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入戏,来河南沉浸式体验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旅游
旅游 > 极致之旅 > 正文

以身入戏,来河南沉浸式体验中原文化的生生不息

文章来源:廖信忠

这里全称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离郑州不远的中牟县。我一开始单纯以为这地就是“戏剧主题乐园”之类的,直到我在这看了三天,发现事情并不单纯,直接把我对河南的刻板印像给颠覆了。

这天是夏至,炎热干旱已久的中原地区终于下起了小雨,竟然还有些凉快。十点开园,九点半入园口已经排了长长的队。

从园区入口走到幻城城墙下中间还隔了约两百多米的麦田,本身就是很河南的奇观:一座土坯色的巨大城墙在片广袤开阔的百亩田地中拔然而起。造型纯粹简单,气势恢宏,站在底下,甚至有些连绵不绝的错觉。

早上第一批进场的游客,如倾泄而出,从入园口开始狂奔,那就像张艺谋电影美学,在烈日下的金黄庄稼中向着城墙冲锋,在攻城一样。

幻城城墙宽328米,高15米夯土墙,就像被切割过的巨大土块。它只有一个入口,不是城门,反倒像空间扭曲后稍微开的一个口子。

走进这个裂缝,眼前是个四面被高耸土墙围起的方型空间,你如同陷入了一个走不出去的结界。然而前后左右的墙底都开有门洞,这就面临了一个问题,要往前走,往左走,又或是往右走。

在这座城内,每走过一道门,都会逼问自己,要往何处去?城里就是棋盘式格局,由56个这样的正方型空间所组成。

(来源 小红书用户:公园园长)

(来源 小红书用户:公园园长)

当你在这迷路几次后就会知道,大格子里装着小格子,小格子里装了更多小格子,56个方格,有56种独特的世界观。

幻城剧场是这戏剧结界里最大的剧场,能容纳两千名观众。剧始于孔子与老子的无厘头对话。而后,历史上曾活跃于中原这块土地上的人物,陆续如跑马灯般登场。

与其说这是一部剧,不如说是酷炫的历史大秀。舞台机关是一大亮点,如非常精巧的箱庭,前后共有四层,利用各种升降旋转,可以变为闹市街坊,庭台楼阁,皇官大院,从洛阳到汴京,再到龙门石窟,忽然烟波浩渺,忽而波澜壮阔,用不断的舞台实现转场,光影流转间变幻莫测,展现河南历史上的几个切片。

横跨两千年的古人全都以现代白话演出,有种意外的喜感与荒蛋。渐渐看下去才知道,这样的舞台设计许多时候都是为了对话:唐朝诗人与现代人的对话、宋徽宗与清朝嘉庆皇帝的对话,与历史教授的对话……由这部大剧,掀开了中原这土地的面纱。

行走于不同方格,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将见到些什么,就好像拿到一个无限流的脚本,每穿过一个洞门,又不知会穿到何时何地的河南,又是一个新故事。

你可能在民国时代火车站,听着行李寄存员讲每个寄存物的故事。又到了考古博物馆里,遇见穿越而来的周天子,忽然又在一间被改成Live House的车站老库房,与“鬼”对话。又遇见宋朝的苏轼,跟着他一贬二贬再三贬,越贬越远,最后卻落叶河南。

那是比较神奇的体验,如同突破结界,从待拆迁的棚户区穿过,忽然到了考古遗址,那道颓圮城墙边,有一幅巨型涂鸦,旁边却是五十年代的老礼堂,再往前走一点,又是战乱时候的火车站,如同穿梭在时空裂缝的旅人。

如果你有两天时间,更好的方式就是不做任何攻略,就像把你丢进一个不知道方向的魔方里,从头开始迷茫地摸索,你可能会见到许多吃菌中毒才会见到的奇妙景象,要自己找出解法。

于是,在一天里,你会魂穿多段人生,早已忘了自己从哪来,要到哪去,不知不觉成了一位精神河南人。

这里游客成分挺复杂,有老有少,有大人有小孩,有来看剧的文艺青年,也有带着助理的网红,有住附近的农民,有公司团建……然而最神奇的现象是,本来热热闹闹的游客,可能在某个时段,集体失踪,整个城内忽然就空无一人,沉静下来。

此时幻城内就像梦核世界,土黄朴实的城墙,复合式立体的空间系统,面临着上下前后左右的选择。就好像“纪念碑谷”这个游戏,围在这座四方型土黄城墙内,麦子就如精神图腾般不断出现在你眼前,那是一场名为“河南”的梦。

忽然间又会热闹起来,把你唤醒回到现实世界,原来是各剧场纷纷散场,集体梦醒。大家又开始赶往下一场剧目,寻找下一场沉浸的梦。

这场梦可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风格的礼堂,是在盗匪闯入的茶馆里,在当年官渡之战前的麦田中,或是陷入前世今生的回忆当中。

戏剧幻城有三个大剧场,十八个小剧场,所有剧加起来总共时长有700小时,是世界最大的戏剧聚落。那么多剧看起来很松散,然而离不开“土地、粮食、传承”三个线索,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为何是河南?

