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旅游
旅游 > 全球趣闻 > 正文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高高的兴安岭 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烈马 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遍野 打呀打不尽

这段东北人从小就会哼唱的歌谣,自从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爆火后。

一时间,所有人都认识了,这个住在大兴安岭的少数民族 ——鄂伦春。

△拿枪的鄂伦春人。图by老蔡

△拿枪的鄂伦春人。图by老蔡

最近的鄂伦春,带着文化走出了东北。

一支由11人鄂伦春族组成的非遗文化表演队,正在“南方巡游”。

他们在四川剑门关,头顶狍角帽霸气走秀。

△鄂伦春人在四川剑门关。图by四川发布

△鄂伦春人在四川剑门关。图by四川发布

南方的“野人”秘谷神农架,也向曾被称为“山里野人”的鄂伦春发出了邀请。

这个冬天的南北交融,不只是你来我往的沙糖桔和蔓越莓,

还有人带着自己骄傲的、遗落的文明,走出了那座大山。

南方的冬天,最近刚好在飘雪。

不妨,在这雪季,一起来读读鄂伦春的故事。

△鄂伦春族邮票。

△鄂伦春族邮票。

中国的少数民族里,同长于大兴安岭的鄂温克和鄂伦春,都是人数极少的梯队。

被称为 “东北三小族”。

很多人,常常将他们混为一谈。

更为人知的是鄂温克,因为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的那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

里面的女主人公原型,是鄂温克族最后的中国女酋长——玛利亚·索。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她和她的林子、部落、驯鹿,用一生诠释了大兴安岭里这个特别的民族,中国唯一且最后一个驯鹿民族。

离不开山林的执念,和文明离开山林的落寞,全都如一座座大山,压在了这个老者的身上。

鄂伦春,作为中国唯一一个纯狩猎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使用汉语。

同样,早就走出了森林,过上了现代的生活。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被“隐藏”得更深。

甚至连大部分东北人,都只记得开头那段儿时歌谣和傻狍子,却并未见过真正的鄂伦春。

于是这次当他们出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时,引发一阵轰动并被调侃道,上一次请他们出来还是在乾隆时期。

△鄂伦春骑马 。图by老蔡

△鄂伦春骑马 。图by老蔡

实际上,抗日战争时,鄂伦春有一段悲壮勇猛的过往,差点被灭族。

几十年后,这个全部人口不足一万的国宝级民族,

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了神秘的黑龙江。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01

傻狍子和深山猎人

通古斯语里,“鄂伦春”一词意为 “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 ”,主要以狩猎为生。

他们最初生活在贝加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到了17世纪中叶,沙俄侵犯中国黑龙江以北流域,烧杀抢掠当地居民。

鄂伦春族不得不逐渐南迁,到黑龙江南岸的大、小兴安岭地区。

△鄂伦春骑马 。图by老蔡

△鄂伦春骑马 。图by老蔡

如今,中国境内的鄂伦春主要生活在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的民族乡。

长长的大兴安岭,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丝带,罩着一个又一个北方民族。

往古了说,统一北方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建立大辽国的契丹;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征战欧亚的蒙古……

无一不是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

辽阔广袤的森林,充满着未知的险途。

尤其到了白茫茫的冬季,生存考验压在每一个鄂伦春勇士肩上。

△鄂伦春族。图by老蔡

△鄂伦春族。图by老蔡

一杆猎枪,头顶狍角帽,便义无反顾的往白色林海去。

踏过被冰雪覆盖的大地,与零下40°的严寒搏斗,与凶猛的野兽战斗。

西伯利亚的黑熊都进了山洞,鄂伦春也只能伺机而动,敏锐地、勇猛地出击。

只为了父母的一顿午餐,为了妻子烧的热锅中有肉,为了满脸期待的孩子。

狍角帽成了勇士的勋章,亦是妻子送给丈夫的护身符。

它见证着猎人,见证着这个民族。

在被人类视为不适宜居住的地带,与天斗,与地斗。

△鄂伦春族。图by小红书《时间的味道》

△鄂伦春族。图by小红书《时间的味道》

如今那顶呆萌可爱的狍子帽,几乎找不到真的了。

真的要么在博物馆里,要么在鄂伦春的代代相传里。

△鄂伦春族。图by小沈

△鄂伦春族。图by小沈

猎人收起了猎枪,走出了山林,鄂伦春人基本过上了和大家一样的东北生活。

野生狍子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但只要狍子帽一带,这便是人群中民族的身份识别器之一。

