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炉霍,一个时代选择
旅游
旅游 > 正文

去炉霍,一个时代选择

文章来源:乡伴

01 炉霍地理小课堂

光说「炉霍」,恐怕大多数人都觉得陌生。那么,给它加两个关键词,你就知道它在哪里了。

关键词NO.1-川西

《中国国家地理》在十多年前就曾这样说——「徘徊于北纬30度的横断山区,是中国最美的地方。」而川西,就是横断山区里,最核心、最美丽的部分。川西自然风光名头之响亮,简直与川菜在各大菜系中的地位不相上下。

关键词NO.2-川藏线

川藏线有南线和北线两条,川藏南线是因为那句「此生必驾318」而动不动就堵车的318国道。川藏北线,则是317国道。相对川藏南线318国道而言,没有拥堵的车辆,自然风光也毫不逊色,却不大为人所提及,只有一些老资历的川藏线自驾爱好者颇为推崇。一搜资料才知道为什么——

317川藏北线,除了萨普神山、祥格拉冰川、纳木错和它的圣象天门、卡萨湖等纯粹的藏地风景,更是途径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交融和汇集的区域,有更深度的文化交流,被称为「人文大道」,又名「信仰之路」

比如,中路藏寨,金川观音寺,德格印经院,亚青寺,红色佛国色达五明佛学院,孜珠寺,达姆寺天葬台,强巴林寺……(其中每一个名字拎出来单独搜索,都有惊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相比欣赏自然美景,欣赏人文景观的门槛确实是高了一点。

炉霍,就是317人文大道上一个重要的自驾休整点,更是不容错过的小众旅游点。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红色佛国,色达五明佛学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原新城 霍尔章谷·炉霍©️杨孝康

炉霍是什么?

炉霍,昔称「霍尔章谷」。藏语「霍尔」在唐时指回纥(he);在元代指蒙古人;在现代指藏北牧民和青海土族,这里指蒙古人。「章谷」是山崖上的意思。因霍尔章谷土司的官寨处于山崖上,又系蒙古族后裔,故称「霍尔章谷」其含义为,蒙古人的山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置屯(tun)时取名,「炉霍」。

由此可见,从远古以来,炉霍就是中国西部民族南来北往的汇聚地,是北方人群和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康巴地区的重要通道,是青藏高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炉霍有什么?

卡萨湖,宗塔草原,喀瓦拉翁雪山,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崩空民居,石棺墓葬群,郎卡杰唐卡,虾拉沱镇油菜花基地,地热温泉藏浴……

卡萨湖

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西70公里处,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总面积1.92平方千米,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当地有名的圣湖,被人们尊为母亲湖,平日要绕转朝拜,春耕秋收时要祈祷吁请。孩子满月,头等大事就是背上孩子诚心念佛围湖走上一圈。抛开有神灵之说,这里的丰收的确离不了卡萨湖送来的湿润空气。

▲卡萨湖的四季(图片来源于网络)

宗塔草原

位于炉霍县东北部,地处大渡河上游,距县城60千米。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帐篷顶顶,著名的康区狐狮神山满载着历史的印迹静卧于草原中心,仿佛沉浸在无尽的朝拜中。

每年春天至中秋时节,百花争艳斗奇,草原上先后开出黄、白、粉红、蓝、淡黄等不同颜色的野花,奇迹般地为草原定时换上盛装,使草原由金黄夺目转换成洁白无瑕的花海,再变成粉红色的海洋……是名副其实的七彩草原。

▲航拍宗塔草原©️东洪泽玖

▲地面看宗塔草原©️胡子哥哥

喀瓦拉翁神山

神山主峰海拔5484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于山腰,因此称其为喀瓦拉翁,意为「白雪之王」。公元八世纪,莲花大师为神山开光,并命名加持,雪峰的佛名叫拉姆色冬玛,即狮面空行母。信徒们在转山膜拜中希望换得灵魂的安宁。喀瓦拉翁神山境内垂直落差很大,形成了高山峡谷地貌,保持着横断山系特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孕育出品类繁多的植物和珍禽异兽,构成天然的药物园。

