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揭秘中国正在消失的众多名人故居

2011年03月19日 21:04
来源:长江商报(武汉)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专家呼吁:恽代英、张难先、刘家麒故居亟需保护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与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一起走访了恽代英、张难先、刘家麒等名人故居和旧宅,发现与熊秉坤故居一样都未得到妥善保护。而革命先烈施洋和项英故居,几年前也被拆除了。

刘谦定痛心地说:这些名人义士的故居、旧宅,见证了武汉不同时期的历史,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眼看着一个个在消失啊……

他表示,一个城市不仅要发展经济,保护历史也很重要。文化是一座城市底蕴的体现,而一座城市的文化需要历史的支撑。名人故居记载着历史,一座名人故居被拆,历史的脉络就被切断一截。

恽代英旧居——年久失修

穿过武昌得胜桥50号旧楼,记者看到一座青砖砌成的老宅子,地上铺着条石,青砖砌成的老屋屋顶横梁上雕着花纹,透出年代的久远。刘谦定介绍,今年4月28日,是恽代英牺牲75周年纪念日,恽代英的后人曾来此凭吊先人。

在此居住的武汉腐乳厂老职工汤锦龙老人告诉记者,他在这儿住了20年,去年有人来参观,说是研究恽代英,他才知道自己一直住在恽代英的故居里。

刘谦定告诉记者,武汉的恽代英故居有两处,分别在武昌涵三宫1号和得胜桥50号。涵三宫1999年被拆除,武汉仅存的恽代英旧居只此一处。

南京和上海都设有恽代英纪念馆和墓园。而作为恽代英出生地的武汉,也是恽代英革命生涯起源地。目前,除了华中师范大学有恽代英塑像,没有任何纪念馆,这与恽代英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实在不符。

刘家麒故居——7年前的一把火几乎烧光

走进武昌得胜桥148号,一面青石大门映入眼帘,青石大门上用青砖筑起高墙。2扇木制大门上钉着铁铆钉,居民介绍,木制大门上本来蒙上了白铁皮,被锈蚀了一部分,但是门的上面还留有部分铁皮。

刘谦定说,这里本来这是一栋有着典型江夏民居风格的老民宅。但是1999年,一场大火将刘家麒故居烧得只剩下青石大门。一户居民带记者走进他家里,他介绍,1999年的大火把刘家麒故居几乎烧完,只有他家里保存完好。记者看到,厚重的杉树屋梁,屋顶木板保存完好,屋梁一角雕着一头狮子。刘谦定介绍,这个叫大狮子舞绣球的汉雕“雀替”。

刘家麒

的外孙女就住在外祖父的故居中,刘家麒阵亡后,迫于生活原因,妻子周继珍带着女儿刘世端改嫁到钱继培家。在继父照顾下,刘世端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到青海工作。婚后,刘世端生下一女,送回武昌钱继培家寄养,改名钱拥军。

张难先故居——“灵山窝”面目已非

蛇山脚下,一排民房,民房的瓦已经换为红砖瓦了,屋檐上有雕花。这间门牌号码为蛇山五坡8号的平房,不是普通的房子,“湖北三怪”之一张难先就曾住在这里。

刘谦定介绍,上世纪20年代,张难先在民国政府任职,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住宅,因为旁边有一古寺叫灵山寺,张难先取寺名,把自己的居所叫做“灵山窝”,著名的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给住宅题的名字,张难先在这里一直住到了上世纪50年代。张难先故居经过拆除,只剩下这么一排平房。

现在,张难先的孙子仍然住在这里。由于后人低调处事,周围的邻居不知道自己住在名人故居旁。

石瑛故居——仍无“名分”

在武昌积玉桥三义村,刘谦定介绍,石瑛在创建国立武昌大学任校长时,始在武昌区三义村置私人住宅一幢二层小楼。石瑛故居是辛亥首义革命前辈在武汉市内难得的一处故宅,对研究和展示辛亥革命历史和武汉名城发展轨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可惜,这幢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有董必武、陈独秀、陶铸、李四光等名人来往的石瑛故居遭人为拆毁,被纳入“危房改建”范围,并“限令月内拆迁”。石瑛家属吁求保护,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现在石瑛故居虽然修复,但是仍然没有“名分”。

 

[责任编辑:张珺楠] 标签:名人故居 木制大门 恽代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