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揭秘蒋介石未曾长期居住的“重庆行营”


来源:团结网

在重庆渝中区凯旋路与解放西路交界的地方,正在修复一座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建筑群。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重庆行营作为军事最高指挥中心完成了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在重庆渝中区凯旋路与解放西路交界的地方,正在修复一座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建筑群。该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与树荫浓密的老街区相映成趣。这座绿树掩映中的建筑,叫做“蒋介石重庆行营”。

然而,这座名为“行营”的地方,蒋介石并未长时间居住过。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记载:“旧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最高权力统驭机构的驻地,也是重庆首次发现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最早的城区官邸。”

那么,它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这个,还得从一个特殊的机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说起。

一、缘起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于1925年,当时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同时设立了军事委员会作为最高军事首脑机关,北伐结束后,军事委员会撤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应付国难,国民政府于1932年3月恢复了军委会建制,以统一指挥全国军事,军委会委员长由蒋介石担任。而所谓的行营,则是军事委员会为便于指挥作战而设立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一省或数省的军政指挥事宜,地位非常重要。抗战爆发之前,担任重庆行营主任的有蒋介石的黄埔爱将顾祝同等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开始经营重庆。1927年,重庆设市,川军将领潘文华任首任市长,经之营之,重庆逐渐有了现代工商业城市的雏形,也为国民政府最终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1935年,重庆行营新办公楼落成。该办公楼是三幢两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属于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楼房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806.41平方米,建筑面积1991.14平方米。右侧为“凹”字形院落,左侧成“日”字形两进院落。外墙为小青砖勾缝,建筑屋顶为歇山与悬山两种。楼内层高近5米,周围有封火墙。建筑内设壁炉、砖柱台灯、地下室、哨台,雕花扇门等。房子里还暗藏逃生通道,从底楼石板下直通数百米外的长江边。

“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南京沦陷,华东、华中先后告急。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随后,大量党政军机关和学校、科研机构等内迁,重庆这座偏处西部的工商业重镇,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指挥中心。

1938年10月28日,时任重庆行营主任的张群及四川主要军政官员联名电请蒋介石驻节四川。12月8日,蒋介石于南岳军事会议以后,从桂林飞抵重庆。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举行,决议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办公地点,都在蒋介石重庆行营。因此,重庆行营的作用,主要是军事指挥和办公中心,蒋介石本人并未长期在此居住过。

二、旧闻

作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办公地,重庆行营成为事实上的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指挥中心,见证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部署和抗战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副委员长冯玉祥,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程潜、白崇禧都时常在这里出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这幢小楼里制定战略决策、筹谋作战方针、颁布作战命令。1941年12月,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在此办公,主持对外军事联络,办理外籍军事人员的任聘、招待事宜,并负责外国在华军事代表与军事委员会有关会谈业务的联络与安排。

这座建筑还见证了抗战时期重庆人民的卓绝贡献。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所有的中国人注视着它,所有的中国人向往着它,这是我们无可再退的堡垒,这是我们的耶路撒冷”。重庆的特殊地位,也使得这座城市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黎民饱受家园被毁、亲人上网的战乱之苦,以至于被文化学者费正清称作“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作为抗战期间的陪都,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价。重庆行营承担了征召义勇的重大任务。数以十万记山城热血男儿,毁家纾难,挥别妻儿,在这几幢朴素庄严的建筑里登记入伍,东出夔门,走上了抗战前线,很多再也没有回来。因此,这座建筑群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见证,也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英勇与不屈。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重庆行营作为军事最高指挥中心完成了起应有的历史使命。1946年何应钦接任“重庆行营”主任,“重庆行营”成了国民政府离开重庆后在四川的最高统治机构。解放后,“重庆行营”便从历史舞台谢幕。

三、新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重庆市经济发展重心向位于上半城的解放碑附近转移,而位于下半城的蒋介石重庆行营,和它周围的建筑一起,逐渐暗淡于岁月的时光里——也正是由于这种边缘化,使得蒋介石行营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2008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整理民国档案时,蒋介石重庆行营的历史地位被确立,文物工作者很惊讶地发现,经历60多年的历史风云之后,重庆行营的许多建筑构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很好的修复基础。“没想到这片建筑群居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是抗战遗址普查以来的一次重大发现。”

为了让市民能够再次一睹这幢在重庆乃至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建筑的风采,经过全市专家的论证,决定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对老建筑进行落架维修。除了一些已经无法使用的建筑构件外,能够使用的构件将被全部用在正在重新焕发风采的老建筑之上。

这座古老的建筑,在重修之时还赶上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这就是重庆下半城的蝶变和复兴。

重庆下半城即从朝天门沿长江直至菜园坝这一狭长地段,包括重庆古城墙遗址、法国仁爱堂、十八梯、凤凰台、守备街、法国总领馆旧址、白象街、药材工会、西南实业大厦、巴县衙署和湖广会馆等地,是重庆“母城”文化、抗蒙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开埠文化、渝商文化、抗战文化和统战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其历史底蕴之深厚、文化资源之富集、人文脉络之一脉相承,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都属稀有,很多文化遗址无可复制、无可替代,属于“国宝级”的历史文物。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很多文化古迹都亟待整修。2016年11月3日,孙政才书记调研下半城,明确指出:“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美丽山水城市之中,让人们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

目前,蒋介石行营的主体修复基本完成,按照《重庆市抗战遗址总体规划》,“行营”旧址修复完成后将陈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各种重要文物和档案,作为新的抗战历史陈列馆面向市民开放。

重庆下半城,正经历浴火重生的涅槃;蒋介石重庆行营,这座在二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建筑,连同它所承载的历史,将在下半城的蝶变中得到新生。

修复前的蒋介石重庆行营旧址

——————————————————————————

凤凰网旅游微信公众平台账号:travel_ifeng

生活家私人微信:lifeofwealth2015

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旅游”,获得更及时、更有用、更有趣的旅游信息

欢迎投稿至:all_travel@ifeng.com

我们将为你的作品提供亿万人观看的平台

[责任编辑:吕琦 PF050]

责任编辑:吕琦 PF050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