△2021年全国两会的时候,鄂伦春族人大代表代喜院还因为戴着狍头皮帽而登上热搜。

△2021年全国两会的时候,鄂伦春族人大代表代喜院还因为戴着狍头皮帽而登上热搜。

但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渔猎民族,其实也会使用。

“狍头帽,桦皮哨,穿山跳涧猎獐狍。”

狍子帽,又名“狍头皮帽”,鄂伦春语称“密塔哈”。

这种帽子用整个狍子的头颅制作,是保留了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来。

过去鄂伦春族选择狍头,是作为伪装皮帽。

每每狩猎时,他们持枪趴在灌木丛和草丛里。

宛如一只狍子,以诱引猛兽前来完成狩猎。

大有一种最精明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模样登场。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作为东北第一神兽,每个东北人提起狍子,总能忍不住笑出声。

因为实在太傻了,傻得离谱的那种。

遇到天敌,或者看到猎人布置陷阱,不会迅速逃跑,而是好奇地看,彷佛在说“老铁,干嘛呢”。

被猎杀或追捕时,大多数动物撒丫子就跑。

唯有狍子,回头看,或一头栽入雪中。

大有一种“我看不见,就不会被看见”的天真烂漫既视感。

狍子的傻,在屁股炸毛后,于东北人的认知中广为流传。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说着说着,干完了一盘水煮的、香喷喷的狍子肉。

养殖的狍子,虽然也傻,但人吃了,放心,不会继承傻。

比起日常带来乐子,又呆萌得直戳东北人铁汉柔情的可爱狍子。

头顶狍子帽的鄂伦春族,流传着的山林往事,从来不带任何呆萌的滤镜。

他们在这片一落雪,就成了童话秘境的深林中,一直都是天生的、勇猛的猎人。

△鄂伦春族。图by老蔡

△鄂伦春族。图by老蔡

毕竟能在黑龙江流域零下40°什么都没有古代,能够存活下来的民族,

曾经在清朝时,打出了一直无比精锐且强悍的索伦骑兵。

他们能拉开别人拉不开的硬弓,能击退别人打不过的敌人。

但也几近,耗尽了整个民族。

最少时,单是鄂伦春仅有2000多人。

而在《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鄂伦春族目前也只有9168人,

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资料图。截图by《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资料图。截图by《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02

谁是最后的山神?

1992年,孟金福出现在一条画质极其模糊的片子里。

镜头对准的是大兴安岭的森林,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最后的山神”。

那是很多人记忆中,第一次了解到山林里的他们。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彼时,62岁的孟金福,被视为 “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

萨满骑的马,是神马。

即便是早已过半百的年纪,但打起猎来的孟金福依旧眼疾手准,身手毫不含糊。

妻子比自己小很多岁,是家里长辈牵头介绍的。

每每孟金福出门打猎,年轻的妻子会家中打理好一切。

夫妇俩自小在这山林中长大,也深深觉得,自己离不开这片林子。

即使族人们已经迁出林子定居,慢慢融入了现代生活。

只有孟金福带着妻子重返了林子,继续过着鄂伦春延续了千百年古老且原始的生活。

△大兴安岭。图by 老蔡

△大兴安岭。图by 老蔡

被赋予萨满的职责,孟金福时刻谨记着对山神的敬畏。

自古以来,鄂伦春就以信奉萨满教出名,他们崇拜一切自然神,山神、火神、月神。

每次打猎前,并不是画家的孟金福要选一根最高大且壮硕的树,将山神的眉眼画出来,拜一拜。

祈祷山神赐予好运气。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不论有没有打到猎物,孟金福又会回到树下,和山神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献上祭品。

