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比六盘水还凉快的18℃县城,60元猪脚火锅吃到撑
旅游
旅游 > 赏味 > 正文

这座比六盘水还凉快的18℃县城,60元猪脚火锅吃到撑

天气越来越热了,而去哪里能“逛吃避暑”,成了当下最要紧的事情。

而作为在六盘水被挤到失去避暑兴致的人,竟找到了比它还要凉快的小县城,夏季均温18℃,好吃又清净,妥妥的避暑天堂。

小红书 @张三多的平凡生活

小红书 @张三多的平凡生活

它就是贵州威宁。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是毕节市辖县,北、西、南三面与云南省毗连,境中部开阔平缓,峰壑交错,江河奔流。

威宁的独特,从踏上土地的第一口呼吸就能察觉。2200米的海拔让这里的夏天自带过滤镜,火车站台的风裹挟着草海的潮气,吹散了岭南带来的黏腻。

小红书 @摩旅日记

小红书 @摩旅日记

自驾开着车掠过滨海大道时,左边是中国三大高原湖泊之一的草海,右边是层层叠叠的花田,白色与淡紫的花浪顺着乌蒙山脉的褶皱起伏,远处的风车群缓缓转动,慢悠悠的。

百草坪的12万亩草场自带清凉,羊群像撒在绿毯上的白芝麻,牧羊人用彝语哼着古老的牧歌,帽檐下的银饰跟着马步轻晃。

大众点评 @刘牛溜

大众点评 @刘牛溜

这座彝语里称为“乌撒”的古城,早在古夜郎时期就写下传奇。当我在板底乡裸嘎寨看见彝族老人跳撮泰吉时,那些戴着木雕面具,模拟祖先狩猎的粗犷舞步,突然让课本里的乌撒卫城有了呼吸。

走街串巷偶遇到彝族民居,石墙木顶的房子依山而建,就像威宁人对待这片土地的态度,顺应自然,却又在苦寒中酿出甜美的生活。

大众点评 @跳跳虎Tigger

大众点评 @跳跳虎Tigger

都说威宁的凉快是山神的馈赠,更是各族人在高原上的生存智慧。

大众点评 @JoyceQA

大众点评 @JoyceQA

海拔带来的低温,让苦荞、洋芋成为土地的主角,也孕育出独特的饮食密码:用威宁苦荞粉做皮的小粑粑,包裹着豆腐、火腿与腌菜,在油锅里煎到半透,既有粗粮的清苦,又有馅料的鲜香。

大众点评 @ASTERL

大众点评 @ASTERL

老城的街巷热烈又鲜活。东门坡菜市场的石阶上,卖火腿的嬢嬢会骄傲地翻开竹篾筐,这画面不禁让人想起威宁在历史上作为西南火腿之乡的荣光。

在不二羊吃羊肉粉时,老板往我碗里多抓了把薄荷说道:“高山薄荷能去羊肉的燥,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吃法。”

夜晚在毛奎老猪脚吃火锅,铜锅里的猪脚炖得软烂,油脂融入汤中却不腻口,那秘诀在威宁的山泉水:从草海源头流来的水,自带清甜,煮啥都香。

大众点评 @汪拾叁

大众点评 @汪拾叁

威宁的魅力,从来不是单一的清凉,当别处的避暑地陷入同质化狂欢,威宁依然带着野性与温柔,共同编织一处清凉之地。

01

威宁的特别

全藏在街巷的这两家小店中

📍饶老六小粑粑

大众点评 @raogaoqi

大众点评 @raogaoqi

这家店是本地人推荐的,开了多年,到店时老板正在案板前包粑粑。

半透明的面皮裹着豆腐丁、五花肉和腌菜,往油锅里一放,立刻泛起细密的油花。面皮是苦荞粉掺了糯米,炸到半透就捞,吃起来不腻人。

大众点评 @raogaoqi

大众点评 @raogaoqi

小粑粑端来时还烫手,咬开酥脆的外皮,辣豆瓣的香气先窜出来,接着是酸萝卜的酸爽和老豆腐的软嫩,面皮底部脆得掉渣,上层却带着糯米的绵软,甜丝丝的中和了辣味。

砂锅粉用粗陶罐装着,番茄汤底里漂着鲜肉丸、韭菜和酸莲花白,特制酱料红亮诱人,米粉吸饱了汤汁,一口下去满是米香。最后喝口苦荞糊,第一口微苦,咽下去却回甘,糊汤滑溜溜的,美味极了。

