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游走于东方威尼斯 弥漫历史醇香的绍兴城

2011年04月06日 10:11
来源:乐途旅游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禹归会稽,风水相济

下了炉峰,又登会稽山。会稽山为绍兴之源,饮水之源,也为首位明君大禹之墓冢,晨曦时此山总有紫气青烟缭绕。从香炉峰脚下乘坐的士约20分就到,风光蛮好。

会稽山景区 绍兴之源

大禹后裔众多,主要有姒、夏、禹三姓,加上五千年来百余姓同根,各地约有136个族姓子孙,每年都有同族同姓后裔前来祭拜,也将大禹故事及精神传遍四方。每年3月份都要在禹陵大张旗鼓举行祭禹大典,阵容盛大,有专家学者、官员政耍,还有平常百姓。其中,在大禹陵不远处就有一个禹陵村,由原来的护陵村改名过来。其村民世代为大禹守陵,多为姒姓,千年不变姓。村美其名曰“天下第村”,现已对外接待“文人墨客”,改为大禹开元度假村。

稽山桥下有一加油站,司机下车加油。听有人喊“姒老板”我一下想起来了,姒为大禹后代姓。我上前与其攀谈,果真如我所料。他为姒氏第143代子孙,1952年生人,一直生活在这里,每年祭禹他都担当村民代表参与。现在全世界姒氏族人仅有700多人,分布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每年都会有同族回来拜祖。千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和大禹生日的农历六月初五,姒氏族人都要在禹庙前拜祭大禹,放鞭炮烧香,然后按先长辈后晚辈顺序跪拜。

 

会稽山景区 铁壁玉泉

至于大禹与会稽山的渊源说法不一。司马迁《史记·夏本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日会稽”。又从史书记载来总结,禹禅会稽、禹疏了溪、禹会会稽、禹娶会稽、禹葬会稽都有据可循,显而易见,大禹一生成功立业娶妻均在会稽,最后尸还山体,灵魂寄山。难道,大禹前世为山间神灵?这就不得而知了。

大禹陵从方位上背会稽山面禹池,实为风水宝地福地,从风水八卦学讲,子孙后代定得佑护。经禹陵广场,跨过禹贡桥,举目便见大禹陵牌坊与大禹陵碑。据说碑碣为秦始皇令其宰相李斯所撰。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名龙杠。龙杠两侧各有一柱,名拴马桩。旧时凡进入陵区拜谒者,从帝王到百姓,须在此下马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甬道两侧古柏夹峙,庄严幽深。碑前两棵百年盘槐,虬枝如铁。

如今所见为1986年在原址修建的大禹陵,共两进,中有天井分隔,由前殿、后殿、曲廊组成,粉墙青瓦,内有“禹井”。正殿殿宇气势雄伟,斗拱密集,画栋朱梁。殿宇介绍板上这样写着“大禹陵是一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正殿高24米,宽23.96米,进深21.55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于1986年重新修建。”正中央立一高6米左右大禹塑像,身着黑底朱雀双龙华衣,头戴冕旒,双手捧圭。北侧为禹庙,依山势逐渐上升,由禹的儿子启始建,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大禹的庙宇。

 

大禹塑像

比起香炉峰来,这里游人不多,庙堂里不见蜡烛和香火。在姒氏族规中,大禹是祖先是偶像而不是神,神不来自人间,而大禹身魂一体,都在这座山上。祭拜的人双手抱拳,目视大禹像。

大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生时治服了泛滥洪水,恩泽一方百姓,逝后魂归会稽,保佑历代子孙,得此高贵待遇,实不为过。至于大禹究竟葬于禹庙之下还是禹陵之下,尚无定论,四千多年来,也无人持锹动土探寻究竟。我想是不忍心惊动了这位圣明先祖,怕动了青气的缘故吧。

[责任编辑:魏佳] 标签:东方 威尼斯 历史 绍兴 国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