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旅游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消费力双向发力,推动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凤旅观察
旅游
旅游 > 业界 > 正文

张辉:旅游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消费力双向发力,推动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凤旅观察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既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又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我国旅游发展的现实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认识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意义重大。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指出,当前,我国的旅游,如何摆脱传统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摆脱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是一个重大课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路径。

张辉认为,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旅游的创新是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构建我国旅游新经济体系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加速我国旅游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实现文化与旅游为主体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升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绿色旅游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此外,张辉指出,旅游领域既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也有新质消费力发展的问题。在消费需求决定生产供给的规律作用下,要形成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格局,取决于旅游新质消费力的发展态势。只有形成旅游新质消费力发育的环境,才能有效地推动旅游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

作者张 辉

*本文由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授权凤凰网旅游首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日益紧密,国际竞争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升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各国纷纷增加科技研发投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使各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强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生产方式,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增强环保和资源利用能力。新质生产力既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又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和新赛道的发展,以实现高效能、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生产。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所产生突破的实质性成果。新质生产力涵盖的经济领域和产业门类广泛: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行业,包括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等;大健康行业,例如医药生物等,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深海探测和开发技术和设备、高端发动机和盾构机等。

旅游领域不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战场。然而,从我国旅游发展的现实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认识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意义是重大的。当前,我国的旅游,如何摆脱传统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摆脱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是一个重大课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路径。

首先,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旅游的创新是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旅游发展的驱动引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纵观我国45年的旅游发展历程,在不同旅游发展阶段,驱动我国旅游发展的引擎是不同的。在旅游发展的初期,依靠的是“对外开放”的引擎,借助于外部需求红利,构建起我国旅游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发展的中期,特别是国内旅游需求的兴起,依靠的是资源和劳动等要素驱动,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使我国旅游的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阶段;过去的10年,依靠投资驱动,全方位带动我国旅游从“小旅游”体系向“大旅游”体系转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旅游经济体系。

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是重要的力量。面对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无限的旅游需求,如何通过创新,持续增加要素有效供给,形成更为高效的旅游全要素效率,是旅游新发展阶段发展的重要课题。纵观旅游全领域,旅游技术性流程没有大的变化,旅游商业模式没有大的突破,旅游业态没有大的发展,旅游效益没有大的提升,传统的旅游企业的经济实力没有大的增强。进入旅游新发展阶段,尽管传统的资源和劳动等传统要素依然在旅游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仅靠传统要素驱动,是难以提升旅游领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必将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的方式。旅游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创造旅游新需求,产生新市场;通过产品创新,创造旅游新玩法,产生新的旅游形式;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旅游新服务,构建旅游新流程,形成资源与要素新能量;通过管理创新,创造旅游新机制,构建旅游发展的新环境;通过组织创新,创造新市场主体,产生新业态,构建旅游组织新的生态圈,形成旅游新的产业链。因此,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通过创新驱动引擎,全面推动我国旅游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其次,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构建我国旅游新经济体系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心。

在我国旅游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经济体系日渐完整时,如何放大旅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效能,提升旅游贡献率,盘活旅游领域沉淀资产,全面提升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使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使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必然是新时期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旅游经济体系是以旅游需求形态为核心而形成的经济系统,它涉及到旅游空间、旅游产业、旅游业态、旅游产品、旅游形态、旅游运行和旅游管理多个方面,旅游经济能否形成持续和高效的发展态势,是与旅游经济系统的空间、产业、业态、产品、形态、运行、管理与旅游需求形态适配性有关。我们知道,我国的旅游是从入境观光旅游基础发展起来的,受这个发展的基础的影响,我国的旅游经济系统也是围绕着观光旅游构建起来的,然而,随着我国多种旅游需求的形成,如度假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健康旅游、技能旅游、以观光旅游为核心的旅游经济系统是难以满足多种旅游需求类型的需要的,形成了旅游经济系统与旅游需求匹配的现象,这必然会大大降低旅游经济的效率。

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如何围绕着多种旅游需求形态,构建我国旅游新经济体系,便成为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心。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类型,在旅游空间上,形成景区、度假区、国家度假地、休闲街区、营地、基地、旅游综合体、旅游风景道等多类型的构成的空间体系;在旅游产业和业态上,形成住宿业、会展业、娱乐业、旅行服务业、演艺业、餐饮业、购物业、旅游咨询业、旅游客运业、景区业等多个业态构成的产业体系;在旅游形态上,形成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研学旅游、健康旅游、户外运动、商务旅游、邮轮旅游、房车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城市旅游、技能性旅游等多形态构成的旅游产品体系;在旅游运行上,形成点线旅游运行、板块运行和目的地运行多个方式所构成的旅游经济运行体系。

