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图文:探洞人的神秘之旅

2011年08月23日 15:16
来源:荆楚网 作者:程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神秘洞穴的诱惑

  操建斌,40岁,宜昌电力公司一名普通员工,中国洞穴联盟会员。自幼与洞穴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的操建斌是个好奇心特强的少年,喜欢冒险。“读小学时,我最喜欢跟同学们一起去防空洞里玩躲猫猫的游戏。”一提起探洞的历史,操建斌不禁侃侃而谈:“当时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专业装备,也没有同伴,我不敢一个人去探洞,而内心却被神秘的洞穴深深吸引,总想有一天能走进那个黑暗的世界,去了解大自然未知的秘密。”参加工作后,操建斌爱上了户外运动,每到双休日,他一个人背起行囊走进大山。

  他第一次真正探过的自然洞穴是宜昌的白马洞,一个人斗胆深入洞中深处,那美丽的石钟乳和闪亮的石花,让他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深深着迷。一路只顾欣赏,却不小心迷了路。他强迫自己冷静,仔细寻找进洞时留下的标记,最后终于找到出洞的路。这次尝试有惊无险,让他对洞穴的迷恋越发强烈。

  成为专业探洞人

  一个人在探洞路上摸爬滚打一阵子后,操建斌感觉这项运动应该团体作战。于是,他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组织”。2004年底,通过互联网,他跟贵州探洞协会副会长钱治取得联系,并利用年休假前往贵州。从此,操建斌踏上了正式的探洞之旅。

  在那里,操建斌进行了岩壁单绳升降训练,也称SRT技术,是在一根绳上实现在岩壁上自由上下的技术。在可以独立操作单绳技术后,还学习收集探险地区的有关资料背景,包括溶洞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水文资料以及最近村落的距离。

  探洞有一定危险性,主要表现在地下水暴涨、毒气、迷路、野外动物以及洞口落石等,所以,每一次探洞,都需要做足安全保障。同时探洞是技术性很强的活动,是对体能、技巧、经验等各方面最全面的体现,洞穴探险不像登山运动那样有终点目标,甚至不知道等在旅途前面的是惊人的发现,还是艰难的挑战,这种未知性就是洞穴探险的最大魅力。

  操建斌说,第一次跟他们进入号称中国第一长洞的双河洞,感觉像是进了迷宫,进洞那一刻,紧张而兴奋,进洞后,在黑暗中学画洞穴图,采集各种样本,到达一个竖井时,采集岩石和沉积物样本,这些必备动作让他对探洞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洞穴探险并不只是一项运动,不再只是为了那黑暗而神秘的诱惑,不再只是一项体现探险精神和满足好奇心的探险活动,更是一门科学。

  这以后,操建斌每年都利用假期前往贵州、重庆等地去探洞,少则10天多则20天,在学习和锻炼中,吸收无尽的探洞知识。为此,他花了数万元购买探洞专业装备,并加入了中国洞穴联盟,他也从一名探洞“发烧友”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探洞人。

  科考探险露锋芒

  2007年7月始,作为我省唯一一名专业探洞人,操建斌被邀请加入中法洞穴科考探险队,对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大洞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由3名法国科学家、3名来自贵州的洞穴专家和操建斌组成。2007年7月16日,科考探险队一行进入洞穴,操建斌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一马当先,攀竖井,趟暗河,过狭道,俨然开路先锋。

  在洞穴深处,走出一段窄道,进入一个偌大的洞厅,大家心情豁然开朗,在灯光照射下,看到此处比电影院大上十倍,空间高度100多米,而下面的沉积物堆得像小山一样。法国科学院院士理查德说,这些都是几万年的沉积物,采回去做实验,就可以研究几万年以前的地貌、植被和气候。在这次为期10天的科学考察中,操建斌充分发挥他过硬的探洞专业水平,为科考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中外科学家的一致赞赏。

  本次考察的五峰大洞沉积物非常丰富,对研究长江流域的喀斯特地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法科学家在考察论文中都设立了专门的五峰专题,其考察成果及论文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法国权威地理杂志《喀斯特》杂志上发表。

[责任编辑:于晓川] 标签:探洞 建斌 双河洞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