他们也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在剧场里装进了1942年大飢荒时期一座名为“李家村”的中原农村。那种手笔不知该怎么形容,你就想象是个土豪投资的超大型密室逃脱。

观众走进村里,就如走进历史现场,幽暗、破败、凋敝、死气沉沉,不时能见一旁或坐或倒、衣衫褴褛、面无血色、一动也不动、生无可恋的饥民。

李家村的故事倒也挺简单,就是经典电车难题:大饥荒时期,仅存的粮食,怎么决定留给谁。最后李家村的老年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集体离开,将仅剩的余粮留给年轻人,至少让下一代能存活下去。

这是座转场非常厉害的剧场,观众一幕幕跟着演员来到村子,城外,雪山下。老年人踏着蹒跚无力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了山上,最后,大雪悲壮地纷飞,老人们消失在雪中。

另一座沉浸式剧院是火车站剧场,与李家村剧情互为表里,以火车站站长李十八为主视角。他奉命守卫粮食,但另一方面,又是快饿死的李家村乡亲,及如父般的兄长,他最后如何快择?

如果不走进这个剧场,你绝对无法知道这里面能装进多少场景:有一个围绕观众的圆型舞台,有个难民营,有座火车站。尤其第三幕非常有冲击力:饥民一直想要冲进车站仓库要粮,而李十八奉命守住粮食。灾民绝望嘶吼、尖叫、几乎要冲破你身边的铁丝网,配合声光效果,观众被困在当中,真会让人吓到,有小朋友被吓得哇哇叫提早离开 ,怪不得已先有提示“儿童不宜”。

王潮歌导演非常擅长搞沉浸式剧场体验,当年《又见平遥》初试啼声就已惊艳四方,而到了《只有河南》,调度技术已炉火纯青。那么大一个场地让她完全放手去做,对于“用户体验”已是巅峰造极。你亲自到现场,如同置身其中,一流的舞美与声光效果升华了一切,那感染力完全不同。

我逛了三天,如果说“只有河南”与其他大型沉浸式乐园有什么区别,很明显的地可以感受到,开发者有一种很热切的心情,想要告诉來这的游客“我们河南……”

戏剧幻城不仅是个看剧的地方,很多人是把这里当做个景点来看,为了应付形形色色的游客,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城内各种告示都形成了一种自己的风格,大冰老师看了都要忍不住点赞。

我在演职员的入口通道看到这深情告示,无非也告诉每位员工,你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不仅代表这里,也代表着河南的形象。

“全世界最大的戏剧之城”,它当然是剧场,可是又像剧场奇行种。你说它主题乐园也没错,它的确造出了一个让你沉浸其中的梦。说是景区也对,规划设计审美完全在线,碾压国内大部份景区。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找到他想要的点。

这么说吧!除了舞台声光效果,空间设计、到餐饮、服务细节、商店里的周边产品,甚至是公厕的干净程度,许多小细节都感受得到它想告诉游客,也告诉自己员工“我们河南也能做到世界一流!”

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也很有临场感,比如在大饥荒的村子里,游客会见到路边躺了很多饥民,但总有些不长眼的熊孩子手贱。

“妈妈!他是真人还假人啊?”小朋友指着一动也不动的饥民。

小朋友正好奇想拿手上雨伞去戳戳饥民,马上被工作人员苦心制止“小朋友,他们饿着肚子已经很可怜了,不要再欺负他们了好吗?”