第三,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加速我国旅游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我们知道,中国的旅游产业是从入境观光旅游为起点的,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产业的构成范围相对比较简单。即以旅行社为核心,围绕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六项需求,形成了以旅游餐饮、饭店、旅游交通、景区景点、旅游购物、旅游娱乐为基础的旅游企业。随着旅游市场由观光市场为主向以度假为主的多元市场转型,旅游需求逐渐多元化,旅游形态开始多样化。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形态的比重逐渐上升,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类围绕新需求产生的旅游企业类型,随着这些企业类型和数量的增多,旅游产业的边界和构成范围大大扩展,产业的微观构成基础发生了根本的结构变化。

在市场需求演变和作用下,必然要求旅游产业以及由产业为主体所构成的旅游经济发生转型升级。从理论上讲,旅游需求的演变以及结构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旅游供给结构的变化。然而,受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供给结构的演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我国旅游需求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旅游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必然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同时,旅游经济问题是产业与空间的问题,产业与空间的结构调整必然会涉及至资源、资本与制度的重新配置,如我国旅游要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从空间上要求从景区依托向目的地依托转变,就涉及到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我国旅游从团队旅游向散客旅游转变,从管理上要求从行业管理向全社会管理转变,就涉及到管理体制的重新配置;我国的旅游要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从产业组织上要求从单体旅游企业向链条旅游企业转变,就涉及到产业组织制度的重新配置,而所有这些仅靠旅游需求推动是难以实现的。

我国的旅游领域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解决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是推动我国的旅游产业现代化、高级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如何让旅游产业与旅游经济所形成的供给变得有效。要使我国的旅游供给更为有效,重要的是要改变我国固有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重新构建我国旅游发展模式。从巿场重心来说,要改变出境旅游为重心,入境旅游产品与服务发展较为缓慢局面,构建起以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为重心的旅游市场体系;从空间来说,要改变景区为重心的旅游目的地体系,构建起以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地为核心的区域旅游体系;从旅游产品来说,要改变以观光为重心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构建起观光、特种、技能、健康和度假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从组织方式来说,要改变以旅行社为主体的团队旅游组织方式,形成平台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主体的团队、散客和代理旅游组织方式;从经济形态来说,要改变以点线旅游经济为框架的旅游经济运行方式,构建起以区域为核心的板块旅游经济运行方式;从旅游经济关系来说,要改变以观光游览为核心的小旅游经济形态,构建起以居住地休闲和空间旅行为核心的大旅游经济形态;从产业组织形态来说,要改变一地经营的旅游产业组织构架,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旅游产业组织构架;从旅游机制来说,要改变政府主导型发展体制,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与行业协会相互作用的旅游发展体制。

第四,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实现文化与旅游为主体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旅游是一种经济,还是一个产业,这个问题看上去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其逻辑是不同的。旅游经济是一个范围或者一个领域,它是以人们的空间移动为前提,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经济联系、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总和;旅游产业是一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它是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商业活动企业和组织的集合,如旅行社业、酒店业、景区业等等。我们讨论旅游问题,是从经济层面思考,还是从产业层面思考,其意义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产业边界不明确,是将旅游经济概念与旅游产业概念混同起来形成的结论,旅行社、酒店业和景区产业的边界是清清楚楚的。国外学者得出“旅游不是一个产业”的结论,就是从旅游经济的范畴来认识旅游的。应该说,旅游是一种消费,旅游经济是围绕着旅游消费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当人们的旅游形态与旅游方式发生演化,旅游经济的范畴就必然发生变化。在我国观光旅游阶段,旅游经济的主体产业是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而现阶段,多种旅游形态和旅游方式共同发展,会形成更多的旅游经济的产业形态,而这些产业形态是通过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来实现的。

进入旅游新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即是一种消费现象,又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消费现象和生活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实现与表现方式呈现出多种类型,形成了旅游形态多样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旅游发展国际经验证明,多样化的旅游形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从多样化的旅游形态满足与实现条件来说,多样化旅游必须通过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来实现的。旅游产业是以旅游类型为中心形成的产业关联和产业配置,多样化的旅游形态就会有多个产业配置,就会形成多种形态的旅游融合。从产业融合角度,观光旅游是景区、旅行社和酒店融合的结果;度假旅游是度假区、主题酒店、民宿、平台旅游企业融合的结果;自驾旅游是露营地、风景道、旅游小镇融合的结果,技术性旅游是基地、场馆、酒店、装备制造企业融合的结果。旅游形态越丰富多样,旅游融合就越广泛深入,旅游带动作用就越强大。