有时空手而归,那便把忧愁和烦恼这些心里话。

和山神唠唠,再递上一根粗烟,便也心宽了不少。

孟金福的身上,有股子犟劲儿。

老枪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子弹,他也不愿意换。

这个猎了一辈子的老人,觉得新式的枪展示不出真正猎人的本领。

他从来不用套索和夹子,因为不分老幼的猎杀,是对山神的大大不敬。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大网眼的渔网,常常让他收获不多,但这老头已经很满足。

剥白桦树皮,总是很小心翼翼,怕伤到树,让树皮没法再生。

孟金福习惯收拾自己,想要年轻些,这样他才觉得和夏天的森林更相配。

只是不管再怎么祈祷、敬畏、深爱。

在孟金福坐在一颗被砍到的有山神像的大树上时,

内心的孤寂,就像这深林漫长的冬季,看不到头。

他有一种,自己被砍伐了的感觉,无可依托。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定居,是时代划下来的一条线,隔开了鄂伦春和林子的距离。

在孟金福之后,2011年,有了另一部关于鄂伦春的纪录片《神裔》。

虽然这部纪录片掀起了不少争议,

但主人公关扣尼,也成为了被记录的鄂伦春最后一位女萨满。

△关扣尼之后,萨满文化进入了博物馆。

△关扣尼之后,萨满文化进入了博物馆。

她的一生,以一场浓重的风葬结束。

身体归于天地,灵魂庇佑人间和子孙。

这是老萨满和上天最后一次的心灵相通。

从孟金福到关口尼,不论过多少年,不论传统的东西在以怎样的速度离人们远去,

但他们都始终相信,大兴安岭的火神、山神们,从不缺席。

一抬头,月亮神,在天上望着人们啊。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狩猎是生存,信仰是灵魂。

对于勇敢的鄂伦春来说,精神的图腾没有消散。

2022年,记录鄂伦春将近10年的李京阳拍了一个短片。

主角是一位叫 内淑梅的80岁老人 ,唱出了即将失传的 森林之音——赞达仁。

△ 赞达仁,意指鄂伦春族在森林中的即兴歌唱,

△ 赞达仁,意指鄂伦春族在森林中的即兴歌唱,

而鄂伦春族还能即兴歌唱赞达仁的老人已不超过10个。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这是又一次,让渐渐被淡忘的鄂伦春,在这个时代唱响了来自大兴安岭的古老之音。

老人很看重这次“表演”,她隆重地戴上了全部的饰品。

其中包括13个手镯、3条项链、6个铃铛,镜头里的老人笑称自己“好像只小花鹿”。

可爱的小花鹿奶奶红了。

随着悠扬的歌声缓缓吟唱,好像那从森林里流淌出的清泉,直击人心灵。

而长期和鄂伦春打交道的李京阳,也成为了很多人了解鄂伦春文化的窗口。

△李京阳拍摄的鄂伦春族。截图自《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李京阳拍摄的鄂伦春族。截图自《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他在拍摄的短片中,视自己为 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多年的朝夕相处,让他对这里的文化有了更多的确信感。

记录的一部分意义,在于传承。

诚如那在山林里尽情自在的鼓舞、斗熊舞、手套舞,以及老人们传了一代代的兽皮制作技艺。

还有古老民族,千百年来不变的自然崇拜。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包括对动物的崇拜。

他们将动物的形状、行为和人相关联,让他们相信人和动物存在某种特殊关系,有了图腾信仰。

何尝不是这个民族对自然生灵,对宇宙万物非凡的想象力呢。

森林还在,山神、火神、月神就都还在。

△李京阳拍摄的鄂伦春族。截图自《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

△李京阳拍摄的鄂伦春族。截图自《第9169个鄂伦春的孩子》 。

——

昨天一夜,南方几乎都被雪光顾了。

长沙大雪铺城,广东的清远和韶关,也都飘下了雪花。

东北的“隐秘角落”,终于火了

这个冬天,真的热闹了很久。

红透天的哈尔滨,以一场南北轰轰烈烈的冰雪狂欢带动了整个东北。

那些原本被厚厚积雪覆盖的山岭、河流、和村庄,也因为被看见,而更加鲜活。

于鄂伦春而言,走出林子不过是在时代面前的选择。

而文明的消散,在于是否真正被看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