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县”在出发!唐卡之都——炉霍
旅游
旅游 > 正文

去旅行,“县”在出发!唐卡之都——炉霍

来源:甘孜旅游

炉霍

历来都是从四川盆地

去往西藏和青海之要衢

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之重镇

素有“康北中心”之称

郎卡杰唐卡文化艺术之都

山歌之乡、“崩柯”之乡

炉霍

位于甘孜州中北部

国道317线自东南到西北贯通

平均海拔3860米

炉霍

卡萨湖

四川省级自然保护区

距离炉霍县城30多公里

在炉霍县的西边,位于卡萨村内

它是极典型的高原淡水湖

也是当地有名的圣湖

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

倒映着白云的卡萨湖

将湖水、山色、天景融为一体

巧织人间美景于一湖

炉霍

虾拉沱湿地

“虾拉”在藏语里是鹿的意思

“沱”是坝子的意思

鲜水河从这里流过

形成两岸数十公里的天然湿地

虾拉沱也是一个

具有十分特色的高原田园村寨

雪山依背靠,鲜水绕村流

十里之地,俄色绿芽

瓜果飘香,物产富饶

炉霍

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炉霍东南部的虾拉沱片区内

地处雅砻江左岸一级支流鲜水河中下游

总面积1121.58平方米

海拔范围介于3070—3105米之间

这里有大片的

湿地、灌木、林木、草场

环境清雅,风光旖旎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

许多珍稀种群的栖息地

且享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

炉霍

宗塔草原

宗塔草原位于炉霍东北部

地处大渡河上游

这里每年春天至中秋时节

百花争艳斗奇

是独具特色、名副其实的七彩草原

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

牛羊成群,帐蓬顶顶

在宗塔草原深处

每一个日子,每一朵花儿

就可以打磨成心仪的诗篇

炉霍

霍尔章谷湿地公园

位于甘孜州炉霍县

地处雅砻江支流鲜水河

规划总面积931.41公顷

含湿地面积504.19公顷

湿地率54.13%

众多的河网聚集于此

植被绿绿葱葱,自然景观相当优美

而湿地公园也能更好保护长江上游水源地

珍稀动物群种黑鹳、黑颈鹤等

也有了更好的栖息地

炉霍

朵芒寺

距炉霍县城55公里

这里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

背倚古木参天的堡王金刚山

面对右旋海螺状的骆驼山

近处各山状如七宝,颇为奇异

朵芒寺不远的一条河

叫罗科河

当地人称之为“吽”字河

它蜿蜒崎岖的形状极其像藏文“吽”字

炉霍

诞生塔

朵芒寺向东南方向约4公里

就是大德的诞生纪念塔

据说,伏藏大师德钦朗巴

曾在这途经的夏日且山和红泥巴山掘取伏藏

诞生塔不远处,另有八尊佛塔。

据说当初此诞生塔建成的时候

在朗朗晴空之下

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彩虹

非常吉祥殊胜

炉霍

喀瓦拉翁雪山

喀瓦拉翁雪山

意为“白雪之王”

海拔5480米

矗立在甘孜州炉霍县旦都乡境内

神山主峰终年冰雪覆盖

炉霍

崩科

“崩科”是藏语音译

意思是“木头架起来的房子”

远观炉霍“崩科”民居

形态方正

从正面看仿佛为全木结构

褐红色的外壁

各式各样的花窗

“品”字滴水屋檐

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衬下

幻化成精美绝伦又典雅大方的画卷

炉霍

炉霍山歌

是炉霍先民长久传承下来的音乐记录

从高山到低谷,从牧区到村落

炉霍的山歌,唱响了星河山川

传承了一辈又一辈人

在草原之上

聆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炉霍山歌传承人的天籁歌声

炉霍

石棺墓葬群

炉霍石棺墓地是1984年初

在卡萨湖修建水力发电站

开挖引水渠道时发现的

这里出土了大批铜器、石器、骨器

及玉石、玛瑙等各类装饰品和毛麻制品

反映了卡萨湖畔两千多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

是迄今为止全国境内最大的古石棺墓葬群

炉霍

郎卡杰唐卡

炉霍是一代唐卡宗师

郎卡杰(约公元1610年生)的故乡

郎卡杰历代弟子风格一脉相承

最终形成郎卡杰唐卡绘画流派

至今已有约400年历史

炉霍

炉霍美食

炉霍俄色茶是用采摘于

生长在海拔3000—3500米

自然环境的俄色树的叶芽

形似片形,其味清香甘洌回味悠长

色泽淡雅宜人,香扬水柔泸定樱桃

水淘糌粑是炉霍的一道传统特色名小吃

是将青稞淘洗干净

晾干、炒熟后磨成的粉

食用时加上少量的

酥油茶、奶渣、糖等拌匀

用手捏成团即可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

一种度数很低的酒

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

是喜庆节日必备之钦料

被称为“红军菜”的棒打萝卜

既鲜美又御寒

是炉霍人们桌上的一道传统炖菜

外形犹如梳子

色白如霜,口感细腻

虾拉沱麻糖就是这么风味独特

“县”在出发

唐卡之都——炉霍

等你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