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出发,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广泛融合,是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的重要路径。通过融合不仅形成了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和新场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旅游供给,同时,通过旅游融合也形成新的旅游空间形态、新的旅游业态,扩大了旅游的产业门类,提升了我国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只有通过旅游的融合,才能进而释放旅游消费的潜力,才能提升旅游对经济的贡献力、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力,对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当前,如何形成以文化与旅游融合为主线的体旅融合、交旅融合、商旅融合、康旅融合、教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的社会环境、机制制度和融合模式,便成为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的是寻找文化与旅游融合为主线的多种融合具体方式。在早期我国旅游发展中,受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基础设施的不足,只有通过“旅游+”的方式,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成为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种模式。利用旅游+交通,带动旅游目的地交通设施的改善,推动道路设施建设和道路环境的提升;利用旅游+农业,带动农村环境的整治和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旅游+工业,推动工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以及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相关产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大众旅游的全面发展,通过旅游赋能便成为推动与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旅游”方式来实现。随着旅游形态日益丰富、旅游规模日趋扩大,旅游能量不断增强,与相关产业经济联系不断紧密,经济社会完全可以借助于旅游赋能,通过“+旅游”的方式,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因此,变局中的新旅游,就是要改变以往的“旅游+”发展方式,通过旅游赋能,以“+旅游”的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五,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提升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全面提升旅游领域全要素生产率。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旅游业综合经济和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了技术进步、投入产出、经济效率以及规模效应等多个方面。提升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性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获得较高水平的投入产出比。如果旅游领域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于其它领域,说明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设施得到了有效使用,产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能,旅游经济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然而,就我国旅游经济领域总体而言,旅游的投入产出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远远低于其它经济产业。从2010年起,随着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旅游发展从资源驱动转向投资驱动,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形成了巨量规模的存量资产。2010年以前,我国旅游经过30年的积累,旅游的资产存量只有万亿元,从2010年到现在,我国旅游的资产存量至少在9万亿以上,资产主要集中在15000家景区、7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度假区、3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近万家星级酒店、300多万间民宿。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旅游资产存量中,有相当数量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甚至是闲置资产。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上,期望通过全方位的配置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打造”,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健康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发展的高地等等。为实现“打造”目标,新的旅游投资项目不断进入,然而许多旅游项目看上去很好,但市场并不认可,由此便形成了无效资产。通过旅游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使地方在旅游发展中,以提升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为重心,来全面谋划地方旅游发展,布局旅游项目,安排旅游设施建设,选择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从而推动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

第六,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出发,绿色旅游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国旅游在经过45年的发展,旅游空间进而扩大,旅游产业规模进而扩张,旅游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进而提升。在旅游空间扩大和旅游产业扩张的同时,旅游消费能量也进而增强,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大众旅游发展态势。面对我国旅游45年形成的固有的旅游运行方式、旅游投资模式、旅游经营方式以及旅游消费行为,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角度,从绿色理念出发,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现在的旅游发展方式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否符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发展的现实来说,旅游发展的不绿色现象到处可见。

从新质生产力逻辑出发,绿色旅游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促进绿色旅游发展,形成绿色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在旅游领域的体现,也是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绿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三位一体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其中包括“效率、和谐、持续”三位一体的旅游目标体系,“绿色空间、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三位一体的旅游结构体系,“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体系。通过全新的三位一体的绿色旅游发展体系,可以解决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可以全面提升旅游领域低效问题,可以对我国旅游体系进行有效的重构,推进我国旅游的发展,将会改变我国旅游的空间形态和产业形态,将会改变先前旅游投资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将会改变旅游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在绿色旅游模式下,我国先前推进旅游发展所形成的许多制度、政策、措施和做法、都可能要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説,推进绿色旅游发展,是我国旅游领域内的深度转型、是我国旅游体系的再造, 是发生在旅游领域内的一场变革,这种由绿色旅游的推进所形成的我国旅游转型、再造和变革,将会加快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果説,全域旅游是解决我国旅游发展的基础问题,那么,绿色旅游是要解决我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绿色旅游发展是我国旅游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旅游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旅游是生产服务的产业,作为服务性经济领域,旅游经济活动既有生产问题,也有消费问题,旅游生产在空间和时间是不能分离的,同时并存于旅游经济运行之中,这与其它经济产业运行是不同的。旅游领域,既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也有新质消费力发展的问题,在消费需求决定生产供给的规律作用下,要形成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格局,取决于旅游新质消费力的发展态势。只有形成旅游新质消费力发育的环境,才能有效地推动旅游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如何提升旅游新质消费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旅游消费力是反映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旅游消费能力的经济概念,它涉及到旅游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消费群体,它直接关系到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潜力。旅游新质消费力是相对于旅游传统消费力而言的,这其中的“新”,强调的是以新旅游消费为主要特征,以绿色旅游消费、有文化目的旅游消费、有意义的旅游消费、学习成长型旅游消费、技能型旅游消费为主要支撑,而“质”,则主要体现在旅游消费力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品质上。

