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你了解中国旅游标志吗?不叫马踏飞燕、铜奔马 真名为马超龙雀


来源:新华网

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确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一匹头微左扬、昂首嘶鸣的天马,左侧两足后曳、右侧双足前探,腾空疾驰而行,其右后足下的飞鸟回首注目惊视……这件把天马行空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青铜雕像,是上世纪60年代末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古墓的精品文物。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确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新华社资料图

然而,这个声名赫赫的中国旅游标志,长期以来却为一个名字所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天马”“飞马”“铜鹔鹴马”……这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物的称谓被杂乱混用,甚至错误称名。文物部门多用“铜奔马”,旅游部门一般沿用社会惯用的“马踏飞燕”称谓,当年官方文件确定的“马超龙雀”的标准说法反而难觅踪影。

记者了解到,“马超龙雀”铜像文物曾巡展欧美14国,这尊集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且都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东方天马,令诸多看惯了长着一对翅膀的西洋天马的艺术家们叹为观止,被誉为“雕塑艺术的极顶之作”。

4月28日在上海中心展览馆拍摄的展品——铜奔马(马踏飞燕)。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中外交流的日益增进,“马超龙雀”形象越发深入人心,被广泛地用于很多场所,人们对它的来由和意蕴也越来越感兴趣。马是什么马?鸟叫什么名?各种称呼和说法众说纷纭。

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文化学者牛龙菲告诉记者,他根据西汉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意为行空天马漫步神游星汉银河,风神龙雀蟠蜿蜷曲回首惊视。

记者查阅到,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里,收录了“马超龙雀”主词条,释文称“后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

记者查证了解到,起初提出“马踏飞燕”“奔马”称名的考古界人士,之后对命名进行了修正。例如1982年第2期《考古与文物》发表的论文《雷台东汉墓的车马组合和墓主人初探》中,作者初师宾、张朋川专门在“附注4”中说明:“雷台铜奔马问世后,最初称‘马踏飞燕’,后经笔者改订为‘奔马’。但其步法为同侧二足一齐进退,两侧交替,驯马术称之为‘对侧步’,与通常所谓‘飞奔’不同。称‘奔’不甚确切。”

牛龙菲说,此无翼而飞的行空天马以及中国神话中的嫦娥、飞天,有别于西方神话中的有翼天使、有翼飞马,不必扑打双翼,即可随心所欲遨游天际,完美体现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是一种高度自由的、超越一切外在束缚的境界。

遗憾的是,记者发现许多从事旅游、文化工作的人士都不清楚这个中国旅游标志的确切名称及来由,不实和以讹传讹之说不少。这些不准确的说法,湮没了原本表达准确、内涵丰富的权威称名,不仅使中国旅游标志的美誉度打了折扣,而且有碍蕴含其内的历史和美学价值的表现及深度挖掘。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把多勋表示,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超龙雀”是规范定义,寓意着中国旅游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之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还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国文化在当代全球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体量和位置。

在记者的采访调查中,不少专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提出,杂乱不一的称谓不利于文化的精准传播,也不能确切表达其中蕴含的中国旅游标志的意味,权威机构应对此做出权威规范说明,以推动文化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共进,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原标题为《记者手记:“马超龙雀”真名在此中国旅游标志名称别再叫乱》)

[责任编辑:许玥 PF004]

责任编辑:许玥 PF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网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