▲喀瓦拉翁雪山(图片来源于网络)

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这个国际级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东南部的虾拉沱片区内,地处雅砻江左岸一级支流鲜水河中下游,总面积1121.58公顷,海拔范围介于3070-3105米之间。公园内有大片湿地、灌木、林木、草场,环境清雅,风光旖旎。除此之外,这里还是许多珍稀种群的栖息地。每年10月都有大批的黑鹳在鲜水河湿地公园内迁徙和停歇,每年停留时间约10至20天。

▲鲜水河湿地公园观黑鹳©️益西次里

崩科民居

崩科是藏语,意为「木头架起来的房子」,崩科民居大都为全木构建而成,外壁为褐红色,花窗各种样式,而屋檐为「品」字结构。其独特的营造技艺在装饰设计上既保存了藏文化色彩华美、富丽堂皇、雕龙画凤,图案素材多用宗教典故的特点,在实用功能上又使房屋具备了优越的抗震性能,并且冬暖夏凉。崩科现已成为炉霍民居的主体,炉霍县也被称为崩科之城。

▲崩科民居(图片源自网络)

卡萨湖石棺墓葬群

炉霍县地处远古民族迁徙古道要衢,以石棺为代表的远古文明遗存十分丰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内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遗址就有6处,沿达曲河、泥曲河、鲜水河西岸台地均有零星分布,是名副其实的石棺王国,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其中最大的一处是卡萨湖石棺墓葬群,1984年在修建水电站时发现,共有275座石棺墓,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出土物品中未见货币,却有大量海螺、海贝、珊瑚等海洋物品。

▲石棺墓葬群(图片源自网络)

0唐卡大师 郎卡杰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身处「人文大道317」的炉霍,与317国道其他人文景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里走出了唐卡大师「神变画师」郎卡杰。

唐卡绘画大师朗卡杰,17世纪诞生于炉霍县的查瓦沟朱巴村。

关于他的传奇有很多。相传,他曾在草原上酣睡不醒,梦幻中,莲花生大师传授其画艺,因此而被称为「神变画师」。此外,传说他有着极致精微刻画的能力,能在豌豆剖面上刻画出须眉皆具的佛造像,因此又被世人赞誉为「毫毛画师」

郎卡杰后来出家为僧,一边学佛,一边绘画。他对唐卡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画面中的天空部分施色时,他可以把色彩分出细腻的层次,让天和地衔接完美,因此人们赞誉他为「郎卡杰」意即「装饰天空的画者」。「郎卡杰」的美名影响广泛,以致后人忘记了他的真实姓名。

▲公元十七世纪郎卡杰作品《无量光佛净土》

▲《无量光佛净土》的局部

「神变画师」郎卡杰开创的画风,集众家之长,技艺精细绝妙,成为整个川西藏区最具标准性的风格,并被后来的炉霍画师们传承。其嫡传弟子进一步继承和吸收了郎卡杰的绘画风格,独领风骚400多年,至今已经传至第十二代,使郎卡杰唐卡画派的绘画艺术得到了稳固传承和发扬光大,是甘孜州最为古老,传承最为久远的唐卡画派。

2008年,郎卡杰唐卡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文化部还授予炉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唐卡之乡」称号。截止目前,郎卡杰唐卡画派有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州级传承人14名,县级传承人7名。

▲唐卡博物馆©️中国日报记者 任奇

把肉身浸入地热温泉,以放弃疲惫;看雪山、草甸、高山湖泊,和藏民纯净的笑颜,以思考自己可以信些什么,可以放掉些什么,可以把人生的意义安放在哪里……托尔斯泰说,「有人通过闭塞无知躲避绝望,有人以享乐纵欲搁浅真相」其实人活在世上,是需要信点什么的,我们可以一起去到这个「大于自己」的地方,接受自然与人文的洗礼,用以击碎庞大却虚弱的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卡萨湖(图片来源于网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