首先,绿色旅游消费是旅游新质消费力综合体现。旅游是“无烟绿色产业”,不是无碳产业。旅游通过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以及在旅游目的地活动,会消耗大量能源并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规模日益扩大,旅游消费的碳排放量是个巨量水平。当前,我国旅游碳排放量占到我国碳排放量的8%左右,每年碳排放在8亿吨左右。如何在满足旅游需求规模增长的同时,减少旅游消费的碳量,倡导旅游低碳消费便成为重要的途径。现实来看,我国旅游消费的低碳化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趋势。促进绿色旅游消费,不仅可以提升旅游者对绿色旅游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全面提升旅游新质消费力,为我国的“双碳”战略实现贡献力量。绿色旅游消费是通过选择低碳旅游方式和出行方式,选择不同时间旅游目的地出游,通过气候季节调整旅游流量与流向的途径实现的。因此,绿色旅游出行方式、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生活方式的构建、碳汇地与碳源地旅游地经济关系的重构、季节气候为核心的旅游空间的流动,是实现绿色旅游消费关键所在。

其次,旅游新质消费力还表现为旅游方式上的变化。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基本属性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三种不同的属性。从经济属性来说,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从文化属性来说,旅游是一种学习方式;从社会属性来说,旅游是一种成长方式。在先前的旅游发展中,我们更强调旅游消费的经济属性,关注实现旅游生活方式的产品和产业的构建,很少强调旅游消费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很少关注实现旅游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产品和产业构建。随着我国旅游的深度发展,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文化大国在发展现代旅游业中,除了将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外,更注重将旅游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来加以推广。旅游从经济属性向社会和文化属性延伸,从人的生活方式向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转变,既是大众旅游发展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旅游消费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发展具有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旅游消费形态,并通过这些旅游消费形态的发展全面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是我国旅游新质消费力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旅游新质消费力还表现为有文化目的的旅游消费形态的构建。如何使有意思的旅游消费成为有意义的旅游消费,如何形成有文化目的的常态化的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新质消费力发展的重要内容。有文化目的旅游消费形态的构建,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如何形成文化旅游消费的常态化,一个是如何形成中国式的旅游文化,要形成文化消费的常态化、形成中国式的旅游文化,就必须将中国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消费形成深度融合,形成能体验、可活化和场景化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就当前来说,应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以及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通过对我国文化遗产地、自然遗产地和国家文化公园不同的文化元素、文化遗产、文化基因、文化形态、历史事件、重大工程、标志性景观和地理形态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和系统组合,形成具有文化目的的旅游消费体系,使我国的文化遗产地、自然遗产地和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体验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消费空间。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促进有文化目的的旅游消费的发展,不仅是旅游新质消费力增长的需要,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素质优化、提升的的现实要求。

第四,旅游新质消费力还表现为技能旅游消费的发展。旅游是一种人的空间移动,通过空间移动实现人与自然空间的交换,获得某种效用。从交换主体(旅游者)的条件划分的旅游形态,一种是体能性旅游,一种是技能性旅游。体能性旅游是借助于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满足旅游消费的旅游形态,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都属于体能性旅游形态;技能性旅游是通过旅游者掌握并运用专门技术实现旅游的旅游形态,滑雪旅游、滑板旅游、滑翔旅游、登山旅游、探险旅游、潜水旅游、帆船旅游、攀岩旅游都属于技能性旅游形态。相对于体能性旅游,技能性旅游无论是消费水平、还是消费频率都远远高于体能性旅游,可以形成强大的旅游消费力。因此,从其经济特性出发,发展技能性旅游消费,可以大大提升我国旅游消费水平。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旅游产品和旅游空间形态都是围绕着满足体能性旅游消费开发建设的。体能性旅游消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然而,以满足技能性旅游消费的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还存在短板。随着新生代旅游群体的形成,随着旅游深度发展,围绕着技能性旅游消费的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的构建,便成为旅游新质消费力发展的重点。

最后,旅游新质消费力还表现为新型旅游消费形态的发展。从世界旅游消费形态发展演变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具有时代特征,旅游消费形态会随着旅游时代的演变发生变化,从早期的观光旅游消费时代到现在的度假旅游消费时代,新的旅游消费形态不断涌现,因此,如何发展时代特征的不同旅游消费形态,便是旅游新质消费力形成的关键。就当前来说,健康旅游消费形态、房车旅游消费形态、低空旅游消费形态、研学旅游消费形态、邮轮旅游消费形态、是度假旅游时代下的新旅游消费形态,是旅游新质消费力发展的关键形态。通过这些旅游消费形态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旅游新质消费力的发展,还可以通过这些旅游消费形态,加速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放大旅游消费的溢出效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