大众点评 @raogaoqi

大众点评 @raogaoqi

隔壁桌的本地人看我们吃得正香,笑着说:“他家开了三十年咯,我从小吃到大。”买单时瞥见案板旁的竹筐,里面堆着新鲜的苦荞粉和糯米粉,一切都像被时光慢煮过的样子。

地址:健康路我行我素旁

📍四丫头小粑粑(桥边店)

大众点评 @肥肠粉加节子

大众点评 @肥肠粉加节子

这家店是热心粉丝带着我们来的,据说是本地人的饮食根据地。进店就看到三位嬢嬢围在案板前有说有笑,手里的动作却不慢,揉面、包馅、贴锅,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店面确实不大,好在干净整洁,我们点了份小粑粑。端上桌时,金黄的底部结着薄脆,面皮边缘微微鼓起,咬开时能听见咔嚓声。

内馅比想象中丰富!豆腐丁吸饱油香,肉末带着胡椒感,咬到最后,还能尝到点葱花的清甜,妙极了。

大众点评 @吃东西的兔子

大众点评 @吃东西的兔子

面皮厚薄适中,底部酥脆如饼干,上层却软乎乎的,带着发酵的麦香,确实比水煎包多了几分层次,一个下肚,扎实得能顶到中午。隔壁桌的嬢嬢看我们吃得认真,主动搭话:“这家开了好些年咯,现在分店多,但桥边这家最老,也最好吃。”

地址:建设东路中国石化

02

走街串巷寻觅地道小吃

不带1TB的胃都不够

📍不二羊(建广路店)

大众点评 @石毛毛

大众点评 @石毛毛

阿球在建广路溜达时,远远就看见 “不二羊” 的红底招牌下围了圈人,老板正握着锋利的片刀,把带皮羊肉片得薄如蝉翼。

小店不到 20 平米,几张桌子挤得满满当当,墙上的菜单用马克笔写着:小碗羊肉粉9元,加肉7元。

大众点评 @石毛毛

大众点评 @石毛毛

学着本地人的样子,点了份小碗加肉。第一口汤下去,羊骨的醇厚混着薄荷的清冽在舌尖炸开,辣油的香气顺着喉咙往胃里钻,却不觉得燥,而这把薄荷叶像给羊肉汤提了魂,

羊肉片得薄,却煮得软烂,带皮的部分嚼起来有微微的弹牙感,连皮带肉裹着米粉吸进嘴里,米粉吸饱了汤汁,咬下去能听见嗦溜的响声。

大众点评 @noodles

大众点评 @noodles

隔壁桌的大叔看我们吃得投入,主动搭话:“我在这儿吃了十年咯,以前老板推着三轮车在桥头卖,现在开店了,薄荷还是每天早上从威宁送来的。”

确实,吃到最后一口汤,薄荷叶的清凉还在嘴里打转,竟没觉得半点油腻。

地址:建广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东北150米

📍夏家米凉粉(人民中路店)

大众点评 @汪拾叁

大众点评 @汪拾叁

这家店开了30多年,是妥妥的老字号。

点了份荞凉粉,黄色的凉粉块切成菱形,堆在白瓷碗里像块温润的琥珀,老板舀了勺甜醋淋上去,汁水顺着凉粉流进碗底,混着腐乳和糊辣椒的香气,勾得人胃口大开。

大众点评 @汪拾叁

大众点评 @汪拾叁

第一口吃进嘴里,荞凉粉的粗粝感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苦荞香,甜醋的酸甜味紧跟着涌上来,却不腻人,反倒衬得凉粉格外清爽。