小朋友一脸不好意思,对着饥民说“对不起”,那饥民虚弱地抬起手挥挥,示意没事。

这些演员平常主打的是一个沉浸自己的世界当中,但必要时也会直接打破第四道墙和你互动。在一些迷宫般的场景里,怕游客找不到路,“饥民”挥着煤油灯,苦大愁深地喊“大家往这走啊!一起去要粮啊!”那一刻,你好像也成为1942年的饥民。

在李家村剧场里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桥段。村民兴奋地喊“要到粮了!要到粮了!”不仅分发给其他村民,也将一把粮,就是麦子随机放进观众手掌心。

我拿到粮,真不知怎么办,看完剧后,一直捧着也不是,尽管只是几粒麦穗,这是人命关天的粮啊!丢掉又有些浪费粮食的负罪感。

上网一查,竟然很多拿到粮的观众也兴了不能浪费粮食的想法,很多人是直接洒进家里的花盆,竟然还长出来了。

当然城里也有像“李家村茶馆”和“红庙学校”这些比较轻松有趣的沉浸式情境喜剧,这也是最热门的两部剧。“红庙学校”复原了八十年代的中学教室,游客与扮成中学生和老师的演员一同在教室里上课。

老师是一位明明只有二十几岁,却像四十几岁,说话口气如唐僧般苦口婆心略带油腻的演员,从从班长喊“起立,老师好”起,那几十年前死去的课堂紧张感都活了过来。课上着上着,老师的手上粉笔不时还会丢像上课不认真的观众。

隔壁两位“同学”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

隔壁两位“同学”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

各位观众!千万不要和老师对视,是真的会被抽问。

“朱志清的《背影》写于哪一年?”我“呃……2024年”老师突然变脸了“现在才1988年,2024你个头,去罚站!”我只好乖乖去前面站着。后来老师又抽点另一位男同学(观众)“《背影》写于哪一年?”那位男生一愣“2……”“去罚站!”那位男生也嘻皮笑脸略带尴尬地跑来站我旁边了。

后来老师又抽问一位观众小姑娘,那小姑娘看来也是位不好欺负的戏精,竟然惶恐地哭了“老师,我才读小学啊!真的不知道啊!”“你小学生怎么进来的!”“呜呜呜,爸爸妈妈都去深圳打工了,姐姐不敢把我留在家就带我来了”“害!姐姐也不容易,那你要好好听话”,老师语气突然慈祥不舍起来,转头吩咐旁边的姐姐“等会中午让食堂多给打一碗饭,知道吗?”

班主任的压迫感

班主任的压迫感

这魔方城好玩之处就在于有无数种解法。其实从哪部剧开始看都无所谓。不知从哪开始,也不知在哪结束,一部部看下去,不断在剧场的黑暗与室外的明亮间交错,虚实间不断游走。

你会不断在游客、观众、剧中人三种身份间不停切换,而“只有河南”的世界观竟然在也恍惚迷幻间,如拼图般一块块,逐渐清晰起来。

(来源 小红书用户:不是山谷)

(来源 小红书用户:不是山谷)

河南大概是全中国被黑得最深的省份,每回河南出现负面新闻,下面评论一定有“又是河南”,然而这三天在一场场观剧中,我忍不住一次次都自问“为什么是河南?”

这大概是“只有河南”最高明之处,它就像河南开箱文,也不急着为河南辩解,而是用一场场戏剧让你沉浸,让你设身处地。

华夏文明为何发源于河南?这块土地上那些掘起和殒落的政权、河南以北宋之笔产生了中华文化最颠峰的时代、那些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在河南留下过足迹。河南为什么“土”?什么是“河南人”?河南供应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小麦。河南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缩影?

要走的那天上午十点,万里无云,气温又飙到三十七度。

我又走过城墙前那片田,新苗长得真快,前几天还像杂草般随意,今天已经像成排娃娃兵,远望过去初见绿意。

见着有几位工作人员在田里做除草工作,我绕过去一问,师傅说,下一季高梁到了十月又能收成了。

我幻想着那是个秋高气爽,天空蓝澄澄,红灿灿的的高梁田尽头,一座夯土城墙拔地而起。

去年的高梁

去年的高梁

那画面可说是相当河南了,待我回过神来,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城外有这么一大片田。

这分明也是一座舞台,一部名为“历史”的剧,而土地和粮食,是永远的主角。

春播秋种,夏收冬藏,四季轮转,生生不息。

原来这片田是戏剧幻城的最后一块时空拼图,或是第一块拼图。

“土地”和“粮食”让河南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经历过文明的高峰;同时,“土地”和“粮食”却也是河南历史上,承受无数极限苦难、偏见的来源。

有多少残酷的战争在这块看似单调的平原上发生,王朝在此兴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血和肉一层层地被土地覆盖,庄稼一次次地被毁。

河南就是个典型中国,不管被毁多少次,土地之上,总会有人摇摇头苦笑,吐了一口沫, 并带着希望说“我们重新种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