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走四川羌寨 歧路口上的东方古堡(组图)

2011年07月01日 11:35
来源:旅游纵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西德尼·戴维·甘博1917年左右拍 摄的茂县城门

为伯德与托马斯所不知的是,他们眼中这些全完由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邛笼”。《后汉书·西南蛮夷传》中载:“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羌语译音,意指碉楼或石碉。这是羌族人们悠远历史与灿烂文化的见证物,是羌寨最具代表作性的建筑符号。历史上,为防止外敌入侵,羌人都要在寨子边,用石块修建“邛笼”。碉分别呈四棱、五棱、六棱和八棱,高达数丈。石碉内一般分为7~9层,最高的可达12层;以独木梯上下,对外有枪孔,战时既是战碉、驻扎防御兵士,亦可作烽火台,用于传递信息,平时多用于储存粮食、堆放柴草。

1934年庄学本镜头里的汶川县布瓦 寨的碉楼群

黄泥垒成的古堡世界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汶川的萝卜寨已成为一个让所有人痛心疾首的名词。这座号称“云朵上街市”的古老羌寨,在那个惨痛的瞬间,一下子就被地震从大地上抹去了。曾经的美丽,只剩下立在风中空荡荡的门框和倒在地上摔成碎块的黄泥墙。鲜为人知的是,在羌族地区,以黄泥垒墙建筑而成的古老寨子,还有许多。而这些寨子也有不少在大地震中幸运地躲过一劫。

站在汶川县的任何一个地方,抬头你便能看见三座大山,汶川县城即被这北面的龙山、南面的羊龙山和东面的围龙山合拥着。在高高的龙山脊架上,耸立着的布瓦寨往往第一时间就会把人的眼球吸引过去。站在汶川县的街道边,向上仰视,村容寨貌总是隐隐约约,点点房棱屋角,立在一大片黄土坡上,仿佛早与土地合二为一。唯有那几座土碉楼,如几柄挺立的宝剑,直指云雾蓝天,仿佛可望而不可及,充满庄严雄伟的气势。

布瓦寨是汶川县威州乡的一个村庄,这里的土碉始建于明末清初,近年吸引了不少建筑学家前来考察,他们称这是“中国最后的土碉群落”。布瓦寨的房屋和碉堡全部就地取材,用黄土筑成。碉楼最为奇特之处是碉楼的顶子两边都有巨大片石做成的“耳朵”,上面的石孔里悬挂有铜铃,既可用来报警,也可用来逃生。羌人自古生存环境恶劣,在昔日,内争外斗颇多,布瓦的战碉见证了旧时的苦难与硝烟,而现在,风起铃响,布瓦寨子的战碉,只余下山风中摇曳的铃声,述说着曾经沧海桑田的历史。

深山迷宫桃坪寨

坐落在理县的桃坪寨,是一个典型的羌族村寨。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桃坪羌寨三座著名的古碉楼只有楼尖发生部分垮塌,但主体依然保存完好。

据说,桃坪羌寨子因为村旁溪水中的石头呈红色,也曾叫赤溪寨和赤鸡寨,后来称为桃坪则是因为其先民陶殊遍植桃树的原故。据史料记载,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远望呈八卦形布局,结构严谨,屋屋相连,户户相通,浑然一体。桃坪羌寨之所以称古堡,是由于它留有许多战时的特性:寨子全部由高大的墙体连接而成,寨内遍布明暗巷道还分散于各家各户之间,连接着八个出入口,蜿转回旋,形似八卦之阵。整个羌寨浑然一体,有高大的老墙用石头与黄泥砌成。寨子以三岔巷为中心,众多的明暗道路通向寨子的每一个角落,有的只能容纳一人侧身通过,身在其中就如进入了迷宫一般,往往会被老掉牙的石墙压得透不过气来。如果细看,高达数十米的墙体上还有“十”“万”等的石砌图案及一些太阳形花纹,而其含义却至今未能破解。

与房屋相连在一处的两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碉,各层都有内大外小的射击孔,顶部还有照楼,碉顶墙外安有可系绳子上下的石孔,因两座碉均为棱形,安装有背脊,至今仍坚固无比。在各条巷道的下边,遍布的还有地下水网,这又是桃坪的一大奇景,人们利用寨中地貌特征,引附近增头沟的雪山之水流入寨内作取水和防御外敌以及消防之用。他们用大的青石板砌成许多条暗沟,再在沟上修房,引雪山的清清溪水,通过地下水网流到每家每户。一旦打起仗来,人们不用走出家门便可取水饮用。这样可与敌人打一场旷日持久的防御战争。地下水网还有另外的功能,那就是防火。如果不慎发生火灾,每家每户揭开石板即可取水灭火,确保全寨安全。寨中还修建了不少暗水道,上盖石板,每家每户均可掀开石板取水,十分方便。水既能调节气温,又净化空气,在落差大的地方可安装水磨用来磨面,真是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张珺楠] 标签:碉楼 羌寨 歧路 东方古堡 旅游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