腐乳的醇厚和糊辣椒的微辣在舌根打转,吃到最后,碗底的甜醋竟喝出了蜂蜜般的回甘。

大众点评 @汪拾叁

大众点评 @汪拾叁

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甜醋是自家泡的,威宁的甜荞醋,泡够三个月才敢开坛。手搓冰粉端来时还带着凉意,表面的大气泡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自己往玻璃碗里浇红糖水,舀一勺放进嘴里,冰粉滑溜溜的顺喉而下,气泡带来的微微颗粒感,好吃极了。

地址:人民中路

03

跟着本地人打卡当地小馆

猪脚火锅是一绝

📍清真·火塘牛肉

大众点评 @ASTERL

大众点评 @ASTERL

这家店来自本地人的推荐,开了多年,二楼是住家改的店面,客厅摆着四张圆桌,里间隔出几个小包间,老式吊扇在头顶转得慢悠悠,有种闯进亲戚家吃饭的亲切感。

我们点了中锅麻辣牛肉,看着服务员端来烧得通红的火塘,铁锅里的汤咕嘟冒泡,牛油的香气混着辣椒的焦香扑面而来。

大众点评 @重庆令狐冲

大众点评 @重庆令狐冲

牛肉片得厚薄适中,夹起来还挂着亮晶晶的辣油。第一口下去,麻辣在舌尖炸开,牛肉却嫩得离谱,带筋的部分嚼起来微微发黏,香得人忍不住眯眼。

我们学着本地人的模样烫了点薄荷叶,摘下两片嫩叶丢进汤里,深绿的叶子瞬间舒展,清香顺着热气钻进鼻腔,竟把牛油的厚重感冲淡了几分。

薄荷叶吸饱汤汁后放进嘴里,辣中带凉,配着白米饭吃,不知不觉就扒拉了两碗。

大众点评 @噶_shelma

大众点评 @噶_shelma

铁锅里的牛肉越煮越入味,牛筋炖得软烂,牛肚脆生生的,打底的萝卜吸饱了汤汁,咬开时能飙出热辣的汤。添汤时老板端来的是原汤,说这锅料是每天现炒的,真的是巷子深不怕,老客都认这口家常味。

地址:沿河东路与星光路交叉口东北角麒麟酒店北行60米

📍毛奎老猪脚火锅

大众点评 @冰冷的水008

大众点评 @冰冷的水008

这家店是热心粉丝带着阿球来的,据说猪脚火锅是一绝。阿球在等待时打量四周,墙上贴着泛黄的菜单,除了猪脚火锅,还有自制火腿呢。

隔壁桌的本地人正用折耳根蘸水拌素菜,见我盯着他们的调料碗,笑着说:“豆腐乳打底,加两勺酸汤,折耳根多搞点,蘸猪脚绝了。”

猪脚火锅端上来时,铜锅里的汤正咕嘟咕嘟冒泡,夹起一块,筷子轻轻一戳就烂,放进嘴里,软糯的猪皮带着胶质感,瘦肉吸饱了汤汁,咸香中透着淡淡药香。

大众点评 @晨子李

大众点评 @晨子李

铜锅闷饭是惊喜,揭开木锅盖,腊肉丁和洋芋粒在米饭上冒油,米粒裹着油脂亮晶晶的,扒拉一口,腊肉的咸香混着柴火饭的焦香,洋芋煮得绵软,不知不觉就吃了半碗。

调料碗里的折耳根和豆腐乳果然是点睛之笔,折耳根的脆嫩中和了猪脚的油腻,豆腐乳的醇厚让蘸水多了层发酵的香气,连煮软的白菜帮子蘸着吃,都变得滋味十足。

地址:凤山大道威宁新世界小区6-1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