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不起眼的村落 了不起的艺术

 

(文/许伟明 图/默沫)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六营村,是一个不甚起眼的关中村落。不过这个村子里,却有一项极为独特的国家级非遗,即凤翔泥塑。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方圆百里内,仅有六营和周边村子在做着这种捏泥巴造物的活儿。

    六营村有3000多人,而真正从事这项手艺的村民,主要集中于村子的第三小组。这个小组总共有60来户,目前还在做的则有20来户人。

    凤翔泥塑在当地被称为“泥货”,老乡们购泥塑回家,用于求子、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里独特的观音土,因为粘性大,尤其适合做泥塑。

    2006年,凤翔泥塑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造型洗练夸张,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色彩鲜艳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具有浓浓的关中风味。

    六营村虽小,但颇为整洁。村道两边,村民的四合院井然有序,桐树上此时已结满了青色的桐籽。

    我最先见到的是泥塑老艺人胡深。他今年已经83岁,是凤翔泥塑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胡氏是六营村里还在做凤翔泥塑的主体,而胡深是他们当中最为年长、最有资历的那位。他说,他的这项手艺在家族里已经传承了六七代了,他自己的手艺就是父母那里学来的,后来他又将手艺传授给子女。

    过去这项手艺被严格保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只是现在随着传承危机的加深,胡深也就将手艺传给了女儿。虽然看起来极为严密的传承体系,并不意味着这项手艺极能挣钱。

    泥塑手艺被当地人习惯称为“耍货”,制作泥塑的手艺人地位卑微,收入也极为微薄——一个只卖几毛钱。尽管泥塑带来的收入有限,但它至少能给村民们带来现金收入,所以村民们基本不愿意放弃这门手艺。尤其是“文革”期间,泥塑被当做“破四旧”的对象,胡深也冒着被搜查出来的危险,偷偷制作泥塑、再偷偷卖掉。

    现在已过八旬了,胡深现在很少再做泥塑了。不过从他制作的泥塑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个人风格,浑然天成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对比、精确又苍劲的笔法,都使得他制作出来的老虎、马、狮子等泥塑个性极为鲜明。

part02  锤炼和积累造就从容自如

 

    胡深的女儿胡小红46岁了。在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之后,胡小红成了胡深非常满意的一个传承人——尽管胡小红自称和父亲相比,自己依然欠缺火候。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包括制模、做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 在众多程序之中,勾线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功力。勾线讲究一笔成型,不容有错和涂改。一个人要将纹饰画得从容自如,至少要经过六七年的绘画磨练。

    胡小红向我们现场展示了凤翔泥塑的勾线环节。她在一个没有任何笔迹的老鼠泥塑上,用毛笔画纹饰。她笔法快捷而自信,一笔成型的功力显然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绘画。如果没有长时间的锤炼和积累,是无法做到信手拈来、从容自如的。

    胡小红每天能做8个左右的泥塑。这是一种小作坊式的做法,一个人自己完成选土、和泥、成型、粉上白底、绘画等一系列过程。而另一个村民胡新明所做的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胡新明和胡深家属于同一家族,他年纪比胡小红大一些。但他经历非常独特。从小,他就把泥巴玩得“转转的”,极具玩泥巴的天赋,16岁的时候在当地已经颇具知名度。

    20岁时,胡新明曾因为泥塑做得出名而去美国11个城市参展,一起带过去的是300多件泥塑作品和用皮箱装的100多公斤泥巴。之后,开始发生了大转折。

    之前,手艺人是身份卑微的,但在美国,他作为手艺人受到了种种尊重,使他从此将凤翔泥塑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坚持。现在他是陕西省级传承人、被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殊荣。

part03  泥土“捏造”出无限可能

 

    据我们所观察,在整个六营村里,真正具有设计和研发能力的不多,胡新明算是其中一人。据他自己介绍,他首次在制作泥塑的土里加入棉絮,使得棉絮的纤维能更好地固定泥塑的泥土分子,从而不易开裂。他还从城墙修复技术中发现,在泥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糯米汤,能够形成更好的黏合。此外,就像女人们总在化妆前打粉底一样,他用白色的观音土将泥塑覆盖,再在上面进行绘画。这是工艺上的创新。他还在造型、图案等方面对泥塑进行改进。他说,他们被迫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反应,“我不动脑子就莫有饭吃了”。我了解到,胡新明还曾尝试将泥塑进行烧制,从而变成了陶瓷。他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比任何人都更快。

    如果泥塑变成了陶瓷,那么是否泥塑也会失去了自我?泥塑的价值,重于生产的工艺,还是重于表面造型、色彩?对此,胡新明说,他的产业化思路主要是,用市场化创新的方式让自己得以存活——如果无法存活就无从谈保护,再将市场化的方式获得的收益来维护传统的工艺和精神的延续。

    凤翔泥塑的实验还在继续。泥土捏出的造型有无限种可能,目前谁也无法知道凤翔泥塑将来是怎样。但无论如何,凤翔泥塑质朴本真的一面依然存在,它扎根于关中西边地区的民俗里,在此地人们的一生之中,承载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作者许伟明现为21世纪经济报道乡土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致力于乡土中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他的邮箱是bigming@126.com。)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