级极高海拔山脉耸立的加持,自然而然,仲巴常年冰雪覆盖。

仲巴境内的雪山(图:图虫创意)

仲巴境内的雪山(图:图虫创意)

高海拔的严寒、缺氧,只是恶劣环境之一。可能令许多人意料之外的是,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的仲巴,沙害问题也是笼罩在当地的一片阴霾。

G219国道旁的仲巴五彩沙漠

G219国道旁的仲巴五彩沙漠

位于仲巴至帕羊路上的桑木张河两岸

(图:图虫创意)

由于当地沙害严重,仲巴自正式建县以来,县城也因沙害问题多次实质性搬迁,著名的扎东便是其一,该县也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治沙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同意将仲巴县的部分区域划出,设立隆格尔县,但因故没有正式成立,后被撤销。这一方面,也可以观察出当地环境的艰苦。

当地环境的艰苦,也孕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六个特别能”的“老仲巴精神”,比“老西藏精神”还要多一个“特别能”。

“老西藏精神”在西藏随处可见

“老西藏精神”在西藏随处可见

(图:杔格@西藏博物馆)

“盐羊古道”

虽然仲巴的地理条件极其恶劣,但在历史上,它也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条区域性贸易通道的途经地之一,这条通道被称为——“盐羊古道”。

藏西地区有诸多知名盐湖,例如扎布耶茶卡,以及被誉为藏西地区最大盐湖的“章仓三错(湖)”(鲁玛仁布错、吉嘎错、卡庆错)等等。旧时,当地人将采集的自然盐装入羊毛编织袋中,运往周边等地进行交易。

藏西盐湖众多,这两处只是典型代表

藏西盐湖众多,这两处只是典型代表

负责运盐的人,是大大小小的“盐帮”:大的盐帮,有几十个牧民、一千多只羊;小的盐帮,只有三四个人、两三百只羊。他们赶着羊群,一边放牧,一边驮盐,风餐露宿,把盐运往各地,多是“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交易,换回糌粑、砖茶、大米、青稞以及其它日常生活必需品。

以盐湖为中心,久而久之,贸易网逐渐形成了“西至阿里普兰,东至日喀则、拉萨,北至新疆,南至尼泊尔、印度”的格局,这就是久负盛名的“盐羊古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交通运输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盐羊古道”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运输价值,成为一道历史遗迹。

但是,仲巴县独特的地理区位改变不了,和尼泊尔相毗邻也是它的另一优势。到了当代,仲巴县的“盐羊古道”以另一种新形式“复活”了。

里孜口岸

西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四国以及印控克什米尔相邻。日喀则一市,便与印度、尼泊尔、不丹三国接壤,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的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日喀则共有9个边境县,这里的国境线往往崇山峻岭、千沟万壑,但并不意味着对外无通道联通。从古至今,日喀则都是西藏有名的边贸地区,当今有27个对外山口通道、34个互市贸易通道、28个传统边境互市贸易点。具体到大众普遍认知中的“口岸”,则有5个陆路口岸、1个主要边贸通道(亚东乃堆拉通道)。

这其中最著名的口岸

这其中最著名的口岸

非G318国道的终点——

樟木口岸莫属了(图:壹图网)

仲巴县的边境线长357公里,约占全区十分之一、全市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边境大县”、“边贸市场大县”、“边贸交易大县”;在传统互市贸易点中,交易活动较为活跃的有里孜、加珠(柱)、亚斯玛、玛永、欧木(姆)丁丁等5个边贸市场,以里孜为主、其它四个为辅,最为活跃的有里孜和亚斯玛。

里孜,藏语意为“指尖、尖峰”,地处仲巴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边境线长24公里,有3个通外山口,历史上长期为中尼盐粮交易点。

仲巴县与尼泊尔边民素有互市贸易的传统,里孜边贸点是日喀则市年交易规模最大的边境互市贸易点,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里孜边境互市贸易的黄金季节,居住在边境线两侧的中尼边境居民每年6月和9月定期在里孜开市两次,每次10天左右,进行“帐篷边贸”。

“帐篷边贸”规模逐年增大,参与人数逐年增多,交易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为规范边境贸易,作为西藏传统对尼贸易通道的里孜,里孜口岸便是在传统的中尼双方边民择期互市贸易点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

2012年,中尼双方在加德满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政府关于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明确将仲巴县里孜口岸作为双边性口岸。

2017年,列入国家口岸开放计划,纳入双边批复的公路口岸之一。

2018年4月10日,《西藏自治区里孜口岸发展规划(2016-2025)》经自治区口岸建设发展和边贸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2019年10月,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里孜口岸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19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复里孜口岸为双边常年开放公路客运运输口岸。

2023年9月19日,位于日喀则市仲巴县境内的里孜口岸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23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提到:“双方欢迎里孜-乃琼口岸顺利开通、樟木口岸恢复客运功能”。2023年10月19日,尼方复照中方,双方确认正式开放里孜-乃琼口岸。

2023年11月13日,经过1885天的昼夜建设,南亚陆路大通道重点口岸——里孜口岸正式通关,全国开放口岸达到315个。

里孜口岸自启动建设以来,累计投资约4亿元,建成国门联检大楼、入境货物查验场、海关应急保障中心、边检应急及信息指挥中心等23个项目,共有出入境旅客查验通道8条,车辆检查通道2条。

里孜口岸所处地区地势平坦开阔,距拉萨市935公里,东西与吉隆口岸和普兰口岸相望,南面与尼泊尔木斯塘县接壤,距离相对应的尼方乃琼口岸12公里,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499公里,距尼泊尔重要城市博卡拉251公里,并已实现道路通达。

相比于“仲巴、里孜”等地名而言,里孜口岸的另一侧——木斯塘的知名度就高了不少。

一般所说的“木斯塘”,更多指“上木斯塘”

一般所说的“木斯塘”,更多指“上木斯塘”

核心区就是著名的“珞曼塘”

这里曾是著名的“珞王国”首都

如今这里也是尼边境地区

藏文化族群带上最大的聚居区(图:壹图网)

木斯塘县,隶属尼泊尔的甘达基省木斯塘区,在尼泊尔废专区改省前属道拉吉里专区。这里以著名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而知名于世,也因为“四水六岗卫教军”叛乱武装非法盘踞于此令中国人所熟知。在2008年以前,曾是尼泊尔境内的一个自治王国——木斯塘王国。

历史上,木斯塘与西藏往来较为频繁

历史上,木斯塘与西藏往来较为频繁

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

也保持着紧密的经济交流联系(图:壹图网)

木斯塘地区的核心是喀利根德格河(卡利甘达基河)河谷,这条河谷走廊也是《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里“6出境”陆路通道中的“拉萨—仲巴(里孜口岸)—尼泊尔甘达基经济走廊(博卡拉、蓝毗尼)”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里孜口岸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西藏口岸布局,助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同时对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通道和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推进中尼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西藏口岸的建设并没有结束,未来随着日屋、陈塘口岸的建成开通,它们将见证中尼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合作。

Tips:由于上木斯塘地区在尼泊尔受到保护的限制区域特殊地位,以及中尼两国的相关政策,目前普通游客无法从此处口岸出入边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