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伴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旅游事业正迎来蓬勃兴盛的大好发展机遇,中国旅游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春天里诞生适逢其时,实属意义非凡。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旅游日”
当今时代,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对其他相关产业和行业促进作用明显的特点,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据统计,2010年,国内游21亿人次,入境游5500多万人次,出境游5700多万人次,中国人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扩大到14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爆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1979年9月2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三次代表会上,通过了将每年的9月27日定为“国际旅游日”的决议。在此前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有择定合适日期,定为本国旅游日或旅游节的做法。尽管中国于1983年10月加人世界旅游组织,但作为一个旅游大国,中国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旅游日。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预测,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经济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生活态度、观点和活动。
旅游消费是“财富效应”的衍生物,也是节假日的伴生体。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再从假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职工一年的休息日只有52个,而现在一年可享受的休息日为104天。另外,法律规定,在职职工可享受带薪休假,10年工龄以下5天,10~20年工龄10天,20年以上工龄15天。这更为人们度假旅游提供了更多时间便利。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于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要从一个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就必须要有一个符号或载体,这个最佳载体无疑就是旅游日。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旅游日”,近10年来,从民间人士到政府官员,一些有识之士为此奔走呼号。
但到底要不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意义在哪里?一直关注中国旅游日设立的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透露,这个问题的讨论此前曾有过三种意见:一是设立中国旅游日意义重大;二是国际上已有国际旅游日(9月27日),中国不设也罢,再设没什么意义;三是设也好,不设也好,好像跟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关系,无所谓。
“后来有关部门在网上做了调查,超过70%的网民都支持设立中国旅游日,这说明设立中国旅游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岳冲说,“通过设立中国旅游日能进一步凸显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带动国民的旅游意识。这样,它具有促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旅游日的设立是作为产业的仪式概念存在,就像一个国家每天要升国旗一样。”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龚江辉形象地比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